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224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宇称不守恒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量转换形式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
本发明将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这很正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在这里向您们表示感谢!感谢您们提出反对意见!感谢您们对科学负责的态度!但是,无论是谁反对或着赞同,请您们一定要细致的看完,并真正理解本发明的原理之后,再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我再次向您们表示感谢!发明就要搞前所未有的,搞前人所未能实现的目标。从人类发展以来,特别是近几百年,有很多科学家和发明家为发明永动机进行了狂热的研究和追求,有的甚至付出了一生的精力,结果都遭到了惨苦的失败。如俄国的一个伟大的机械师,伊万·彼得罗维奇·库利宾(1735~1818年),曾主持彼得堡科学院许多工艺部门的工作,就是这位有许多技术开拓和创造的科学实践者,用50年时间去潜心研制永动机,他思考、设计、制造、试验,废寝忘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失败、再失败,他苦恼,但不气馁,机械永动的梦想支持着他,就这样他一直从青年追求到老年,最后也没有发明出永动机。用他的话说“我那只孵蛋的母鸡咯咯叫了50年,我朝思暮想,晕头转向,耗尽了我的心血,留给我一身债务”结果一无所得。又如伟大的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伏打电堆之后,它的极板上可以不起任何变化,但电流不断产生,由于人们对电的本质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当时伏打就惊奇地对他的发明欢呼说“这不是永动机吗?”伏打的发明与他的惊呼更使一批科学家又坠入发明永动机的狂热深渊,结果也遭到了失败。还有伟大的物理学家焦耳,也曾追求对永动机的发明,最后也是以失败而改变目标。除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以外,还有很多的科学家、发明家、不知晓的发明人大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去发明永动机,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发明成功。所以,从无数次、大量的事实和实践结果证明,从机械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科学界给永动机下了一个定义永动机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幻梦。因此,这种结果已成为一种定律、一种常识,所有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都认为永动机是不能实现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有人提到永动机的发明,这些有科学知识的人和专家就会拿出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给判了死刑。她们根本就不会深入细致研究和了解,不管有无道理,一律死刑。这种传统的习惯判断法给人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因为确实有很多不成功和不能实现的永动机或类似永动机的发明,用这种判断法给判对了。难道永动机真的不能实现吗?我们大家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那怕它有千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有实现的希望。让我们回顾一下科学发展史,十八、十九世纪,许多科学家在原来的经典力学基础上,努力工作,使力学成为一门理论严密、体系完整的科学,认为经典力学已经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不会有新的发展了,结果有很多物理现象,用经典力学解释不了。到了1905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使物理学出现了崭新的局面,随着原子结构的提出,使原子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迅速发展,使物理学又发生了很多伟大的革命,如黑体辐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结构、中子的发现、原子能等等。它们都是一步一步的朝前发展的,它们没有停留在经典物力学所谓完美的水平上,而是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小断发明而又前进的科学发展规律,这就是科学的发展定律。