一种布料器和装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8275发布日期:2023-10-22 03:5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器和装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干熄焦,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器和装入装置。


背景技术:

1、干熄焦(coke dry quenching,cdq)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炽热焦炭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焦炭进入干熄炉需要经过装入装置,装入装置安装在干熄炉顶部的平台上,主要由炉盖、装入料斗、台车、传动机构、轨道框架、焦罐支座、导向模板和吸尘管等组成。装入装置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开闭炉盖并把炽热的焦炭经装入料斗导入干熄炉内,二是将装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吸尘管导入除尘地面站处理。

2、其中,装入料斗由上部料斗和下部料斗组成。上部料斗为正锥形,顶部是适合焦罐放料底门的长方形口,底部收缩成六角形口,在上部料斗上设有支承焦罐的支座;下部料斗为喇叭形,内部设有布料器,布料器的主要作用是分料,即在装焦过程中对装入的焦炭进行均匀分布,焦炭会在干熄炉内堆积并形成料峰。焦炭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高速冲刷布料器,通过布料器的阻挡改变下落方向,使焦炭在干熄炉内均匀分布,以解决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问题。但相关技术中的布料器由于自身结构限制,虽对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问题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焦炭在干熄炉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器和装入装置,以使焦炭在干熄炉内分布更加均匀,改善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现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布料器,所述布料器包括钟体;

3、所述钟体具有多个第一子部和多个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沿环绕所述钟体轴线的方向交替设置,形成正置钟形,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配置为使至少部分焦炭经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外表面滑入干熄炉;

4、所述第一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二边缘;

5、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子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形成正置钟形;

7、所述第一子部的外表面与所述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子部的外表面与所述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以形成凹凸交替的布置方式。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子部绕所述钟体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并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第二子部绕所述钟体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并均匀分布。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钟体还包括本体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覆盖在所述本体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可拆连接于所述本体部。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钟体为一体结构。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钟体为空心结构。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数量分别为4个或6个。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子部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堆焊层。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器设置在装入料斗内,所述装入料斗包括上部料斗和下部料斗,所述上部料斗和所述下部料斗连通;

15、所述布料器还包括横梁、吊梁和分料体;

16、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下部料斗内且与所述下部料斗固定连接;

17、所述吊梁垂直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吊梁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吊梁的另一端与所述钟体固定连接;

18、所述分料体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钟体之间,套设在所述吊梁的外侧并与所述吊梁固定连接。

19、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装入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布料器。

20、本申请实施例的布料器包括钟体;钟体具有多个第一子部和多个第二子部,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沿环绕钟体轴线的方向交替设置,形成正置钟形,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配置为使至少部分焦炭经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的外表面滑入干熄炉;第一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一边缘,第二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边缘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相等,使得经过第一子部进入干熄炉的焦炭的落点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和经过第二子部进入干熄炉的焦炭的落点和钟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从而使得焦炭在干熄炉内分布更加均匀,料峰分布更宽,改善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现象。

21、本申请实施例的装入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布料器。布料器包括钟体;钟体具有多个第一子部和多个第二子部,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沿环绕钟体轴线的方向交替设置,形成正置钟形,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配置为使至少部分焦炭经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的外表面滑入干熄炉;第一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一边缘,第二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边缘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相等,使得经过第一子部进入干熄炉的焦炭的落点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和经过第二子部进入干熄炉的焦炭的落点和钟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从而使得焦炭在干熄炉内分布更加均匀,料峰分布更宽,改善了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现象。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料器和装入装置,可以使焦炭在干熄炉内分布更加均匀,改善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现象。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器包括钟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110)包括主体部(112)和连接部(113),所述连接部(113)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2)的两侧,所述主体部(112)和所述第二子部(120)通过所述连接部(113)连接,形成正置钟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子部(110)绕所述钟体(100)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并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第二子部(120)绕所述钟体(100)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并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体(100)还包括本体部(130),所述第一子部(110)和所述第二子部(120)覆盖在所述本体部(13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子部(110)和所述第二子部(120)可拆连接于所述本体部(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体(100)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体(100)为空心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110)和所述第二子部(120)的数量分别为4个或6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110)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子部(120)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堆焊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器设置在装入料斗内,所述装入料斗包括上部料斗和下部料斗(20),所述上部料斗和所述下部料斗(20)连通;

10.一种装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布料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料器和装入装置,布料器包括钟体;钟体具有多个第一子部和多个第二子部,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沿环绕钟体轴线的方向交替设置,形成正置钟形,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配置为使至少部分焦炭经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的外表面滑入干熄炉;第一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一边缘,第二子部的外表面的外边缘为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边缘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相等。使得经过第一子部进入干熄炉的焦炭的落点与钟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和经过第二子部进入干熄炉的焦炭的落点和钟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从而使得焦炭在干熄炉内分布更加均匀,改善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徐列,石巧囡,孙文彬,贾秀,马春雨,王鹏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