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键控驱动的旋转式聚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838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键控驱动的旋转式聚结器的制作方法
具有键控驱动的旋转式聚结器
相关串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383,787以及2010 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383,793的益处及优先权。本申请是2010年 12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 12/969,742和2010年12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 请No. 12/969,755的部分继续申请。所述'742和所述'755申请均要求2010年I月27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298,630、2010年I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 61/298,635,2010年6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359,192,2010年9月 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383,787、2010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 61/383,790和2010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383,793的益处及优 先权。全部上述申请通过引用方式合并于此。
技术背景及发明内容
母案申请
所述母案」742和'755申请涉及内燃机曲轴箱通风分离器,特别地涉及聚结 器。内燃机曲轴箱通风分离器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种类型的分离器使用惯性冲击空 气油分离来从曲轴箱窜漏气体或浮质中去除油微粒,该方式通过使窜漏气体流穿过喷嘴或 孔加速至高速度并将窜漏气体流对准冲击器从而产生急剧方向变化来实现油分离效果。另 一种类型的分离器使用聚结过滤器中的聚结功能来去除油滴。所述母案的发明是在后述的 空气油分离技术,即通过使用聚结过滤器聚结来从曲轴箱窜漏气体流去除油的连续开发努 力期间产生的。
本申请
本发明是在气液分离技术的连续开发努力期间产生的,包括了上述的技术,并包 括从气液混合物中分离气体的旋转式分离器,该混合物包括空气油和其它气液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授权系统,其确保在维修保养期间旋转聚结过滤单 元必须仅由授权的替换单元替换,以确保指定的操作和性能,并且确保非授权的售后市场 替换单元将不会提供所述指定操作和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确保由曲轴箱通风聚结器 保护的内燃机将受到至少最低程度的保护以免受气体携带的污染物影响,这对于实现发动 机可靠性和性能的目标水平是必需的。
申请人提到2011年6月24日提交的共同待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 13/167,814,其 公开了另一项在维修养护期间对非授权的替换单元的使用。


母案申请
图1-21取自所述的母案'742和'755申请。
图1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另一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与图2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是另一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例示图4的组件运行的示意图。
图6是例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系统示意框图。
图7是例示用于图6的系统的控制选项的示意框图。
图8是例示用于图6的系统的操作控制的流程图。
图9与图8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10是示出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7是聚结过滤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9是例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0是例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1是例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本串请
图22是聚结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24是图23的部件的俯视图。
图25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26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27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28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29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30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31是示出图22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2与图23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33是图32的部件的组装图。
图34与图23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35与图24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36是图34的部件的仰视图。
图37是图34的部件的俯视图。
图38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9与图30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0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1与图32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2是图41的部件的组装状态图。
图43与图42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4与图42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5与图41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6是图45的部件的组装状态图。
图47与图41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48是图47的部件的组装状态图。
图49与图41类似,并且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50是图49的部件的组装状态图。
图51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2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3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4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5是示出图54的部件的俯视图。
图56是沿图:55的线56-56的组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母案申请
下述图1-21的描述取自2010年12月16日提交的共同待决母案-美国专利申请No. 12/969,742,其与2010年12月16日提交的共同待决母案-美国专利申请 No. 12/969,755共用共同的说明书。
图1示出了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旋转式聚结器20,聚结器20从来自发动机曲轴箱24的窜漏气体22中分离油与空气。聚结过滤组件26包括环形旋转聚结过滤单元 28,环形旋转聚结过滤单元28具有限定中空内部32的内周缘30和限定外部36的外周缘 34。进口 38将来自曲轴箱24的窜漏气体22供应至中空内部32,如箭头40处所示。出口 42输送来自所述外部区域36的经净化分离的空气,如箭头44处所示。窜漏气体流的方向是由内向外,即从中空内部32向外部36径向向外,如箭头46处所示。离心力迫使窜漏气体中的油从内周缘30径向向外运动,以便减少本来会留置在内周缘30上的油会造成的聚结过滤单元28的堵塞。这也打开了聚结过滤单元更多供流通的区域,从而减少阻力和压降。 离心力从内周缘30径向向外驱使油至外周缘34,以腾出聚结过滤单元28更大开放供流通的空间,以便增加聚结能力。经分离的油从外周缘34排放。排液口 48与外部36相通,并且排放来自外周缘34的经分离的油,如箭头50处所示,经分离的油可接着如箭头52处所示从排液孔54返回到发动机曲轴箱。