我们大家又知道,在1957年1月15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记者招待会,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杨振宁、李政道发现的微观的弱宇称不守恒定律,即“θ-τ之谜。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物理界,后来人们评论杨振宁为狄拉克,爱因斯坦之后,最有贡献的伟大物理学家。在他们研究成果前几个月,前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曾探索出物理学家长期迷惑不解的“T-6”之谜,得出了在介子衰变中宇称不守恒的结论,由于他的发现被前苏联一位权威科学家压制未被发表,所以,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θ一τ”之谜、“T-6”之谜都证明了能量有不守恒的现象,尽管它们存在微观世界之中,这实际上是向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挑战。我们再从宏观世界、从宇宙看,大家知道宇宙是无限大的,有很多星系所组成。每个星系里又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星球,如我们的太阳系,有地球、还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这些星球都是围绕太阳进行旋转。单从地球讲,它已有65亿年左右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它一直围绕太阳进行旋转,从未间断。而地球还有一个围绕其旋转的月球,它们都是在不停的运动,其动力必然存在?我们先不讨论其动力性质如何,从其运动的现象看,这难道不是一种永动现象吗?其它星系和星球也是不停地在相对永远的运动,从整个宇宙看,这些星系和星球的运动,必然有相对永恒的、大于推动它们质量运动的能量的宇宙动力,它们才能永远的运动。否则,它们也是不会运动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出能量即不能消失,也不能创造,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和机械效率等定律,按照这些定律,各个星系、星球,必须有大于它们运动的能量源。地球的能量源,大家认为是太阳,那太阳的能量源是谁呢?有很多人认为,是太阳本身发生了何等巨大的能量变化而产生的,如果按照这种说法,能量不是可以创造吗?这与能量守恒定律不是相矛盾吗?如果不是,那太阳的能量源在何方呢?人们称太阳为永不落的太阳,那太阳的能量是永恒的,那银河系比太阳系还要大的多,银河系之外还有其它星系,它们的能量源在何方呢?这些宇宙知识我们人类目前还了解的比较少。所以,宇宙的动力和宇宙现象还有很多我们人类不知道的秘密。现在,我们不是以讨论宇宙动力为主题,不管这种宇宙动力究竟如何,从星球的运动情况看,永动现象是存在的。如果把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或着其它星系和星球的运动看作是巨大的运动系统,单从地球几十亿年的运动史看,它应该是一个永动系统。如果把地球和月球缩小到若干万倍以下,这些永动系统不就是一种永动机式的运动系统吗。所以,宇宙中存在永动现象,存在永恒的能源。那我们现实的地球上如何呢?地球上有重力、物体之间有作用力或着叫内力,这些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这些力以前没有人开发利用,因为有老重力势能作功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效率等理论的约束,使人们不能充分理解和开发利用这种巨大的、地球上独特的能源。实际上,这些力是地球上永恒能源之一。地球的存在,它们就存在,它们也应该属于宇宙动力之一,因为地球是在宇宙之中。“θ-τ”之谜和“T-6”之谜揭示了微观世界中有能量不守恒的现象,宇宙中有永动的现象,有用不完的能源动力,这些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能量不是绝对守恒,而是相对守恒,既然它是相对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就不能概括一切事物的能量变化规律。那么,微观世界中存在不守恒现象,宇宙中存在永动现象,我们生活在它们之间宏观的地球上,必然也有能量不守恒现象和永动现象。那么,宏观的能量不守恒现象在那里呢?永动现象在地球人们现实的生活中是否存在呢?类似宇宙永动系统的永动机是否能实现呢?请看本人十几年的研究结果。在1991年10月25日,我已经研究出开发重力能源的新途径,新的重力作功法,即旋转式重力作功法“运动能作功重物的对象,围绕能作功的重物进行旋转,当其对象运动到该重物的下方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让能作功的重物对其对象产生相互作用,把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其它能量,根据需要再进行作功。”