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流动型动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149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液流动型动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输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浮力重力转换回转动力机的气液流动型动力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能源——浮力能的利用还不充分,为此,本发明人曾申请了多项利用浮力能做功的动力机的专利。特别是回转动力机具有动力输出功率可调的特点,本设计人于在先专利的基础上对动力器进行了改进,研制开发了一种气液流动型动力器。
发明创造内容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转动力机,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具有余水回流功能的气液流动型动力器。
2、技术方案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浮力提升器,壳体分为三部分,中段为浮力仓,其一端设有进出液口;壳体两端各为气液回流腔,其远端部为回水仓,静态气水管穿过空气仓与浮力仓连通;回水仓外部设有空气仓,空气仓外部设有环形隔板,隔板与壳体之间形成隔腔,隔腔中设有回水管阀;浮力仓中设有浮力提升器,浮力提升器中部空腔体的两端设有配重体,浮力提升器两端呈开口桶形,罩于空气仓上,并与隔板内壁密封配合,动态气水管连通浮力提升器两端。
3、有益效果本发明动力器为气液流动型结构,具有余水回流功能,保证了浮力提升器有效地双向浮升,提高动力转换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剖视图;图2为图1之AA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壳体1、浮力提升器2,壳体1分为三部分,中段为浮力仓14,其一端设有进出液口12;壳体1两端各为气液回流腔,其远端部为回水仓11,其中的静态气水管4与浮力仓连通;回水仓11外部设有空气仓13,空气仓13外部设有环形隔板7,隔板7与壳体1之间形成隔腔,隔腔中设有回水管阀9;浮力仓14中设有浮力提升器2,浮力提升器2中部空腔体的两端设有配重体10,浮力提升器2两端呈开口桶形,罩于空气仓13上,并与隔板7内壁通过密封环5密封配合,动态气水管3连通浮力提升器2两端。
空气仓13之“U”形桶6顶端设有缓冲弹簧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从进出水阀12向浮力仓中注满水(或重液),浮力提升器2受到浮力上升至动力器的上部,由于浮力提升器配重的作用,造成动力器上重下轻从而导致动力器可以绕其中心轴翻转,随之浮力提升器又向相反的方向浮升,形成动力器继续翻转的动力,从而形成连续的转动力。由于密封不严渗入空气仓的水,通过静态气水管流入回水仓,当有剩余水的一端转动到上部时,水再由回水仓流回到浮力仓,有效地防止因空气仓进水而影响浮力提升器正常工作。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余水回流功能,保证了动力器的正常工作,而且输出功率可调的特点,可与各种不同功率的回转动力机配套。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液流动型动力器,主要包括壳体(1)、浮力提升器(2),壳体(1)分为三部分,中段为浮力仓(14),其一端设有进出液口(12),其特征是壳体(1)两端各为气液回流腔,其远端部为回水仓(11),其中的静态气水管(4)与浮力仓(14)连通;回水仓(11)外部设有空气仓(13),空气仓(13)外部设有环形隔板(7),隔板(7)与壳体(1)之间形成隔腔,隔腔中设有连通回水仓(11)的回水管阀(9);浮力仓(14)中设有浮力提升器(2),浮力提升器(2)中部为空腔体,两端呈开口桶形,罩于空气仓(13)上,并与隔板(7)内壁通过密封环(5)密封配合,动态气水管(3)连通浮力提升器(2)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流动型动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浮力提升器(2)之空腔体的两端设有配重体(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流动型动力器,其特征是空气仓(13)之“U”形桶(6)顶端设有缓冲弹簧(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流动型动力器,壳体(1)中段为浮力仓(14),两端各为气液回流腔;浮力仓(14)中设有浮力提升器(2),浮力提升器(2)中部为空腔体,两端呈开口桶形,罩于空气仓(13)上,并与隔板(7)内壁通过密封环(5)密封配合,动态气水管(3)连通浮力提升器(2)两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余水回流功能,输出功率可调的特点。
文档编号F03B17/02GK1546858SQ20031010400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王耀清 申请人:王义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