离心力将窜漏气体从曲轴箱泵送到中空内部32。窜漏气体从曲轴箱到中空内部 32的泵送随着聚结过滤单元28的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强。窜漏气体22从曲轴箱24到中空内部32的增强了的泵送减少了横跨聚结过滤单元28所受的阻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如 56处短划线所示,可在中空内部32内设置一组叶片,以加强所述泵送。所述离心力会在中空内部32内产生减压区,该减压区抽吸来自曲轴箱24的窜漏气体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聚结过滤单元28由与发动机零件的机械连接,例如连接到发动机的齿轮或主动皮带轮的轴向延伸的轴58,驱使以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聚结过滤单元 28由流体马达,例如图2的通过泵送来自发动机油泵62的加压油并使其返回到发动机曲轴 箱油槽64来驱动的佩尔顿轮或涡轮驱动轮60,驱使以旋转。图2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与 图1中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于理解。通过压敏阀66将经分离净化的空气供应到出口 68, 出口 68是图1的42处示出的出口的可替换出口。在另一实施例中,聚结过滤单元28由图 3的具有联结到轴58的驱动输出旋转轴72的电机70,驱使以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聚结 过滤单元28由图4、5的至发动机零件的磁联结驱使以旋转。发动机从动旋转齿轮74具有 绕其周缘隔开并磁联结至多个磁体78的多个例如76的磁体,多个磁体78绕聚结过滤单元 的内周缘30隔开,使得当齿轮或主动轮74旋转时,磁体76移动经过,见图5,并且磁联结磁 体78,以进而使作为从动构件的聚结过滤单元旋转。在图4中,经分离净化的空气从外部区 36经通道80流至出口 82,出口 82为图1的42处示出的出口的可替换的经净化空气的出 口。例如在期望提供更高的聚结过滤单元的旋转速度的情况下,图5中的布置提供了齿轮 增速传动效应,以便使聚结过滤组件以比主动齿轮或轮74的旋转速度大的旋转速度(更高 的角速度)旋转。
横跨聚结过滤单元28的压降随着聚结过滤单元的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减少。聚结 过滤单元28的含油饱和度随着聚结过滤单元的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减少。油从外周缘34排 液,且油的排液量随着聚结过滤单元28的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油微粒在聚结过滤单元 28中沉降速度的作用方向与空气流穿过聚结过滤单元的方向相同。所述相同的方向通过聚 结过滤单元促进对油微粒的捕获和聚结。
系统提供了一种用于从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内的窜漏气体中分离空气与油的 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聚结过滤单元28中引入重力而在聚结过滤单元中引起增加的重力沉 降,以便通过聚结过滤单元改进对微粒的捕获和对亚微米油微粒的聚结。该方法包括提供 环形的聚结过滤单元28、使聚结过滤单元旋转和提供穿过旋转聚结过滤单元的由内向外的 流。
系统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产生窜漏气体的内燃机曲轴箱内减小曲轴箱压力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提供曲轴箱通风系统,该系统包括分离窜漏气体中的油和空气的聚结过滤单 元28 ;将聚结过滤单元提供成具有中空内部32的环形单元;将窜漏气体供应到中空内部; 以及使聚结过滤单元旋转,以便由于离心力迫使窜漏气体如箭头46处所示径向向外流过 聚结过滤单元28,而将窜漏气体泵送离开曲轴箱24并使窜漏气体进入中空内部32,该泵送 影响曲轴箱24中的减小的压力。
一种类型的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提供开放式曲轴箱通风(OCV),其中从窜漏气 体分离的经净化的空气被排出至大气中。另一种类型的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涉及封闭式 曲轴箱通风(CCV),其中从窜漏气体分离的经净化的空气返回到发动机,例如,返回到燃烧 空气进气系统以与供应到发动机的引入燃烧空气混合。
图6示出了用于内燃机102的封闭式曲轴箱通风(CCV)系统100,内燃机102在曲 轴箱106中产生窜漏气体104。该系统包括将燃烧空气供应到发动机的空气进气管道108 和具有第一段112的回流管道110,第一段112将来自曲轴箱的窜漏气体供应到空气油聚结 器114,以通过聚结来自窜漏气体的油来净化窜漏气体并在输出116处输出经净化的空气, 输出116可以是图1的出口 42、图2的出口 68、图4的出口 82。回流管道110包括第二段118,第二段118将来自聚结器114的经净化的空气供应到空气进气管道108以使该经净化 的空气加入至供应到发动机的燃烧空气中。聚结器114能根据将要描述的、给定的发动机 条件被可变地控制。
聚结器114具有能根据发动机的给定条件被可变地控制的可变效率。在一个实施 例中,聚结器114如同上文为旋转式聚结器,并且聚结器的旋转速度根据发动机的给定条 件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给定条件为发动机速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聚结器由电机,例如 图3的70,驱使以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为能改变聚结器的旋转速度的变速电机。在 另一实施例中,聚结器通过液压,例如图2,驱使以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改变聚 结器的旋转速度。在此实施例中,图2、图7的发动机油泵62通过例如120、122、124的多个 平行截止阀供应加压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模块(ECM) 126控制多个平行截止阀在关闭状 态和打开状态或部分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便让通过各平行孔或喷嘴128、130、132的流可 控地增加或减少对佩尔顿轮或涡轮60供应的加压油的量,以依次可控地改变轴58和聚结 过滤单元28的旋转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内燃机102的图6的涡轮增压器系统140,该内燃机 102在曲轴箱106中产生窜漏气体104。该系统包括所述的空气进气管道108,该进气管道 108具有将燃烧空气供应到涡轮增压器144的第一段142和将来自涡轮增压器144的经涡 轮增压的燃烧空气供应到发动机102的第二段146。回流管道110具有所述的第一段112, 第一段112将来自曲轴箱106的窜漏气体104供应到空气油聚结器114,以通过聚结来自 窜漏气体的油来净化窜漏气体并在116处输出经净化的空气。回流管道具有所述的第二段 118,第二段118将来自聚结器114的经净化的空气供应到空气进气管道108的第一段142, 以使其加入至供应到涡轮增压器144的燃烧空气中。聚结器114能根据涡轮增压器144和 发动机102中至少一个设备的给定条件被可变地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给定条件为涡轮 增压器的条件。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聚结器如同上文为旋转式聚结器,并且聚结器的旋转速 度根据涡轮增压器的效率而变化。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聚结器的旋转速度根据涡轮增压器 的增压压力而变化。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聚结器的旋转速度根据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比率而 变化,该比率为涡轮增压器出口处的压力与涡轮增压器入口处的压力的比值。在又一个实 施例中,聚结器由电机,例如图3的70,驱使以旋转。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机为能改变聚结 器的旋转速度的变速电机。在另一实施例中,聚结器通过液压,见图2,驱使以旋转。在又一 个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改变聚结器的旋转速度,见图7。
系统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涡轮增压器系统140中改进涡轮增压器效率的方法,涡轮 增压器系统140用于在曲轴箱106内产生窜漏气体104的内燃机102,该系统具有空气进 气管道108,空气进气管道108具有将燃烧空气供应到涡轮增压器144的第一段142和将 来自涡轮增压器144的经涡轮增压的燃烧空气供应到发动机102的第二段146 ;及具有回 流管道110,回流管道110具有第一段112,第一段112将窜漏气体104供应到空气油聚结 器114,以通过聚结来自窜漏气体的油来净化窜漏气体并在116处输出经净化的空气,并且 回流管道110具有第二段118,第二段118将来自聚结器114的经净化的空气供应到空气 进气管道的第一段142,以使该经净化的空气加入至供应到涡轮增压器144的燃烧空气中。 该方法包括能根据涡轮增压器144和发动机102中的至少一个设备的给定条件可变地控制 聚结器114。一个实施例根据涡轮增压器144的给定条件可变地控制聚结器114。又一个实施例如同上文,将聚结器提供成旋转式聚结器,并且根据涡轮增压器的效率改变聚结器 的旋转速度。又一方法根据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压力改变聚结器114的旋转速度。在又一个 实施例中,聚结器114的旋转速度根据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比率而变化,该比率为涡轮增压 器出口处的压力与涡轮增压器入口处的压力的比值。