这种新的重力作功方法,用到汽车上,可以把汽车的重量即重力转换为汽车的辅助动力,让汽车的总动力提高,并能达到节油50%的效果,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91227097、7,1993年4月16日被正式批准为中国专利,它的名字叫轮式重力发动机。在92年10月7日,本人又申报了一项结构更为简单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9211413、3,它的名字叫轮式重力能动力机。这两种发明虽然揭开了重力作功的新局面,但它有缺点,这种发动机必须安装在车辆的轮子上,人们对它的安全很担心,因为这种发动机存在偏心运动,对高速行驶的汽车有影响,对车辆的安全不利。这种发动机虽能大量节能,但它还是一种节能机,还达不到永动机的水平。又经过几年的研究,于2000年1月1日本人向中国专利局又申报一种坡道及重力能永动车运动系统,申请号为00101216、9。该发明总结了前两项发明,使轮式重力能发动机进一步发展到高一层水平,它可以同时利用坡道的位差势能和车辆重量的势能进行相互作用,达到不用化石能源或人造能源的目的,完全利用地球的重力就可以进行作功,进行能量转换,不但能达到车辆运输的目的,而且还可利用剩余动力对外进行发电,向外部输送动力,这就是一种坡道式的永动机。它的主要缺陷是必须建立专用的特殊道路,因此,耗资较大,使用范围也较小。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才生产了本发明的新型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宇称不守恒发动机是根据前人发明永动机失败的教训,根据微观世界存在能量不守恒的现象,根据宇宙星系和星球的永动现象,根据地球上的永恒动力,根据新重力作功理论,根据轮式重力能发动机,根据新能量的转换形式,根据机械能不守恒的结论,根据工作负载阻力转移法而发明的最新型的动力发动机。本发明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就是类似宇宙永动系统的永动机,它完全可以证明在我们地球上的现实生活中有能量不守恒现象,有永动现象,新的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量转换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当物体系在外力和特定的内力相互作用下,由初状态到末状态时,物体系机械能的增量在数值上等于外力和特定内力相互作用的总和,其总和大于该物体单一的外力或特定的内力。”这是机械能不守恒的结论,也是宏观的宇称不守恒结论。根据该理论,可制造一种新的能量转换发动机它利用外力作为动力源,通过控制机构让传动机构带动中心轮作圆周旋转运动,由中心轮再带动周围的轮系旋转,然后利用中心轮与周围轮系间的相对定位,使周围轮系各轮子产生偏心的圆周旋转运动,因而可以让它们的缸体围绕各轮子的轴心做相互同心而又同步的圆周旋转运动,让其缸体内的柱塞或活塞围绕其轴心做同步而不同心的圆周旋转运动,由于它们是偏心的圆周旋转运动,其柱塞(或活塞)顶部与缸体底部有一个与偏心距e相等的位置差,利用该位置差通过轮系旋转,可让柱塞在缸体里进行往复运动,再利用柱塞相对缸体的往复运动,可以把外力和轮系的内力或轮系间的法向力进行能量转换,转换后的新能量可以储存或对外作功,在作功的同时,把工作负载的阻力引到轮系的法线方向上,转换后的新能量在满足工作负载阻力的需要后,其动力也可以返回来为本发动机提供动力。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了新的能量转换形式,它不但利用了外力,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利用了物体系的内力一法向力或正压力或叫物体间的作用力,这是前所没有的。另外,在本发明的轮系传动中,各个轮系(或轮子)可以由机架支起来,使轮系进行悬空的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又是滚动轴承的滚动形式,其运动阻力非常小,它是滑动摩擦形式摩擦阻力的八十五分之一左右,加上本发明工作负载的阻力不是直接作用在轮系旋转方向上,而是作用在轮系旋转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也就是轮系间的法线方向上,让工作负载的阻力与该法线方向上的法向力进行相互作用,因而可以达到让法向力进行作功的目的。这种作功形式实际上是一种工作负载阻力转移法,它是一种全新的作功形式。所以,本发明的各个轮系旋转工作时,运动阻力非常小,使用外力(或动力源的动力)也非常小。它工作时,就象常规机器卸掉工作负载,只有轮系间的空转运动(即空载运动,主要是滚动轴承的摩擦阻力)。通过这种轮系间的空载运动形式,再通过周围轮系产生偏心旋转运动,把外力和法向力都进行能量转换,也就是用一种较小的外力作为引力,再把物体之间较大的法向力引出来作功,也就是利用一种人造动力换取一种自然动力,达到利用一种动力获得两种动力作用的作功效果,也就是可以实现获得的总功大于单一的外力或特定的内力的效果。因此,总功是它们的总和,这种作功形式,有点象核能在裂变时,由一个中子轰击铀核后,在裂变的同时又会放出两个中子来的递增效应。所以,本发明是一种新的能量形式,它不遵守原先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而是遵守机械能不守恒的结论,这种现象,也叫宏观的宇称不守恒现象。