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减压机构的引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656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减压机构的引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擎,尤指一种具减压机构的四行程引擎。
背景技术
当引擎熄火时,由于曲轴受旋转运动的惯性作用,使得引擎会继续旋转若干转数, 在此过程之中有许多阻抗会导致旋转逐渐缓慢下来,最后停止。其中最大的阻抗是压缩行 程的压缩压力,因此常使引擎受该压缩压力的作用而导致正常旋转停止后反转,然后停下来。当引擎要重新启动时,汽缸内的活塞向燃烧室移动,此时因进气阀与排气阀皆处 于关闭状态,故活塞于移动时必须克服汽缸内受挤压的气体压力以完成剩余部分的移动。 亦即,不论是以电动马达启动或是人工施力启动,皆必须提供足够的扭矩以克服前述汽缸 内的气体压力。否则若是以电动马达启动而言,则电动马达必须设计成具有较大扭矩规格, 无法小型化而增加成本;又若是以人工施力启动,例如在需踩踏以发动机车引擎的场合,则 会导致踩踏不易而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众所周知,为了解决上述压力问题,某些引擎会装设具有一单向离合器的减压装 置,减压凸轮连接于单向离合器本体的轴向侧面。在引擎停止时靠旋转惯性而继续旋转的 曲轴于压缩行程的上死点前,因汽缸压力上升而停止旋转后反转时,藉由单向离合器形成 与凸轮轴的连结状态,间接使减压凸轮随凸轮轴一同旋转,由减压凸轮抵顶摇臂进而打开 进气阀和排气阀的至少一个,使得汽缸内的压力可泄出,因此能减轻下一次由启动马达驱 动曲轴或人工施力启动所需的正转扭矩,帮助引擎启动。上述减压装置会将减压凸轮设定在固定的位置,因此单向离合器另外还包括有一 止动部,汽缸头结构上则须钻设一装置孔。装置孔中嵌装定位用的挡块,用以抵住止动部, 使减压凸轮被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839082所揭露者即为一例。参考图1,为另一种习知具备减压机构的引擎,其减压凸轮3—体地形成于单向离 合器本体4的轴向侧面,且减压凸轮3作用于摇臂5的部位与阀动凸轮6作用于摇臂5的 部位是在同一表面上。此外,汽缸中心线与链条的距离Ll是将减压机构整体宽度考虑进去 的,常导致汽缸头大型化的问题,进而使车架1与引擎2间隙Z不足,如图2所示,整车也跟 着需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可以减少汽缸头中心线与链 条的距离,有效抑制减压机构整体长度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包括一汽缸头、一凸轮轴、一 阀动凸轮、一单向离合装置、一减压凸轮、以及一作用臂。上述凸轮轴组设于汽缸头内,阀动 凸轮则固设于凸轮轴。上述单向离合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滚子、及一弹簧,本体同轴套设在凸轮轴并邻接阀动凸轮。本体的内环面凹设有一袋部,滚子及弹簧活设于袋部内。减压凸轮是固设于 本体的外环面上上述作用臂枢设于汽缸头内,作用臂包括有一第一抵顶部、与一第二抵顶部,其中 阀动凸轮对应于第一抵顶部,减压凸轮对应于第二抵顶部,且第二抵顶部径向位置不同于 第一抵顶部。汽缸头亦可凸设有一集油凸条系延伸至容置槽上方,可提供汽缸头内部润滑油集 中施加于减压机构的一途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一止挡片系枢设于本体,且汽缸头凸设有一止挡部,止挡部 对应于止挡片,藉此可发挥将减压凸轮于凸轮轴正转时定位一功能。上述本体可凹设有一 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设于本体的外环面,且容置槽于轴向上对应于袋部,止挡片位于容置 槽中,这样的配置可达到使减压机构整体长度最小化。上述袋部可以开口设于本体的轴向侧面,且本体旁组设有一垫圈覆盖住袋部,以 防止滚子及弹簧沿轴向跑出袋部。上述作用臂可为一摇臂、或一摆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藉由上述引擎结构可以减少汽缸头中心线与链条的距离, 有效抑制减压机构整体长度增加,也就可避免引擎大型化。

图1是习知具备减压机构的引擎剖视图。图2是习知引擎于机车内的配置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系统剖视图。图4是图3减压机构分解图。图5是图3引擎部分立体剖视图。图6是图3另一视角引擎部分立体剖视图。图7是图3引擎部分平面剖视图。图8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汽缸头集油凸条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引擎部分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车架1引擎2减压凸轮3本体4摇臂5阀动凸轮6距离Ll间隙Z汽缸头11止挡部111辅助凸条112汽缸体12曲轴箱13传动箱14凸轮轴20阀动凸轮21,22单向离合装置23 本体231袋部232容置槽233弹簧234滚子235减压凸轮24止挡片25[0037]枢柱26垫圈28作用臂30,40第二抵顶部302
扭簧27 轴承29