图8示出了用于实施CCV的控制方案。在步骤160处,监控涡轮增压器效率,并且 如果涡轮增压器效率如在步骤162处确定的那样为良好,则在步骤164处减小聚结过滤单 元的转子速度。如果涡轮增压器效率不良好,则在步骤166处检查发动机负荷系数,并且如 果发动机负荷系数严重,则在步骤168处增加转子速度,并且如果发动机负荷系数不严重, 则如在步骤170处所示,不采取行动。
图9示出了用于实施OCV的控制方案。在步骤172处监控曲轴箱压力,如果曲轴 箱压力如在步骤174处确定的那样为良好,则在步骤176处降低转子速度,如果不良好,则 在步骤178处检查外界温度,并且如果低于(TC,则在步骤180处将转子速度增加到最大,以 增加温暖的气体泵送并增加油水抛甩。如果外界温度不低于(TC,则在步骤182处检查发动 机空转,如果发动机在空转,则在步骤184处增加并维持转子速度,如果发动机不空转,则 在步骤186处将转子速度增加至最大并持续5分钟。
通过聚结过滤组件的流动通道为从上游到下游,例如在图1中从进口 38到出口 42,例如在图2中从进口 38到出口 68,例如在图10中从进口 190到出口 192。在图10中还 结合地提供了位于流动通道内并分离窜漏气体中的空气和油的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194。 锥形叠式分离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窜漏气体流通过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的方向为从 内向外,如图10到12的箭头196处所示。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194在旋转式聚结器过滤 单元198的上游。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194在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中空内部200 中。在图12中,在中空内部200中提供环形护罩202并使环形护罩202在径向上位于旋转 锥形叠式分离器194和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之间,使得护罩202在旋转锥形叠式分 离器194的下游和在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上游,并使得护罩202提供收集和排液 表面204,被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分离后的经分离的油沿着收集和排液表面204排液,该油 如示出的在微滴206处经排液孔208排液,该油然后如在210处示出的加入至经聚结器198 分离的油中,并通过主排液口 212排液。
图13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上文中的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 于理解。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214在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下游。通过旋转锥形叠 式分离器214的流的方向为从内向外。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214位于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 元198的径向外侧,并圈住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
图14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上文中的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于 理解。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216在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下游。通过旋转锥形叠式 分离器216的流的方向为从外向内,如箭头218处所示。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和旋 转锥形叠式分离器216绕共同的轴线220旋转并且彼此轴向相邻。窜漏气体如箭头222处 所示径向向外流过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然后如箭头224处所示轴向流至旋转锥形 叠式分离器216,然后如箭头218处所示径向向内流过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216。
图15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上文中的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于 理解。在所述的从入口 190到出口 192的流动通道中提供第二环形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230,并且分离窜漏气体中的空气和油。通过第二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230的流的方向如 箭头232处所示为从外向内。第二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230在第一旋转式聚结单元198 的下游。第一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和第二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230绕共同的轴线 234旋转并且彼此轴向相邻。窜漏气体如箭头222处所示径向向外流过第一旋转式聚结器 过滤单元198,然后如箭头236处所示轴向流至第二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230,然后如箭 头232处所示径向向内流过第二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230。
在各种实施例中,旋转锥形叠式分离器可以被多个排液孔穿透,例如图13的238, 这些孔使经分离的油穿过其排液。
图16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上文中的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于 理解。沿着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外部242提供环形护罩240,并使环形护罩240 在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径向外侧和下游,使得护罩240提供收集和排液表面244, 被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聚结后的经分离的油沿着收集和排液表面244排液,如微滴 246处所示。护罩240为旋转护罩并且可以是过滤器框架或端盖248的一部分。护罩240 划定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边界线并随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 —起绕共同的 轴线250旋转。护罩240为圆锥形的并且一头相对于所述轴线沿着圆锥的锥度逐渐尖细。 护罩240在244处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径向面向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并与过滤单 元198之间由径向间隙252隔开,当护罩轴向向下且沿着所述圆锥的锥度延伸时,径向间隙 252增加。内表面244可具有例如图17的254的肋,肋254绕内表面244周向隔开并轴向 且沿着所述圆锥的锥度延伸,且面向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和沿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 元198提供例如256的带槽排液通道,沿带槽排液通道引导和排液经分离的油流。内表面 244沿着所述圆锥形从第一上部轴向端258到第二下部轴向端260径向向下延伸。第二轴 向端260与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由径向间隙径向隔开,该径向间隙大于第一轴向端 258与旋转式聚结器过滤单元198的径向间距。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向端260具有扇 弧形下边缘262,该下边缘262也集中和引导排油。