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它将实现几百年来所有科学家和发明家想要实现而未能实现的梦想,它对科学、对社会、对地球、对宇宙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宇称不守恒发动机作功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宇称不守恒发动机液压杠杆式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做功原理图中,它由动力源,传动机构,中心轮,轮式重力能发动机或轮式重力能动力机(本发明叫工作轮,以下称它为工作轮),控制机构,变能机构,蓄能机构等八大部分组成。这八大部分由很多与公知技术相似或者很简单的地方,所以,在本说明书中没有必要一一详细解释或画图,故省略。
这八大部分的工作顺序是动力源—→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中心轮—→工作轮—→蓄能系统—→变能机构—→工作负载。
也可以是 图1所示宇称不守恒发动机由机架13支承着定位连接架3,再由定位连接架3支承并定位中心轮4和中心轮4周围的工作轮5,他们共同组成一个空间的转动轮系。中心轮是一个中心距不变的圆形轮,它的心轴1与定位连接架3连接,在轴承2以外的法兰盘上(指径向)有个连接装置并与传动机构相连接,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源的系统相连接,动力源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法兰盘传递到中心轮4上,中心轮4的外圆是圆形的,也可以是与工作轮外部相配合的其他形状,如果都是圆形的话,在两轮的外圆上可以安装耐磨材料,如橡胶等,以增强摩擦力而提高传递动力和部件的使用寿命(中心轮只显示了部分部件,其他附图无显示)。工作轮5是一个轴心位置可变的旋转轮,它可以偏心运动,也可以同心运动,这取决于工作轮5与中心轮4的相对位置,在工作轮5上装有若干个工作缸,工作缸的缸体7安装在中心部件的同心体上,也叫缸体安装座6(或叫轮毂)。而柱塞8安装在缸体7内,柱塞(也可叫活塞)的另一端安装在轮辋12上(也叫工作轮外圆),轮辋12与中心轮为压紧的滚动式接触,本图是摩擦式的传动,它也可以是齿轮传动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传动,工作轮5是通过工作轮轴承10和轴承10内的心轴9与定位连接架3进行连接。并保证工作轮5可以围绕心轴9进行旋转,定位连接架是一个多杆结构,它是各个轮子的定位骨架,也是各轮子相互沟通的通路,并保证与外部相应的系统进行连接,各杆系内可设计成空心的,也可设置专用通路,并按照需要进行相互连通。如图1所示的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发动机,各杆系就可以设计成专用的油路,以保证各轮系的工作缸进行吸油或向外部输送高压油,所以,定位连接架中的油路,有两条油路,一路是进油路,一路是向外输送的高压油路,每条油路一端与各工作轮内的各自总油路相通,另一端则与外部的油箱或是蓄能系统相连通(图上显示)。
定位连结架3还有一个可以按照需要进行间隙调整的机构,其调整机构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滑动式,用螺丝或类似的形式定位,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只要能保证工作轮5与中心轮4的相对位置能按照需要进行定位就可以了(该调整机构图上无显示)。所以,中心轮4、工作轮5都安装在定位连结架3上,定位连结架3安装在机架13上,因此,中心轮4、所有的工作轮都是悬空安装,根据需要,可以在所有工作轮外圆以外的地方安装封闭的壳体(壳体图上无显示),或是借助其它机器的外壳或着不设机器壳体。
图1为单排的七星轮形式,即一个中心轮,6个工作轮,在该发动机的经向或轴向两个方面也可以是双排形式或多排形式,它们可以有若干中心轮或若干个工作轮组成多组轮系,最少应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轮和工作轮,工作轮里可以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工作缸,具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设计。
图1所示的七星轮形式的发动机,是以液压油为11为工作介质,它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介质,如空气、水等流体介质,其作功形式也可以是电、磁、机械等其它能量形式。
