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923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沿一轴向方向置入一引擎进气管内壁,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包括有:一内环体、一外环体以及多个导流部。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为同一轴心的中空圆柱体,且所述外环体容置所述内环体。多个导流部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间,所述导流部连接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而每一所述导流部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导流体以及多个第二导流体,所述第一导流体及所述第二导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分别具有一第一厚度及一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二厚度的长度尺寸不同,使每一导流部设计为凹凸相间结构,以增加通过气体的震荡频率,将通过气体加以雾化,可达到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功效。
【专利说明】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充的核心组件,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稳定性及废气的排放。由于燃油燃烧不充3、汽缸内大量积碳等现象均为空气混合比
-种引擎燃油系统的助燃器,所述装置为带,,其设置在空气滤芯上,当空气流经过所述&气与燃油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由度有限,故燃烧效率的提高不甚理想。
丨擎的进气分子活跃助燃装置的两个实施: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于图1所述分不12,且所述套环12的四只脚架13撑抵于时,由于具有网孔11的面积并未占满整个空隙穿流过去,无法利用远红外线加温,在的远红外线加温的气体温度,效果势必大:质,加上上述空隙的存在,空气经过所述网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通过多个导流部以放射状排列方式,且每一导流部设计为凹凸相间结构,以增加通过气体的震荡频率,将通过气体加以雾化,达到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功效。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通过将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设计为结构简单,且相对制造成本较低,以达到减低消费者的负担的功效。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通过将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设计为安装简单方便,且相对减少安装时间,以达到便于消费者自行组装且组装后使用安全的功效。
[00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沿一轴向方向置入一引擎进气管内壁,其中,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包括有:
[0012]一内环体,其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内环体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端面,所述
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距有一距离;
[0013]一外环体,其与所述内环体为同一轴心的一中空圆柱体,且所述外环体容置所述内环体;
[0014]多个导流部,其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间,所述导流部邻靠所述第一端面,并连接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其中,每一所述导流部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导流体以及多个第二导流体,所述第一导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导流体与所述第一导流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不等于所述第二厚度。
[0015]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导流体分别为一多面柱体形状。
[0016]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流体沿一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导流体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17]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0018]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更包括有多个引流部,其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间,所述引流部邻靠所述第二端面,并连接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且每一所述引流部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部间。
[0019]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引流部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引流体以及多个第二引流体,所述第一引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三厚度,所述第二引流体与所述第一引流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引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四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不等于所述第四厚度。
[0020]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引流体分别为一多面柱体形状。
[0021]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流体沿一第三方向具有一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引流体沿一第四方向具有一第四开口,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0022]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厚度。
[0023]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中,所述内环体更具有一辅流体,所述辅流体为一多面柱体形状。[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通过气体的震荡频率,将通过气体加以雾化,达到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功效;通过将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设计为结构简单,且相对制造成本较低,以达到减低消费者的负担的功效;通过将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设计为安装简单方便,且相对减少安装时间,以达到便于消费者自行组装且组装后使用安全的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I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4158号引擎的进气分子活跃助燃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4158号引擎的进气分子活跃助燃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A部位局部放大以及正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3沿一轴向方向91置入一引擎4的进气管41内壁中。
[0031]本实用新型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3包括有:一内环体31、一外环体32、多个导流部33以及多个引流部34。所`述内环体31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内环体31具有一第一端面311以及一第二端面312,所述第一端面311与所述第二端面312相距有一距离d。所述外环体32与所述内环体31为同一轴心92的一中空圆柱体,且所述外环体32容置所述内环体31。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体31更具有一辅流体35,所述辅流体35为一多面柱体形状,在此为六面柱体形状,且六个角皆有一边柱351与所述轴心92相连接,使所述辅流体35形成六个三角柱形状。如此可增加通过气体的震荡频率,将通过气体加以雾化,达到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功效。
[0032]多个导流部33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31与所述外环体32间,所述导流部33邻靠所述第一端面311,并连接所述内环体31与所述外环体32。而每一所述导流部33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导流体331以及多个第二导流体332,所述第一导流体331沿所述轴心92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一厚度tl,所述第二导流体332与所述第一导流体331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流体332沿所述轴心92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二厚度t2,所述第一厚度tl不等于所述第二厚度t2。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厚度tl大于所述第二厚度t2,使得每一导流部33设计为凹凸相间结构,以增加通过气体的震荡频率,将通过气体加以雾化,达到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功效。
[003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体331以及所述第二导流体332分别为一半开的多面柱体形状,所述第一导流体331沿一第一方向93具有一第一开口 333,所述第二导流体332沿一第二方向94具有一第二开口 334,所述第一方向93与所述第二方向94恰为相反。而多个引流部34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31与所述外环体32间,所述引流部34邻靠所述第二端面312,并连接所述内环体31与所述外环体32,且每一所述引流部34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部33间。每一所述引流部34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引流体341以及多个第二引流体342,所述第一引流体341沿所述轴心92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三厚度七3,所述第二引流体342与所述第一引流体341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引流体342沿所述轴心92延伸方向具有一第四厚度0,所述第三厚度七3不等于所述第四厚度0,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厚度七3大于所述第四厚度0,使得每一引流部34设计为凹凸相间结构,以增加通过气体的震荡频率,将通过气体加以雾化,达到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功效。
[003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体341以及所述第二引流体342分别为一半开的多面柱体形状,所述第一引流体341沿一第三方向95具有一第三开口 343,所述第二引流体342沿一第四方向96具有一第四开口 344,所述第三方向95与所述第四方向96恰为相反。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导流部33沿所述轴向方向91的投影位置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引流部34之间,使得进入空气的气流以交错排列通过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3,而不会相互干扰降低效能。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3提供气体进入所述引擎4的氧分子密度加大,雾化程度提高,以致加大空气与燃油的接触面积,达到更理想的空气混合比例。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经纳米科技处理的高分子材料,所述材料能够产生电磁辐射和远红外线,当气体流过时,可以改变气体水分子族群的结构,能有效地将气体中的水分子族群更加细化,并产生自然规律的震荡而激化氢、氧分子,使进入所述引擎4燃烧时的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比例增强,达到最佳空气混合比,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充分燃烧。因此,可以达到更佳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
[0035]然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不仅应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可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容所界定技术精神及其均等变化所包含的范围为主者。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沿一轴向方向置入一引擎进气管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包括有: 一内环体,其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内环体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距有一距离; 一外环体,其与所述内环体为同一轴心的一中空圆柱体,且所述外环体容置所述内环体; 多个导流部,其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间,所述导流部邻靠所述第一端面,并连接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其中,每一所述导流部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导流体以及多个第二导流体,所述第一导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导流体与所述第一导流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不等于所述第二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导流体分别为一多面柱体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体沿一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导流体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更包括有多个引流部,其以放射状排列于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间,所述引流部邻靠所述第二端面,并连接所述内环体与所述外环体,且每一所述引流部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部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引流部具有相间排列的多个第一引流体以及多个第二引流体,所述第一引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三厚度,所述第二引流体与所述第一引流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引流体沿所述轴心延伸方向具有一第四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不等于所述第四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引流体分别为一多面柱体形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体沿一第三方向具有一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引流体沿一第四方向具有一第四开口,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更具有一辅流体,所述辅流体为一多面柱体形状。
【文档编号】F02M27/00GK203627012SQ20132064650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余成晃 申请人:余成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