图18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上文中的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 于理解。代替图13到15的下进口 190,提供了上进口 270,及在272和274处示出一对可 能或可替换的出口。可将穿过排液口 212的油排液提供成穿过例如276的单向止回阀排液 到排液软管278,以便使穿过排液口 212的油返回到发动机曲轴箱,如上所述。
如上所述,聚结器能根据给定条件被可变地控制,该给定条件可以是发动机、涡轮 增压器和聚结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的给定条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给定条件为发动机 的给定条件,如上所述。在另一实施例中,给定条件为涡轮增压器的给定条件,如上所述。在 另一实施例中,给定条件为聚结器的给定条件。在此实施例的实施形式中,所述给定条件为 横跨聚结器的压降。在此实施例的实施形式中,聚结器为如上所述的旋转式聚结器,并且当 横跨聚结器的压降高于预定阈值时,聚结器会被以更高旋转速度驱动,以便防止油在聚结 器上聚集,例如防止油在所述中空内部中沿着聚结器的内周缘聚集,及以便降低所述压降。 图19示出了一个控制方案,其中在步骤290处感测并由ECM(发动机控制模块)监测横跨 旋转式聚结器的压降dP,然后在步骤292处确定在发动机RPM (每分钟转数)较低的情况下 dP是否高于某个值,如果不是,则在步骤294处将聚结器的旋转速度保持不变,如果dP高于 某个值,则在步骤296处以更高速度使聚结器旋转,直到dP下降至某个点。所述给定条件为横跨聚结器的压降,并且所述预定阈值为预定的压降阈值。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聚结器为具有两种运行模式的间歇式旋转式聚结器,当给定 条件低于预定阈值时聚结器处于第一静止模式,而当给定条件高于预定阈值时聚结器处于 第二旋转模式,并且如果期望还可带有滞后。第一静止模式提供能量效率和减少寄生能量 损失。第二旋转模式提供提高了的从窜漏气体的空气中去除油的分离效率。在一个实施例 中,给定条件为发动机速度,并且预定阈值为预定发动机速度阈值。在另一实施例中,给定 条件为横跨聚结器的压降,并且预定阈值为预定压降阈值。在另一实施例中,给定条件为涡 轮增压器效率,并且预定阈值为预定涡轮增压器效率阈值。在另一实施形式中,给定条件为 涡轮增压器增压压力,并且预定阈值为预定涡轮增压器增压压力阈值。在另一实施形式中, 给定条件为涡轮增压器增压比率,并且预定阈值为预定涡轮增压器增压比率阈值,该处,如 上所述,涡轮增压器增压比率为涡轮增压器出口处的压力与涡轮增压器入口处的压力的比 值。图20示出了一种用于电气形式的控制方案,其中在步骤298处感测并在步骤300处由 ECM监测发动机RPM或聚结器压降,然后在步骤302处,如果RPM或压力高于阈值,则在步骤 304处启动聚结器的旋转,并且如果RPM或压力不高于阈值,则在步骤306处将聚结器保持 在静止模式。图21示出了机械形式,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上文中的类似的附图标记以易 于理解。在步骤308处,止回阀、弹簧或其它机械零件感测RPM或压力,及在步骤302、304、 306处进行决策过程,如上所述。
所述用于改进涡轮增压器效率的方法包括根据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聚结器中的 至少一个设备的给定条件可变地控制聚结器。一个实施例根据涡轮增压器的给定条件可变 地控制聚结器。在一实施形式中,将聚结器提供成旋转式聚结器,并且该方法包括根据涡轮 增压器效率改变聚结器的旋转速度,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的是涡轮增压器增压压力, 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的是涡轮增压器增压比率,如上所述。又一个实施例根据发动机 的给定条件可变地控制聚结器,并且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的是发动机速度。在另一实施 形式中,将聚结器提供成旋转式聚结器,并且该方法涉及根据发动机速度改变聚结器的旋 转速度。又一个实施例根据聚结器的给定条件可变地控制聚结器,并且在另一实施形式中 根据的是横跨聚结器的压降。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将聚结器提供成旋转式聚结器,并且该方 法涉及根据横跨聚结器的压降来改变聚结器的旋转速度。又一个实施例涉及间歇地使聚结 器旋转以具有包括第一静止模式和第二旋转模式的两种运行模式,如上所述。
本申请
图22示出了从气液混合物404分离液体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402。聚结过滤组 件406包括由盖410封闭的壳体408,壳体408具有接收气液混合物404的入口 412 ;如短 划线箭头416处所示的排放经分离的气体的气体出口 414 ;以及如实线箭头420处所示的 排放经分离的液体的排液出口 418。环形旋转式聚结过滤单元422被提供在壳体中,并且 提供了旋转驱动构件,例如,旋转驱动轴424或其它旋转驱动构件,如上所述。第一组一个 或多个止动面426,图22-24,设置于可以包括驱动板428的旋转驱动构件上。第二组一个 或多个止动面430设置在聚结过滤单元上,例如设置在所示的取向上的下端盖432上。其 它取向也可以,例如,水平单元轴向。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30与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 动面426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接合地相互作用,以通过旋转驱动构件使聚结过滤单元转 动。一方面,聚结器的包括聚结过滤单元422的指定转动的指定操作需要聚结过滤单元包括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30的,包括与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26互锁配合的 键合关系的接合地相互作用。这进而确保在维修养护期间仅使用授权的聚结过滤单元替换 件,确保缺少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非授权的售后市场聚结过滤单元替换件不能 实现所述指定操作,例如,非授权的单元将不转动,或将不以正确的转动速度平顺地转动, 或者将非所愿地摇晃、卡搭卡搭地响或振动,等等。在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指定操作包 括最佳的和未达到最佳的性能。
聚结过滤单元422绕轴线434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436和438之间轴向延 伸,并分别包括第一轴向端盖440和第二轴向端盖432。第二轴向端盖432具有轴向背离 第一轴向端436的轴向端面442。第二轴向端盖432具有径向向外背离轴线434的周缘的 外侧面444。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位于端面442和外侧面444中的至少一者。在 图22-24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30位于端面442上。此外,在本实施 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止动面中的一组,例如第二组430由一个或多个轴向升高的突出 脊446提供,包括如图22-23中轴向向下延伸的突起等,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止动面中的另一 组,例如第一组426,由一个或多个轴向凹入的槽448提供,包括如图23中向下凹陷、图24 中凹入纸面中的凹陷等。每个槽448均以嵌套关系接收轴向插入到其中的相应的脊446,以 提供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接合的相互作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组一个 或多个止动面由彼此配合的突起提供。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脊和槽从中心450或轴线 434处的其它中心区域径向向外地如轮辐横向延伸。图25-29示出用于所述轴向插入嵌套 的另外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例如第二组430可以由轴向 升高突出的突出构件452提供,如图25所示,该突出构件452具有键合形状的外周缘,例如 图25中的六角星、图26中的五角星突出构件454、图27中的多角星或锯齿状突出构件456、 诸如图28中的矩形突出构件458的四角构件、图29中的三角的三角形突出构件460、六边 形(未示出)等。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例如第一组426可以 由轴向凹陷的袋形区462提供,例如,旋转驱动构件424的驱动板428,轴向凹陷的袋形区具 有内周缘,该内周缘具有与各突出构件425、454、456、458、460等的键合形状互补的接收形 状,以键合关系接收轴向插入到诸如426的相应的凹陷的袋形区中的突出构件。在各个实 施例中,所述键合形状的特征是诸如462处所示的周边具有从轴线434起的不均匀的半径。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26可以由旋转驱动的驱动板474的 第一组轮齿472提供,如图30所示,该组轮齿472可以轴向面朝第二端盖432。所述第二 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30可以由端面442上的第二组轮齿476提供,如图31-33所示,该第 二组轮齿476轴向背离第二端盖并且以被驱动关系与第一组轮齿472啮合。