根据图1所示,现说明其作功过程当打开控制装置时,动力源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图上无显示)带动中心轮4作圆周旋转运动,由中心轮4再带动周围的轮系A、B、C、D、E、F、6个工作轮进行旋转,然后利用中心轮4与周围轮系A、B、C、D、E、F、6个工作轮(以下简称工作轮5)的相对定位使工作轮5产生偏心的圆周旋转运动,使其缸体7围绕本轮子的轴心9做同心而又同步的圆周旋转运动,让其缸体7内的柱塞8围绕其轴心9作同步而不同心的圆周旋转运动,由于它们是偏心的圆周旋转运动,其柱塞8顶部与缸体7底部有一个与偏心距e相等的位置差,根据该位置差,工作轮5内的某一个缸体在该轮子旋转的前180°内,由于轮子结构的特点,使柱塞8顶部远离缸体7底部,使缸体7内的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并造成缸体7内形成真空,通过控制阀、进油道,把油箱内的液压油吸进(图上无显示)缸体7内,直到该缸体旋转到180°位置后,缸体7内吸满液压油11,停止吸油,此过程为吸油过程;随着该工作轮5继续旋转,由于控制阀的作用,封闭油道,由于轮子结构的特点,从180°到360°为止,使柱塞8顶部接近缸体7底部,使缸体7内的空间容积逐渐减小,前期由于油道被控制阀封闭,所以,柱塞8将不断压缩缸体7内部的液油11,使其油压压力不断增高,此过程为压缩过程;工作轮5继续旋转,柱塞8与缸体7内的空间容积逐渐减小,其压力不断增高,将产生高压油,当其压力增高到大于控制阀的压力时,该控制阀被打开,高压油将以很高的速度按照规定的通路向外输送,或着进入蓄能器,或着对外作功,完成把中心轮4的旋转动力和轮系间的法向力转换为液压能,此过程为喷油过程,也叫作功过程。液压能的转换过程较为复杂,又因它是本人以前的发明,属公知技术,有些部件本图也无显示,所以,本作功过程叙述简单,如要详细了解,请参考91227097、7,其法向力的转换为新的形式,请看后边详细说明。
由上述可知,在轮系旋转的前180°内,缸体7和活塞8是逐渐远离该轮与中心轮4的接触点,由于有法向力的作用,使柱塞8在旋转的同时,相对其轴心9的距离越转越远,正好完成工作缸的吸油过程;在该轮系从180°到360°时,由于缸体7和柱塞8是逐渐接近该轮与中心轮4的接触点,由于有法向力的作用,使柱塞8相对其轴心9的距离越转越近,使柱塞8在其缸体7内向接近缸体7底部方向移动,使其容积减小,因而靠旋转动力和法向力共同可以压缩缸体7内部的液压油,完成喷油过程。
该轮系旋转1圈,一个工作缸里的柱塞往复运动一次,正好可以完成吸油、压油、喷油三个工作过程,若该轮系继续旋转,将重复上述三个工作过程。
一个工作轮可以安装若干个工作缸,一个轮系内可以安装若干个工作轮。因此,当中心轮4旋转1圈时,工作轮5上的每一个工作缸都作功一次,图1所示为6个工作轮,每个工作轮为4个工作缸,当中心轮4旋转1圈时,本发动机作功24次。图1上标注的箭头,表示其旋转方向。
图1所示的宇称不守发动机为同步同速的发动机,其中心轮与工作轮也可以是不同步的变速运动,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或着按照实际需要把中心轮与工作轮的直径进行变化来改变其转速。
以上是本发明宇称不守恒发动机的作功过程,因为它是在轮式重力能发动机和轮式重力能动力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动力机,也叫新的能量转换机。前两个动力机主要是借车轮的旋转动力把车辆上的重力共同转换为新的动力,而本发明则是把旋转的动力和轮系间的法向力进行动力转换,这两种动力转换是有很大区别的,为了说清法向力的转换请看下边的说明在常规的机器中,轮系之间都存在法向力,也叫正压力。因为这种正压力与各个轮子的旋转方向成为90°,所以,它不会使各个轮子进行旋转,反过来说,这种正压力对各个轮子的旋转也不会有太大的阻碍作用(相对常规机器中轮系的工作负载阻力而言),这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这种正压力的作用。按照正面说法,这种正压力不能使轮子进行旋转,根据力作功原理,它不能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因而它也就不能作功。所以,常规机器中,其正压力是不会作功的。因此,在本发明之前,没有利用其正压力或着法向力进行作功的机器,而只是有利用其正压力进行动力传递,如摩擦传动等。而本发明是怎样利用轮系间的正压力进行作功的呢?本发明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正是利用轮系间的正压力不会对各个轮子在旋转方向起到较大阻碍作用的特点,利用工作轮可以产生偏心旋转运动的特点,利用柱塞可在缸体内进行往复运动的特点等,因而通过轮系的旋转,把轮系的正压力进行转换,达到作功的目的。从图1可以看到,缸体7和柱塞8都是安装在轮系的径向方向上,所以,柱塞8相对缸体7进行移动,也只能朝着轮子的经向方向上移动,由于缸体等部件的限制,柱塞8不可能朝其它方向上移动。中心轮4是一个刚性轮,它不会因压缩而产生变形。因此,当中心轮4与工作轮5进行距离定位后,两轮的距心是不会改变的。根据实际需要也可进行改变,这种情况,它会变成一个变量的发动机,为了简化说明,我们只讨论距心不改变的情况。由于中心轮4、轮辋12、柱塞8、缸体7、缸体安装座6等部件都是刚性很强的部件,不会因有压力而变形。当两轮的距心定位小于两轮中心距的定位后,又由于中心轮4不会变形,这时两轮接触后,中心轮4的外圆就会推动工作轮5的轮辋12→柱塞8向缸体7的底部,工作轮心轴9的定位方向上移动,直到它们符合要求后停止移动,而工作轮5的另一半,则与它相反,其轮辋12→柱塞朝远离缸体底部或心轴9的定位方向上移动,这就自然形成一种偏心轮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时,当两轮位置定位后,有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就是轮系间的正压力,也叫法向力,也就自然的产生。