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限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63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气限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制油气进气流量的构造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可缩小进气流道,并集中稳定油气流量,达到车辆限速的进气限速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汽车、摩托车都是在无限速的引擎中加装限速装置,使车速可达法规的车速限制,而其限速装置大致上可分为机械式及电子式两种,其中,该机械式可借由改变引擎进气、排气系统、压缩比,使引擎马力降低及改变传动(变速减速比)减速达到限速作用; 而电子式是利用延迟引擎点火角度,使引擎高转速时不点火或延迟,达到限速作用。然而,在面对国际车辆环保法规的加严,例如像欧盟M0PEAD、M0FA等,2002年实施的污染法规,其内容所规范的条件更加严苛,不是普通限速装置就可以达到兼具环保法规及驾驶性能的;此外,一般的限速装置容易造成进气紊流,形成进气不顺畅的状态,使得驾驶人在加速时会产生不平顺的感觉。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限速装置的各项缺憾,发明人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进气限速机构,可缩小进气流道,并集中稳定油气流量,达到车辆限速的功效。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设计一种进气限速机构,可缩小进气流道,并集中稳定油气流量,达到车辆限速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进气限速机构,其设置在一与化油器连接的歧管,及一与曲轴室连接的簧片阀之间,其中,该进气限速机构略呈一倒锥状,其上端具略小于歧管的管口的上开口,并由上开口向下逐渐内缩,使其下端的下开口远小于上开口,而其锥形身部及下开口则置于簧片阀内;借此,可缩小进气流道,并集中稳定油气流量,达到车辆限速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进气限速装置2 歧管3簧片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贵审查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其实施例图。如图所示该进气限速机构1,其设置在一与化油器(图中未视)连接的歧管2,及一与曲轴室(图中未视)连接的簧片阀3之间,其中该进气限速机构1略呈一倒锥状,其上端具略小于歧管2的管口的上开口,并由上开口向下逐渐内缩,使其下端的下开口远小于上开口, 而其锥形身部及下开口则置于簧片阀3内。经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设计,由化油器空气与汽油的混合油气,再经歧管2后就必须通过进气限速机构1,而其由大被逐渐缩小的进气流道,可有效的控制油气进入簧片阀3 内的量,并因其特殊的锥形设计,使得低速进气流道的油气流动顺畅,可以有效控制引擎转速在法定的最高限速值,不但可以使加速更为顺畅,且又具有省油并降低排气污染,借此, 利用缩小进气流道,并集中稳定油气流量,达到车辆限速的功效。承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较现有限速装置创新,且具实用与利用的特性与价值,而具进步性与改良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的法定要件,遂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虽本实用新型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应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其界定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进气限速机构,其设置在一与化油器连接的歧管,及一与曲轴室连接的簧片阀之间,而其特征在于,该进气限速机构略呈一倒锥状,其上端具略小于歧管的管口的上开口,并由上开口向下逐渐内缩,使其下端的下开口远小于上开口,而其锥形身部及下开口则置于簧片阀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限速机构,其设置在一与化油器连接的歧管,及一与曲轴室连接的簧片阀之间,其中,该进气限速机构略呈一倒锥状,其上端具略小于歧管的管口的上开口,并由上开口向下逐渐内缩,使其下端的下开口远小于上开口,而其锥形身部及下开口则置于簧片阀内;借此,可缩小进气流道,并集中稳定油气流量,达到车辆限速的功效。
文档编号F02D9/02GK202209213SQ20112033877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曾国华 申请人:摩特动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