第一抵顶部301 距离L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为一机车动力系统剖视图。本实施例为一四行程引擎机车,其引擎主要 由汽缸头11、汽缸体12、曲轴箱13、及内部相关机件构成。一传动箱14组设于引擎旁,用以 传递引擎旋转动力至车轮。参考图4 7,图4为减压机构分解图、图5与图6为不同视角的引擎部分立体剖 视图,图7为引擎部分平面剖视图。引擎的汽缸头11内相关机件包括一凸轮轴20、二轴承 29、二阀动凸轮21,22、一单向离合装置23、一减压凸轮24、一止挡片25、及二作用臂(图中 仅示出一个,标号30)。汽缸头11并凸设有一止挡部111。凸轮轴20两端分别透过二轴承29而安装于汽缸头11。二阀动凸轮21,22 —体地 成型于凸轮轴20上,每一阀动凸轮负责推顶一作用臂、作用臂进而推顶一阀门机构,因此 一阀动凸轮负责进气阀门的作动、另一则负责排气阀门的作动。图中仅示出阀动凸轮21所 对应的作用臂30。单向离合装置23包括有一套环状的本体231、三袋部232、一容置槽233、三弹簧 234、及三滚子235。上述袋部232凹设在本体231的内环面,并开口于轴向侧面以方便上述 三弹簧234及三滚子235自轴向组装进去。袋部232本身为倾斜结构,包括有一较宽、与一 较窄的区段,每一滚子235受弹簧234预力作用,并因应凸轮轴20的正转或逆转而移动于 较宽或较窄区段。当滚子235在较窄区段时,单向离合装置23即跟随凸轮轴20转动。容置槽233凹设于外环面并开口于本体231的轴向侧面以方便止挡片25自轴向 组装进去。特别地,容置槽233的位置于轴向上对应于袋部232,止挡片25透过一枢柱26 而枢设于本体231,并位于容置槽233中。这样的配置可让减压装置整体宽度减到最低。一 扭簧27分别抵顶本体231及止挡片25,对止挡片25施予一预扭力。止挡片25对应于汽缸 头11的止挡部111。垫圈28套设于凸轮轴20,并于单向离合装置本体231旁覆盖住袋部232与容置槽 233,阻挡弹簧234、滚子235、止挡片25等构件自轴向滑出。减压凸轮24—体地形成于本体231的外环面上,并邻接阀动凸轮21。上述作用臂30枢设于汽缸头11内,包括有一第一抵顶部301、与一第二抵顶部 302,其中第二抵顶部302的径向位置高于第一抵顶部301。阀动凸轮21对应于第一抵顶部 301,减压凸轮24对应于第二抵顶部302。本实施例中,作用臂30为摇臂。由上述可知,由于减压凸轮24是设置在单向离合装置本体231外环面,在减压装 置整体宽度方面大为缩减,汽缸中心线与链条的距离L2也可有效抑制,避免引擎大型化。参考图8。汽缸头11的内壁面还可凸设有一集油凸条,其延伸至容置槽233的上 方(此指当止挡片25被止挡部111止挡于定位,单向离合装置因而也停止时)。集油凸条 可收集汽缸头11内的润滑油并使其顺势进入容置槽233及离合装置本体内环面,以润滑内 部构件。本实施例中集油凸条是由一辅助凸条112连接止挡部111所构成,辅助凸条112
5延伸到汽缸头11内壁面的最高处。集油凸条与止挡部当然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 参考图9,为第二实施例引擎部分剖视图。本实施例主要强调上述的减压机构亦可
适用在作用臂40为一摆臂的场合。
权利要求一种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汽缸头;一凸轮轴,组设于该汽缸头内;一阀动凸轮,固设于该凸轮轴;一单向离合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滚子、及一弹簧,该本体同轴套设在该凸轮轴并邻接该阀动凸轮,该本体的内环面凹设有一袋部,该滚子及该弹簧活设于该袋部内;一减压凸轮,固设于该本体之外环面上;以及一作用臂,枢设于该汽缸头内,包括有一第一抵顶部、与一第二抵顶部,该阀动凸轮对应于该第一抵顶部,该减压凸轮对应于该第二抵顶部,且该第二抵顶部径向位置不同于该第一抵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止挡片,止挡片枢设 于该本体,该汽缸头凸设有一止挡部是对应于该止挡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凹设有一容置槽,容置 槽开口设于该本体的外环面且于轴向上对应于该袋部,该止挡片位于该容置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该汽缸头凸设有一集油凸条系 延伸至该容置槽之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该袋部开口于该本体的轴向侧 面,且该本体旁组设有一垫圈覆盖住该袋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该作用臂为一摇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该作用臂为一摆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减压机构的引擎,一种具减压机构的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汽缸头;一凸轮轴,组设于该汽缸头内;一阀动凸轮,固设于该凸轮轴;一单向离合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滚子、及一弹簧,该本体同轴套设在该凸轮轴并邻接该阀动凸轮,该本体的内环面凹设有一袋部,该滚子及该弹簧活设于该袋部内;一减压凸轮,固设于该本体之外环面上;以及一作用臂,枢设于该汽缸头内,包括有一第一抵顶部、与一第二抵顶部,该阀动凸轮对应于该第一抵顶部,该减压凸轮对应于该第二抵顶部,且该第二抵顶部径向位置不同于该第一抵顶部。本实用新型缩减了汽缸头中心线与链条的间距,亦即可避免引擎大型化。
文档编号F01L13/08GK201730651SQ20102027922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尤志文, 李进禄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