该压力的大小是随两轮之间的压紧程度和接触面积大小而定,这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个是从中心轮4传递到工作轮辋12→柱塞8→体7内的液压油11,另一个从工作轮心轴9→轴承10→缸体安装座6→缸体7→缸体7里的液压油11,这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最后都汇交在液压油11上,有多大的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就会对液压油产生多大的相应压力,这就是把法向力转换为液压压力的道理。又因为法向力不会让轮子进行旋转,所以,还必须有一个外在的动力不断地让轮系旋转,也就是让工作轮里的工作缸和柱塞不断的进行往复运动,通过工作轮的偏心运动,不断地进行吸油、压油和喷油,这样才能不断的把轮系间的法向力进行动能转换,这就是本发明利用法向力进行动能转换的道理。我们大家都知道,液压压力的建立,必须与工作负载的阻力相对应,也就是液压压力是靠工作负载的阻力而建立的,其大小随着工作负载的阻力而变化。我们大家又知道,常规机器消耗能量的最大原因就是工作负载的阻力。如某机器的转换效率为80%,也就是说有20%的能量是因为摩擦阻力和其它如机器附件必须消耗的能量而消耗掉了,这是不可必免的,这叫无用功消耗;而剩下的80%的能量被充分利用或者说被转换为其动能了,这叫有用功消耗,也是人们所喜欢的能量转换。反过来说,有80%的能量则被工作负载的阻力给消耗掉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最大的浪费或消耗能量最大的罪魁祸首。本发明则改变了这种常规的局面,它把工作负载的阻力通过液压油路的途径传递给轮系间的法向力,让轮系间的法向力与工作负载的阻力进行抗衡,产生相互利用,相互抵抗。因而可以大量减少消耗旋转的动能,即动力源的动力,这是一种工作负载阻力转移法,也是一种新的能量转换形式或者说利用轮系间的法向力进行作功。它的动能转换过程为 从以上的动力转换过程看,本发明有两个力,一是动力源的动力,二是轮系的法向力。这两个力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动力源的动力,该轮系只能空转,只是完成空负载的运动;只有法向力也不行,该轮系不能连续旋转,所以,本发动机也不能工作。因此,这两种力是缺一个都不行。所以,本发明是两个力共同作用,才能让本发明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进行工作。而动力源的动力只是起到一个连续起动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引发轮系间的法向力出来作功的引力。该动力源带动轮系旋转又象是一种空载运动现象,因而消耗动力源的动力非常小。而大部分工作负载的阻力都转移到轮系的法线方向上,让其法向力去对付工作负载的阻力,也就是工作负载的阻力主要是消耗轮系间的法向力。法向力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力,它存在物体系中,若不用就白白浪费掉了,它同时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力,是相对永恒的力,它是不怕消耗的。因此,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力,达到了借力的目的,它可以利用较小动力源的动力换取较大的作功动力。根据大量的动力计算(因计算复杂,在这里只说结果),本发明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可以用2匹马力的动力源动力换取240匹马力对外作功的动力,也就是它的输出功率远大于它的输入功率,它们之间相差125倍。这就意为宇称不守恒发动机不遵守机械能守恒定律,它遵守机械能不守恒结论。又因本发明都是相互对应的轮系,又属于空间力系,其法向力又是物体内部的力,是一种看不见的力,相似于宇宙动力,所以,称本发明为宇称不守恒发动机。根据本发明的特点,人类一直梦想的永动机将要实现。工作负载阻力转移法是利用法向力进行作功的保障,利用法向力作功就可以实现机械能不守恒的效果,而机械能不守恒才能实现永动机的梦想,所以,机械能不守恒结论则是新永动机的理论基础。
图2是本发明宇称不守恒发动机液压杠杆式的传动系统,从蓄能器过来的液压油(图上无显示),进入液压缸1,推动活塞和活塞杆2向外移动,与活塞杆2相连结的是杠杆系统3,经过杆杆系统3的作用并通过连杆4推动曲柄5旋转,因而可以把液压缸1、杆杆系统3的往复运动变成曲柄5的旋转运动,与曲柄5相连结是大齿轮6,因而大齿轮6跟着曲柄5进行旋转,大齿轮6的旋转并可以带动与其啮合的小齿轮7的旋转,小齿轮7可以直接与中心轮4进行连接(图上无显示),也可以通过传动系统与中心轮4进行连结。因此,最后再通过中心轮4带动工作轮旋转工作,这是一种液压杠杆式的增力变速传动系统。
本发明的传动系统还可以是气压式、齿轮式、皮带式、蜗杆式等各种各样的传动系统。