在另一实施例 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30可以设置在外侧面444上,第二组轮齿472如图30所 示径向向内面朝第二端盖43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由外侧面444 上的第二组轮齿提供,该第二组轮齿轴向向外背离第二端盖432并且以被驱动关系与所述 第一组轮齿哨合。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4-37所示,旋转驱动构件由带或齿轮或如上所述的其它 构件如图1-5所示的驱动的凸轮或滑轮482提供,旋转驱动构件被设置在壳体484中,壳体 484由盖486封闭并且收纳旋转式聚结过滤单元488。被驱动构件482可以具有所述第一 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该第一组止动面例如由图35所示的轴向凹陷的槽490提供,聚结过滤单元的下端盖492可以具有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94,例如,该第二组止动面由 用于插入到槽490中的所述轴向突出的脊提供。旋转式聚结过滤单元488的上端盖496可 以具有止推钮498,如图37所示,用于轴向向上插入到盖486的袋形区500中,用于对中对 准以提供推力以产生接合压力。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8所示,聚结过滤单元502绕轴线434转动,在第一和第二 轴向端之间沿着轴线轴向延伸,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438分别具有第一轴向端盖504 和第二轴向端盖506。第二端盖506具有轴向背离所述第一轴向端的轴向端面508。第二 轴向端盖506具有径向向外背离轴线434的周缘的外侧面510。第二轴向端盖506具有径 向向内朝向轴线434的内侧面512。内侧面512径向向外与轴线434隔开,并且径向向内与 外侧面510隔开。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30设置在内侧面512、端面508和外侧面 510中的至少一者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设置在514处的内 侧面5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426如518处所示地设置在 旋转驱动构件516上,以卡口接合关系与内侧面512上的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14接 合,卡口接合关系可以是图39中520处所示的T形钩和槽关系,或者可以是图40中522处 所示的单个钩状件和侧槽布置,或其它已知的卡口接合关系。内侧面512可以在第二端盖 506中形成轴向凹陷的袋形区524,其中旋转驱动构件516轴向伸入到袋形区524中。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1-53所示,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 组是聚结过滤单元端盖432上的诸如532的易挠构件,该易挠构件与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 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一致地互补挠曲,例如如图42-44、46、48、50所示。所述第一和第 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在第一转动接合方向上彼此接合,如图 51-53所示,并且允许在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上滑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其中一个方 向上滑动,或者完全不能滑动。在又一实施例中,易挠构件额外地包括在旋转驱动构件板 428 上。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4-56所示,聚结过滤单元552绕轴线434转动,在第一和 第二轴向端554和556之间沿着轴线轴向延伸,如图56所示,第一轴向端554和第二轴向 端556分别具有第一轴向端盖558和第二轴向端盖560。聚结过滤单元552具有轴向延伸 的中空内部562。抗扭对准联接件564在第一和第二端盖558和560之间轴向延伸,保持 第一端盖558和第二端盖560对准,防止第一端盖558和第二端盖560之间的聚结过滤单 元552扭曲或摇晃,如果所述元件由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沿着聚结过滤介质的结构支撑的聚 结过滤介质填供,则期望有所述抗扭对准联接件。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图54-56中由旋转驱动轴564和端盖560 提供,旋转驱动轴564具有外侧键合轮廓,例如566处的六边形,端盖560具有六边形的互 补内周缘568。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70设置在旋转驱动构件564上,例如另一六边形 外轮廓,可以与自566的轮廓连续或不连续。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72设置在聚结过 滤单元上,例如在内周缘六边形表面572处设置在第一端盖558上。旋转驱动构件由旋转 驱动轴564提供,该旋转驱动轴564延伸过第二轴向端盖560,轴向延伸过中空内部562,并 且与第一轴向端盖558接合。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68在第二端盖560上。第四组一 个或多个止动面572在第一端盖558上。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66和570位于 旋转驱动轴564上的沿着旋转驱动轴564轴向间隔开的位置,例如,如566和570处所示。在旋转驱动轴564轴向延伸过第二端盖560后,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66和568 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在旋转驱动轴564轴向延伸过第一端盖558后,第三和 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70和572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旋转驱动轴564的 穿过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66和570之间的中空内部562的轴向延伸部提供分 别位于端盖560和558上的第二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68和572相应的所述接合, 提供在第一和第二端盖558和560之间轴向延伸的对准联接件,所述对准联接件保持两个 端盖的对准并且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聚结过滤单元的扭曲。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 二、第三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566、568、570、572中的每一组均具有多边形形状,该 多边形形状提供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所述接合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 多边形形状是六边形。可以提供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其它止动面接合。所述止动面可以 经过元件或者可以正好形成袋形区。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端盖560是被穿孔的,而上 端盖558具有袋形区。在其它实施例中,上端盖是被穿孔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驱动轴仅 与下端盖560接合,而下端盖可以被穿孔用于允许驱动轴穿过,或者这种下端盖可以具有 袋形区,用于以不穿过的例接收驱动轴。在各个实施例中,袋形区和/或突起面向元件,在 其它实施例中,袋形区和/或突起背对元件。
第一端盖558具有第一组多个叶片574,叶片574在图54中朝向第二端盖560轴 向向下延伸,进入中空内部562,并且还从第一中央毂576径向向外延伸,第一中央毂576 具有提供所述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内周缘572。第二端盖560具有第二组多个叶片 578,叶片578在图54、56中朝向第一端盖558轴向向上延伸,进入中空内部562,并且还从 第二中央毂580径向向外延伸,第二中央毂580具有提供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 内周缘568。第一和第二组叶片574和578朝向彼此轴向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中空内 部562中彼此接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组中的一组(例如组574)的叶片中具有轴 向延伸的开孔58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组中的另一组(例如组578)的叶片具有轴向 延伸的杆582,杆582轴向伸到开孔580中。在各个实施例中,叶片574、578和/或杆582、 开孔580是可省略的。
