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继电器及柔性啮合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253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动继电器及柔性啮合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动继电器及起动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起动继电器及可慢转的柔性啮合起动机。
背景技术
对于功率较大的起动机,通常采用可以避免齿轮磨损的柔性啮合技术。柔性啮合起动机的最大特点是当发生顶齿时,驱动齿轮会转动,从而能自动叉开顶齿,使齿轮始终处于顺利啮合状态,即始终让齿轮先啮合后,电磁开关触点才接通,起动机才真正开始工作。其优点是不会使齿轮磨损,更不会发生铣齿故障。目前柔性啮合起动机大部分为可慢转的起动机。可慢转的起动机有两种转速,在驱动齿轮推出阶段以低速慢转,以便随时叉开顶齿,当齿轮啮合后才高速全功率运转,带动发动机起动,因此又称为可慢转的起动机,又因啮合过程是先慢转,啮合后才高速运转,分二步进行,故又叫二级啮合。为使起动机在齿轮推出阶段实现慢转,一般采用增大吸拉线圈线径从而增大通过吸拉线圈的电流的方法来实现。当流过吸拉线圈中的电流大于起动机的空载电流时,起动机即可实现慢转。但如果仅仅增大吸拉线圈线径,而其匝数不变的话,电磁开关的电磁力会增加,从而使得驱动齿轮顶齿力过大而破坏齿圈。所以在保证电磁开关磁力不变的情况下,吸拉线圈线径增大了,其匝数必须减少。同时,为了保证断电时,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产生的磁力能够抵消使得触点断开,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的匝数须相同或相近。这样,保持线圈匝数也必须减少,很可能引起保持力不足的后果。另一方面,由于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匝数均减小且其电流增大,导致两个线圈的电流密度均会增大,特别是保持线圈,在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容易过热烧毁。中国专利200610040946 “起动机及起动机继电器”中,在起动继电器上增加第二
输出接线柱,在其内部用软导线连接动触桥与第二输出接线柱。此方案的缺点在于:一是移动的动触盘上面连接一个软导线,导线的安装空间不好布置;二是由于动触盘是一个移动的零部件,软导线与这两个零件连接的可靠性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动继电器及柔性啮合起动机,起动继电器增加的输出接线柱,即静触点设置于起动继电器支撑盖内,稳定可靠,其与柔性啮合起动机的保持线圈端子连接,在断电时,吸拉线圈与保持线圈不会形成串联电路,两个线圈均处于断路状态,电磁开关中的主触点可以顺利断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动继电器,安装于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支撑盖;动触点,通过动触片设置于继电器线圈顶端;以及[0011]第一静触点,通过第一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蓄电池端子相连接;第二静触点,通过第二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电磁开关的吸拉线圈端子相连接,还包括:第三静触点,通过第三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且与所述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端子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静触点和所述第三静触点分别与所述动触点相对应。上述的起动继电器,其中,所述动触片呈Y形延伸出三个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螺钉、所述第二接触螺钉和所述第三接触螺钉三角形排列。上述的起动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三接触螺钉端部为簧片式结构。上述的起动继电器,其中,所述簧片式结构的簧片呈圆弧形或弯折呈锐角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电磁开关,包括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以及起动继电器,包括:支撑盖;动触点,通过动触片设置于继电器线圈顶端;以及第一静触点,通过第一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蓄电池端子相连接;第二静触点,通过第二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电磁开关的吸拉线圈端子相连接,所述起动继电器还包括:第三静触点,通过第三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且与所述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端子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静触点和所述第三静触点分别与所述动触点相对应。上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中,所述动触片呈Y形延伸出三个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螺钉、所述第二接触螺钉和所述第三接触螺钉三角形排列。上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中,所述第三接触螺钉端部为簧片式结构。上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中,所述簧片式结构的簧片呈圆弧形或弯折呈锐角形。上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中,所述吸拉线圈匝数与所述保持线圈匝数不相等。