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溪水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447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沿溪水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不设拦河坝的、可沿着靠近溪岸边逐一布置一台一 台的小水力发电机组,特点是不会使上游水位升高,生态环境不会淹灭。
背景技术
今年夏天的一份浙江科技报报道内容是有碍生态保护的水电一 律停建,原因是拦河坝会提高上游水位,淹灭珍稀生物、破坏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促进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 开发绿色电能,方便通信和现代生活设施,利用绿色电能提高人居环 境的净化效率。
技术方案图1是沿溪水电的俯视图,湍急的溪水沿m-m方向流, 导流板A与m-m线成一夹角e ,导流板B与A之间形成喇叭口流道、 并由底板C和盖板D (与底板C同一形状,只是厚度略薄,无图)把 喇叭口流道构成隧道式流道E。这些A、 B、 C、 D件都是钢筋混凝土 模型制品。
H型翼型水轮的叶片H1 (共5片),H2是叶撑,H3是轴,轴H3 的下轴承设在底板C上,上轴承在盖板D (无图)中,轴H3穿过上 轴承和盖板D伸出水面以上,用联轴节与安装在平台上的永磁发电机 F相连。
永磁发电机F是安装在一个水面以上的平台J上面,保持最高水
位时不被淹。(无图)。
图1中有圆孔K1 、 K2、到K6共六个,这六个孔是把导流板A、 B、 底板C、盖板D都贯穿,并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成一具整体机座的作用 以外,而且其中的K1、 K2、 K3、 K4和K5形成继续向上延伸的钢筋混 凝土柱,直接与平台J凝结成一体。
平台J上除了安装永磁发电机F,还有电子器件逆变器和电缆输 出到溪岸L上。溪岸L与m-m线平行,但在H型水轮的下流方位、溪 岸L有一凸出弧形La,也起导流作用,增益H型水轮转矩。
图1的白箭头是H型水轮旋向;黑箭头表示各处水流方向。
管道E的进水喇叭口比较靠近上流,它的出水喷水口狭窄,处在 比较下流,所以形成水头差落的压力,这犹如消防喷水嘴的喷射冲力 大,这使得经过象限①的初始位置的叶片被加速度运动。
导流板A导流的水流,虽然也在溪岸之间的喇叭口流域中流动, 也积聚能量,但这流域的水面是敞开的,不像在流道E中的水那样有 集聚的冲击力,所以导流板A导流的水和溪岸间的流水,是经过象限 ①的末尾、象限②、象限③、以及象限④的初始位置。这样与常规的 H型水轮的逆水流半个圆周要消耗功的不同之处,本发明就可获得功 率倍增效益。
图1的1 、 2、 3至ij 8共有8个小圈,表示在混凝土钢筋上焊有8 处螺纹孔,螺纹孔表面与导流板A、 B的表面平齐。导流板A、 B的下 表面也同样焊有8个螺纹孔。这样,方便导流板A、 B与底板C、盖 板D组合前,在石材平面磨床上可以平磨,平磨后再垫上橡胶垫床(也
有相应的孔)和旋紧双端螺杆、配上底板C、盖板D (如像发动机的 气缸垫床和气缸盖螺杆类似),最后在各螺杆的外露一端旋紧螺帽。 图2是导流板A、 B和底板C的立体图。导流板A分左和右两部
分组成,因为它较厚重才分两部,使适合用较小的模型生产。(也可 不分开制造改用透孔省料法减轻重量,但浇注的模型就要大了)。在 导流板A的左半部位预埋螺杆t (用轴线表示)、右半部位与盖板配 合面上有一沉坑P,沉坑P的左壁上有一横孔,正好使螺杆t穿入, 并用方垫块和螺母S旋紧;同理导流板A在与底板C的配合面那边 也有一沉坑P,螺杆t、方垫块和螺母S旋紧联接。
同现有技术比较(1)水电不用拦河坝、与环境友好、不会使上 游珍稀生物淹灭;(2)就H型水轮而言解除了逆水流方向旋转的半 个圆周的功耗,使水轮功率倍增;(3)造价低、适合工厂化制造,并 且可以搬迁、易地重建;(4)不妨碍溪流流水。


图1是沿溪水电的俯视图。
图2是导流板A、 B和底板C的组合立体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H型水轮半径0. 75m,喇叭口流道E沿溪流方向长度 5. 3m。
实施例2、 H型水轮半径1.1m,喇叭口流道E沿溪流方向长度 7. 7m。
权利要求
1、一种沿溪水电,由导流板A、B安装在底板C上,覆有盖板,因此构成A、B间的喇叭口隧道式流道E,流道E给H型水轮增设了水流射出口,加大了水轮旋转圆周作用角;导流板A、B、底板、盖板、立柱支持的水上平台,全用钢筋混凝土模型分别浇注成型,组合后再安装H型水轮,永磁发电机安装在平台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溪水电,特征是给H型水轮增设了 喇叭口、隧道式流道E,加大了水轮旋转圆周作用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溪水电,特征是组合体水电机座全 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型,所以不用拦河坝,与自然环境友好,并且可 以搬迁易地重建。
全文摘要
一种沿溪水电,不用拦河坝,可沿着溪边一台一台逐一设置的小水力发电机组,采用H型水轮,用联轴节与高出水面的平台上安装的永磁发电机联接,通过逆变器、电缆供电。用模型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导流板A与B安装在底板C上,上面覆有盖板,构成喇叭口、隧道式流道E,喷射的水流增大了水轮圆周作用角、功率倍增;适合工厂化生产,不用拦河坝与环境友好、易于搬迁。
文档编号F03B1/00GK101392713SQ200810121099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金伦 申请人:黄金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