在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聚结元件是从内向外流的聚结元件。环形聚结元件具 有从由圆形、椭圆形、长圆形、跑道形、梨形、三角形、矩形和其它闭环形状组成的组中选择 的环形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替换聚结过滤单元,其中,聚结器的包括 聚结过滤单元的转动的指定操作需要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其 可以位于任一轴向端和/或可以额外地包括所述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与所述第 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接合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其可以额外地包括所述第三组 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处于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由此,缺少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 非授权的替换聚结过滤单元,或者所述替代物,将不能实现所述指定操作。为防止在维修养 护期间使用售后市场的非授权的替换聚结过滤单元,这是期望的。
在上文的描述中,为简洁、清晰和便于理解目的而使用了某些术语。因为这些术语 用于描述目的并且意欲进行广泛地解释,所以这些术语不意味着超过现有技术的要求的不 必要的限制。此处描述的不同构造、系统和方法步骤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构造、系统和方法 步骤组合使用。可以预期到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各种等同物、替代物和修改物是可能的。只有当在相应的限制中明确引用术语“用于……的装置”或“用于……的 步骤’ 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每个限制才意欲援引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第六款的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从气液混合物分离液体并包括聚结过滤组件,所述聚结过滤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接收所述气液混合物的入口、排放经分离的气体的气体出口和排放经分离的液体的排液出口 ;位于所述壳体中的环形旋转式聚结过滤单元;旋转驱动构件;位于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上的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位于所述聚结过滤单元上的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与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接合地相互作用,以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使所述聚结过滤单元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突出的脊,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包括凹入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突出的脊包括突起,所述凹入的槽包括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彼此配合的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聚结器的包括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的指定转动的指定操作需要所述聚结过滤单元包括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接合的相互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指定操作包括最佳的和未达到最佳的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在轴向上背离所述第一轴向端的轴向端面,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径向向外背离所述轴线的周缘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端面和所述外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端面上;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升高的轴向突出的脊;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止动面中的另一组包括一个或多个轴向凹入的槽,每个槽均接收以嵌套关系轴向插入到其中的相应的所述脊,以提供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所述接合的相互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包括从所述轴线处的中央区域径向向外如轮辐横向延伸的多个所述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端面上;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升高的轴向突出的突出构件,所述突出构件具有键合形状的外周缘;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包括轴向凹陷的袋形区,所述凹陷的袋形区具有内周缘,所述内周缘具有与所述突出构件的键合形状互补的接收形状并且以键合关系接收轴向插入到所述凹陷的袋形区中的所述突出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键合形状的特征是周边具有自所述轴线起的不均匀的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 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第一组轮齿,所述第一组轮齿在轴向上面朝所述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在所述端面上的第二组轮齿,所述第二组轮齿在轴向上背离所述第二端盖并且以被驱动关系与所述第一组轮齿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外侧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 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第一组轮齿,所述第一组轮齿径向向内面朝所述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在所述外侧面上的第二组轮齿,所述第二组轮齿径向向外背离所述第二端盖并且以被驱动关系与所述第一组轮齿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在轴向上背离所述第一轴向端的轴向端面,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径向向外背离所述轴线的周缘的外侧面和径向向内面朝所述轴线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径向向外与所述轴线隔开并且径向向内与所述外侧面隔开,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内侧面、所述端面和所述外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内侧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卡口接合关系与所述内侧面上的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接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内侧面在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轴向凹陷的袋形区,所述旋转驱动构件轴向伸入到所述凹陷的袋形区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在所述旋转驱动构件和所述聚结过滤单元中的对应一者上的易挠构件,并且所述易挠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一致地互补挠曲。