上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中,所述吸拉线圈由铝线或铁线绕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及柔性啮合起动机,吸引线圈可提供保证起动机慢转的大电流,又能保证断电释放。达到结构简单、成本降低、柔性啮合不顶齿、不铣齿,开关不烧的有益效果,从而提高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可装配性好,装配过程与现有继电器相同,装配稳定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啮合起动机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啮合起动机的电路图;[003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的动触片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的接触螺钉的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的第三接触螺钉的另一实施例。其中,附图标记I —电机2 一驱动轴3 —单向器4 一驱动齿轮5 一飞轮齿圈6 一钥匙门开关7 一起动继电器8 一起动继电器触点8a 一动触点8b 一静触点8c 一静触点8d 一静触点9 一起动继电器线圈10 —吸拉线圈11 一保持线圈12 一回拉弹簧13 一动触点14 一静触点15 —电磁开关16 一拨叉16a 一拨叉上端16b 一拨叉下端17 一彳了星减速器18 -支点19 -机体20 -止座21 一回位弹簧22 —蓄电池23 一吸拉线圈端子24 —蓄电池端子25 一保持线圈端子26 一支撑盖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啮合起动机的结构图,起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发生转动力的电机I (见图2),与该电机I连接的减速装置17,配置在减速装置17的驱动轴2上的单向器3,与该单向器3 —体地在驱动轴2上滑动的驱动齿轮4。而且,起动电机还设有对电机I进行通电、通过拨叉16而与单向器3 —体地对驱动齿轮4向发动机的飞轮齿圈5施力的电磁开关15。电磁开关15包括吸拉线圈10、保持线圈11和配置在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的内周、沿轴向自由滑动的动铁心12。拨叉16安装成以支点18为中心转动,拨叉下端16b与单向器3配合,拨叉上端16a与安装在电机I上方的电磁开关的动铁心12连接。电磁开关15还包括分别与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相连的吸拉线圈端子23和保持线圈端子25,圆周地围在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的外侧、构成磁路一部分的机体19,设在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的后端部、构成磁路一部分的止座20,对动铁心12向前方施力的回位弹簧21,安装在动铁心12后端的动触点13,相对动触点13配设而与外部配线进行连接的一对静触点14。其中,吸拉线圈10的匝数与保持线圈11的匝数不相等,且吸拉线圈10的匝数远小于保持线圈11的匝数,吸拉线圈的电阻较小,可保证动触点13和静触点14未接通时,通过吸拉线圈10到达电机I的电流大于电机I的起动电流,可使电机实现慢转。参见图2至图5,起动继电器7包含起动继电器线圈9和起动继电器触点8。起动继电器触点8包括一个动触点8a和三个静触点8b,8c,8d。动触点8a通过动触片设置于继电器线圈9的顶端,由图5可看出,动触片呈Y形延伸出三个接触端。由图4可看出,三个静触点8b,8c和8d为接触螺钉,呈三角形均匀分布设置于支撑盖26上,并与动触片延伸出的三个接触端相对应。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的三个接触螺钉的结构图,其中静触点8c的接触螺钉端部为簧片式结构,簧片弯折成锐角的形状,如图所示,静触点Sc先于其他静触点8b和静触点8d与动触点8a接触。这样可以保证三个静触点均可与动触点8a紧密接触,防止由于动触点8a倾斜或静触点位置精度不高引起的接触不良。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静触点8c的接触螺钉端部的另一种圆弧形簧片结构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簧片式结构较佳地为上述的圆弧形或弯折锐角形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参见图2,其中,起动继电器触点8的三个静触点8b、8c、8d分别与电磁开关15的静触点端子24、保持线圈端子25、吸拉线圈端子23电连接。结合图2,上述结构的起动电机的工作过程为:起动电机工作时,钥匙门开关6接通,起动起动继电器7内的起动继电器线圈9即被激磁,起动继电器触点8闭合。起动继电器触点8 —闭合,静触点8c与8d均得电,使得电磁开关15的保持线圈端子25和吸拉线圈端子23通电,其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同时通电,在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机体19、止座20、动铁心12形成磁路,吸合动铁心12向止座20移动。动铁心12推动动触点13压缩回位弹簧21向静触点14运动,同时拉动拨叉16。拨叉16以支点18为转动中心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该拨叉16的转动,拨叉下端16b抵接单向器3的后部侧端面,将单向器3压向图1中的左方,单向器3与驱动齿轮4成为一体,在驱动轴2上向图1中左方移动。在驱动齿轮4的端面抵接飞轮齿圈5的端面的时刻,驱动齿轮4的轴向移动暂时停止。另一方面,电流经起动继电器触点8及吸拉线圈10流入电机1,由于吸拉线圈10电阻较小,电机I可以实现慢转,并通过减速装置及单向器3带动驱动齿轮4旋转。驱动齿轮4与飞轮齿圈5基本啮合的时刻,起动开关的动触点13和静触点14闭合,此时吸拉线圈10两端的电压相同,都是蓄电池电压,它被短路,从蓄电池22输出的电流不经吸拉线圈10而直接流入电机1,电机I开始高速旋转,旋转通过减速装置17,单向器3传给驱动齿轮4。由于此时驱动齿轮4已与飞轮齿圈5啮合成功,飞轮齿圈4的高速旋转通过飞轮齿圈5拖动发动机,直到达到发动机的点火转速,完成起动。