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和浮力发电的方法及液中双力发动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628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重力和浮力发电的方法及液中双力发动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重力和浮力发电的方法及液中双力发动机(组),以电动机驱动液下机的转盘推动转盘上可伸缩变化的箱体,使箱体比重及浮力产生变化而获得作用机A侧箱上的重力和B侧箱上的浮力及其补充为动力能源使机循环转动做功;为消除液下箱体在伸长增大体积时遇到该位置上的液压阻力,采取隔液消阻法。该机机架两边装有垂直竖立的回型承压导向轨,二轨上横向装有多只带走轮的伸缩箱,各箱内腔以管连通,轨底部箱夹在机下二只转盘之间受控,箱的伸缩件正面贴在机下半圆弧隔液板的内弧面上可滑动,机A侧小体积箱比重大于液体,B侧大体积箱比重小于液体,以作用机A侧箱上的总重力和B侧箱上的总浮力及其补充作动力能源。二种反方向力作用到多只箱围在回型轨上移动的圆周上构成同方向叠加力的圆周力,圆周力作用该机克服各种转动阻力使机持久转动做功。本发明利用重力和浮力作功,开辟了新能源利用的新途径。
【专利说明】重力和淳力发电的方法及液中双力发动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力和浮力发电的方法,并涉及液中双力发动机(组),属于 动力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地球几十亿年自然形成的生物化学能源物质,被人类近二三百年来对能源物质的 强劲需求消耗殆尽,所引发的世界能源危机是造成当前几次中东战争和政局动荡的主要原 因。传统能源物质如媒、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又是造成地球空气、水、土地严重污染破坏的 罪魁祸首,现有的清洁能源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要,且造价昂贵。 因此找寻新的清洁廉价可满足需要的新能源途径迫在眉睫,成为世界科技界倍受关注的重 大攻关科研课题,引起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商度重视。
[0003] 本人经四十年探研,终于发现并创造发明了以电动机驱动液下机的转盘转动,推 动转盘上的体积可伸缩变化的物体,使物体比重与浮力产生变化而获得重力和浮力及其补 充作动力能源,实现物体在液中上下循环转动做功的技术方法,即将液面上比重小于液体 的可伸缩物体内空气抽出,使物体在自身重力和物体外液或大气压力下缩小体积到最小, 物体比重变得大于液体,作用物体上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量,液面上物体便以自身重力克 服作用其上的浮力的力作向液下沉移动,再将沉入液下比重大于液体的物体内充气,使液 下可伸缩物体体积伸长增大到最大,物体比重变得小于液体,作用物体上的浮力大于物体 的重量,液下物体便以其上浮力克服物体上的重力的力作向液面上浮移动,从而实现液中 物体上下循环转动做功。为克服液下物体在伸长增大体积时遇到该位置上的液压阻力,本 人创造发明了隔离液体消除液压阻力的技术方法,简称隔液消阻法,即以隔液板将物体的 伸缩件正面与液体隔离,让物体的伸缩件正面贴在隔液板内弧上滑动前行,使二接触面之 间没有液体的作用,也就消除了液体对伸缩件正面上的液压阻力,使液下物体在无液压阻 力状态下伸长增大体积,并在液下获得大于物体重量的新浮力克服物体重力的力作向液面 上浮移动。以上二种技术方法已经实验真实事实证明这二种技术方法的真实,可靠和可行, 才有液中双力发动机的创造发明,此项发明将重力和浮力双力作为新的动力能源来开发利 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能源利用途径。本项发明真正做到了无毒无碳排放,无渣气液三废, 不污染破坏地球生态环境,不损耗流失液体物质,清洁廉价,随处可按需建造,且液体物质 广泛,可满足人类需要,其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前景极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重力和浮力发电的方法。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根据该方法提供一种液中重力和浮力双力发动机。