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第一转动接合方向上以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并且允许在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上滑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聚结过滤单元具有轴向延伸的中空内部,并且包括在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上的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和在所述聚结过滤单元上的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所述旋转驱动构件包括旋转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轴轴向延伸过所述第二端盖、轴向穿过所述中空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轴向端盖接合,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旋转驱动轴上沿着所述旋转驱动轴轴向间隔开的位置,在所述旋转驱动轴延伸过所述第二端盖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在所述旋转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端盖接合后,所述第三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轴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之间的所述中空内部的所述轴向延伸部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轴向延伸的对准联接件,所述对准联接件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对准并且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的所述聚结过滤单元扭曲,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端盖上的所述第二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接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每一组均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多边形形状提供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所述接合的相互作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多边形形状是六边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轴向延伸到所述中空内部,从具有内周缘的中央毂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内周缘提供与所述旋转驱动轴接合的所述第二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 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第一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组多个叶片朝向所述第二端盖轴向延伸到所述中空内部中,并且从第一中央毂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中央毂具有提供所述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内周缘; 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二组多个叶片,所述第二组多个叶片朝向所述第一端盖轴向延伸到所述中空内部中,并且从第二中央毂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中央毂具有提供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内周缘。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叶片朝向彼此轴向延伸,并且在所述中空内部中彼此接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组中的一组的所述叶片中具有轴向延伸的开孔,所述组中的另一组的所述叶片具有轴向延伸的杆,所述杆轴向伸入到所述开孔中。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聚结过滤单元具有轴向延伸的中空内部和抗扭对准联接件,所述抗扭对准联接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轴向延伸、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对准并且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的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的扭曲。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环形聚结单元是从内向外流的聚结单元。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中,所述环形聚结单元具有从由圆形、椭圆形、长圆形、跑道形、梨形、三角形、矩形和其它闭环形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环形形状。
32.一种用于气液旋转式聚结器的聚结过滤单元,所述气液旋转式聚结器从聚结过滤组件中的气液混合物分离液体,所述聚结过滤组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接收所述气液混合物的入口、排放经分离的气体的气体出口和排放经分离的液体的排液出口 ;所述组件包括旋转驱动构件,所述旋转驱动构件具有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所述替换聚结过滤单元包括环形旋转式聚结过滤单元,所述聚结过滤单元具有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与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接合地相互作用,以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使所述聚结过滤单元转动,其中,所述聚结器的包括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的指定转动的指动操作需要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接合地相互作用,由此,缺少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聚结过滤单元将不能实现所述指定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突出的脊,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包括凹入的槽。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突出的脊包括突起,所述凹入的槽包括凹陷。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彼此配合的突起。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指定操作包括最佳的和未达到最佳的性能。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在轴向上背离所述第一轴向端的轴向端面,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径向向外背离所述轴线的周缘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端面和所述外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端面上;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升高的轴向突出的脊;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止动面中的另一组包括一个或多个轴向凹入的槽,每个槽均接收以嵌套关系轴向插入到其中的相应的所述脊,以提供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所述接合的相互作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包括从所述轴线处的中央区域径向向外如轮辐横向延伸的多个所述脊。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端面上;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升高的轴向突出的突出构件,所述突出构件具有键合形状的外周缘;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包括轴向凹陷的袋形区,所述凹陷的袋形区具有内周缘,所述内周缘具有与所述突出构件的键合形状互补的接收形状并且以键合关系接收轴向插入到所述凹陷的袋形区中的所述突出构件。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键合形状的特征是周边具有自所述轴线起的不均匀的半径。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第一组轮齿,所述第一组轮齿在轴向上面朝所述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在所述端面上的第二组轮齿,所述第二组轮齿在轴向上背离所述第二端盖并且以被驱动关系与所述第一组轮齿接合。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外侧面上。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第一组轮齿,所述第一组轮齿径向向内面朝所述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包括在所述外侧面上的第二组轮齿,所述第二组轮齿径向向外背离所述第二端盖并且以被驱动关系与所述第一组轮齿接合。