本发明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它可以用到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各种交通工具上和工厂里的各种有动力的机器上,包括各行各业,凡是需要提供动力的场所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是以发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其它形式的机械用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制造也将会产生大量的节能目的或其它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液压泵、空气压缩机、制冷机、水泵、变速器、减速器等机械上。所以,本发明除了在动力机的改造,也适应其它各种各样的机械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某一种的形式,它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只要某种发动机利用工作负载阻力转移法和机械能不守恒结论,让输出的功率大于输入的功率,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主要由动力源、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中心轮、工作轮、蓄能系统、变能系统、组成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支架支承着定位连结架,再由定位连结架支承并定位中心轮和周围的轮系,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空间的转动轮系,由动力源的动力,通过控制机构让传动机构带动中心轮作圆周旋转运动,由中心轮再带动周围的轮系旋转,然后利用中心轮与周围轮系的相对定位,使周围轮系各轮子产生偏心的圆周旋转运动,因而可以让它们的缸体围绕各轮子的轴心做相互同心而又同步的圆周旋转运动,让其缸体内的柱塞或活塞围绕其轴心做同步而又不同心的圆周旋转运动,由于它们是偏心的圆周旋转运动,其柱塞或活塞顶部与缸体底部有一个与偏心距相等的位置差,利用该位置差通过轮系旋转,可让柱塞或活塞在缸体里进行往复运动,通过柱塞或活塞相对缸体的往复运动,可以把外力和轮系的内力进行能量转换,转换后的能量可以储存或对外作功,在作功的同时把工作负载的阻力引到轮系的法线方向上,并达到输出功率大于输入功率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的动能转换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定位连结架是一个多杆机构,它除了可以定位中心轮和工作轮外,也是各轮子相互沟通的通路,并保证与外部相应的系统进行连通,各杆系内是空心的,也可设置专用通路,并按照需要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定位连结架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是滑动的,用螺丝或类似的形式定位,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的工作介质可以是各种流体或电、磁、机械的形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可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轮和工作轮,每个工作轮上可以安装一个以上的工作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可以是油缸杠杆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中心轮与工作轮的接触部分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也可以是一个变量的发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可设置外壳,也可以不设置外壳。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的宇称不守恒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利用外力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心轮和周围的轮系旋转,并利用中心轮与周围轮系的相对定位,使周围轮系产生偏心的圆周施转运动,完成吸、压、喷三个工作过程,让工作负载的阻力转移到轮系间的法线上,与法向力进行相互作用,实现外力引发物体的内力进行作功,因而减少外动力消耗,可达到输出功率远大于输入功率的效果。它适应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工厂等需要动力的机器上。
文档编号F03G7/00GK1448633SQ02108390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日
发明者郑国军 申请人:郑国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