起动成功后,钥匙门开关6断开,起动继电器中无电流流过,起动继电器的动触点8a与三个静触点8b,8c,8d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分离,这样,起动机的吸拉线圈端子23和保持线圈端子25均断电,此时,吸拉线圈10和保持线圈11均为断路状态,在回位弹簧21的作用下动触点13脱离静触点14,从而使电机回路断电,起动机停止旋转。动触点13将动铁心12推回到原始位置。动铁心12将拨叉16推回原始位置。这样拨叉16对单向器3的压力消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单向器3向后移动,带动驱动齿轮4从飞轮齿圈5中拔出。整个起动机停止工作,回到原始状态。在断电时,由于电磁开关15中吸拉线圈10的首端与保持线圈11的首端分开连接在不同的起动继电器7不同的静触点上,吸拉线圈10与保持线圈11不会形成串联电路,两个线圈均处于断路状态,所以,所述电磁开关15中的主触点13、14可以顺利断开。这样,所述吸拉线圈和所述保持线圈的匝数不必要求相同,可以相差很大。电磁开关15的吸拉线圈10可以由铝线或铁丝绕制,可以进一步减小吸拉线圈10匝数,以降低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起动继电器,安装于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 支撑盖; 动触点,通过动触片设置于继电器线圈顶端; 第一静触点,通过第一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蓄电池端子相连接;以及第二静触点,通过第二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电磁开关的吸拉线圈端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静触点,通过第三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且与所述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端子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静触点和所述第三静触点分别与所述动触点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呈Y形延伸出三个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螺钉、所述第二接触螺钉和所述第三接触螺钉三角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螺钉端部为簧片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式结构的簧片呈圆弧形或弯折呈锐角形。
5.一种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 电磁开关,包括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以及 起动继电器,包括: 支撑盖; 动触点,通过动触片设置于继电器线圈顶端;以及 第一静触点,通过第一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蓄电池端子相连接; 第二静触点,通过第二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电磁开关的吸拉线圈端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继电器还包括: 第三静触点,通过第三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且与所述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端子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静触点和所述第三静触点分别与所述动触点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呈Y形延伸出三个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螺钉、所述第二接触螺钉和所述第三接触螺钉三角形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螺钉端部为簧片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式结构的簧片呈圆弧形或弯折呈锐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拉线圈匝数与所述保持线圈匝数不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啮合起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拉线圈由铝线或铁线绕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起动继电器及柔性啮合起动机,柔性啮合起动机包括电磁开关和起动继电器,起动继电器包括支撑盖、通过动触片设置于继电器线圈顶端的动触点,通过第一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蓄电池端子相连接的第一静触点以及通过第二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并与电磁开关的吸拉线圈端子相连接的第二静触点,其中,起动继电器还包括通过第三接触螺钉设置于所述支撑盖中且与所述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端子相连接的第三静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第三静触点分别与动触点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起动继电器及柔性啮合起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柔性啮合不顶齿、不铣齿,开关不烧,提高了起动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2N11/00GK202971004SQ20122067612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杨光菊, 范福军 申请人:北京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