4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在轴向上背离所述第一轴向端的轴向端面,所述第二轴向端盖具有径向向外背离所述轴线的周缘的外侧面和径向向内面朝所述轴线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径向向外与所述轴线隔开并且径向向内与所述外侧面隔开,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内侧面、所述端面和所述外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内侧面上。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卡口接合关系与所述内侧面上的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接合。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内侧面在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轴向凹陷的袋形区,所述旋转驱动构件轴向伸入到所述凹陷的袋形区中。
4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包括在所述旋转驱动构件和所述聚结过滤单元中的对应一者上的易挠构件,并且所述易挠构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另一组一致地互补挠曲。
5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第一转动接合方向上以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并且允许在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上滑动。
5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聚结过滤单元具有轴向延伸的中空内部,并且包括在所述旋转驱动构件上的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和在所述聚结过滤单元上的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所述旋转驱动构件包括旋转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轴轴向延伸过所述第二端盖、轴向穿过所述中空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轴向端盖接合,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在所述旋转驱动轴上沿着所述旋转驱动轴轴向间隔开的位置,在所述旋转驱动轴延伸过所述第二端盖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在所述旋转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端盖接合后,所述第三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彼此接合。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轴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之间的所述中空内部的所述轴向延伸部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轴向延伸的对准联接件,所述对准联接件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对准并且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的所述聚结过滤单元扭曲,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端盖上的所述第二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接合。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每一组均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多边形形状提供所述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的所述接合的相互作用。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多边形形状是六边形。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轴向延伸到所述中空内部,从具有内周缘的中央毂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内周缘提供与所述旋转驱动轴接合的所述第二和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中的一组。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第一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组多个叶片朝向所述第二端盖轴向延伸到所述中空内部中,并且从第一中央毂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中央毂具有提供所述第四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内周缘; 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二组多个叶片,所述第二组多个叶片朝向所述第一端盖轴向延伸到所述中空内部中,并且从第二中央毂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中央毂具有提供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的内周缘。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叶片朝向彼此轴向延伸,并且在所述中空内部中彼此接合。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组中的一组的所述叶片中具有轴向延伸的开孔,所述组中的另一组的所述叶片具有轴向延伸的杆,所述杆轴向伸入到所述开孔中。
5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绕轴线转动,在第一和第二轴向端之间沿所述轴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端盖,所述聚结过滤单元具有轴向延伸的中空内部和抗扭对准联接件,所述抗扭对准联接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轴向延伸、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对准并且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的所述聚结过滤单元的扭曲。
6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环形聚结单元是从内向外流的聚结单元。
6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环形聚结单元具有从由圆形、椭圆形、长圆形、跑道形、梨形、三角形、矩形和其它闭环形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环形形状。
6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结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聚结过滤单元是售后市场替换聚结过滤单元 。
全文摘要
一种气液旋转式聚结器,其包括位于旋转驱动构件和被驱动的环形旋转式聚结过滤单元上的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第一和第二组一个或多个止动面以互锁配合的键合关系接合地相互作用,以通过旋转驱动构件使聚结过滤单元转动。聚结器的指定操作需要聚结过滤单元包括第二组止动面。缺少第二组止动面的聚结过滤单元将不能实现所述指定操作。
文档编号F02B25/06GK103003547SQ20118003551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巴里·M·弗德刚, 霍华德·E·丢斯, 罗杰·L·佐克, 布拉德利·A·史密斯, 吴国霖, 贝努瓦·勒鲁, 奇拉格·D·帕里克 申请人:康明斯过滤Ip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