[0006] 本发明要实现利用重力和浮力作动力能源做功,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技术问 题,一是设计的装置在液中要能够产生具有做功的重力和浮力,二是要有相应的重力和浮 力的不断补充,三是必须消除轨底小体积箱在液下增大体积时遇到的液压阻力,四是要克 服箱底最里伸缩件正面上的液压力,五是要解决重力和浮力二种反方向力变换成同方向叠 加力的圆周力。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电动机驱动液下机的转盘转动,推动转盘上可伸缩 变化的箱体,使箱体比重及浮力产生变化而获得作用机A侧箱上的重力和B侧箱上的浮力 及其补充为动力能源使机循环转动做功;为消除液下箱体在伸长增大体积时遇到该位置上 的液压阻力,本发明采取隔离液体消除液压阻力的方法,即以隔液板将箱体的伸缩件正面 与液体隔离,让箱体的伸缩件正面贴在隔液板内弧面上滑动前行,使两接触面之间没有液 体的作用,也就消除了液体对伸缩件正面上的液压阻力。
[0008] 液中双力发动机(组),该机机架两边各装有一条垂直坚立的回型承压导向轨,二 承压导向轨上横向装有多只带走轮的可伸缩的长方体或长椭圆体的伸缩箱,各伸缩箱用链 条连接,各伸缩箱的内腔以管连通,承压导向轨偏离拉伸转盘中轴线,承压导向轨底部箱的 最外伸缩件夹在机下二只拉伸转盘之间受转盘控制,其伸缩件正面贴在机下半圆弧隔液板 的内弧面上,动力齿条与动力齿轮相啮合,转盘中轴接电动机,动力齿轮中轴接发电机。液 中机A侧小体积箱比重大于液体,箱的重力大于浮力,B侧大体积箱比重小于液体,箱的浮 力大于箱的重力,以作用液中机A侧箱上的总重力和B侧箱上的总浮力及补充作动力能源。
[0009] 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利用该机在液中获得的重力和浮力来实现做功,为人 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动力能源利用的新途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液中双力发动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液中双力发动机原理平面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的伸缩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卜机壳或液池,2-机架,3-承压导向轨,4-伸缩箱,5_链条,6-通气管, 7-拉伸转盘,8-半圆弧隔液板,9-动力齿条,10-动力齿轮,40-密封裙,41-最外伸缩件, 42-中间伸缩件,43-最里伸缩件,431-通气管接头,432-走轮座,433-小走轮,434-连接 板,435-承压导向走轮,436-通气排漏窗,437-导向定位槽,4371-自动定位栓,61-转轮, 71-转盘中轴,101-动力齿轮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图1所示,液中双力发动机(组),机架2两边各装有一条垂直坚立的回型闭路承 压导向轨3,两承压导向轨3上横向装有多只带走轮435的可伸缩的长方体或长椭圆体的伸 缩箱4,各伸缩箱4用链条5连接,各伸缩箱4内腔以管6连通,承压导向轨3底部的最外伸 缩件41夹在机下二只拉伸转盘7之间受转盘控制,承压导向轨3偏离拉伸转盘7中轴线适 当距离,伸缩箱4的伸缩件41正面贴在机下半圆弧隔液板8的内弧面上可滑动,动力齿条9 与动力齿轮10相啮合,转盘中轴71接电动机,动力齿轮中轴101接发电机,伸缩箱4由密 封裙40、最外伸缩件41、中间伸缩件42、最里伸缩件43组合构成。伸缩件之间有0型密封 条4231密封以防止液气渗漏,最外伸缩件41两端装有拉伸柄411,最里伸缩件43上装有通 气管接头431,走轮座432,小走轮433,连接板434,承压导向走轮435,通气排漏窗436,导 向定位槽437,自动定位栓4371。
[0015] 图2所示,双力发动机原理示意图,本发明是以液中双力机A侧伸缩箱4的体积缩 得最小,箱的比重大于液体,B侧伸缩箱4体积伸展到最大,箱比重小于液体从而使该机具 有A侧的重力和B侧的浮力双力做功的力,因此该机在液中存在有作用A侧多只箱4上的 总重力,克服A侧多只伸缩箱4上的总浮力的力,B侧多只伸缩箱4上的总浮力克服B侧多 只伸缩箱的总重力的力,该机以A侧箱上的总重力和B侧箱上的总浮力两种作用力,作用该 机克服各种转动阻力而使该机转动做功。
[0016] 该机在液中若无重力和浮力的持续补充,则只能做一次性短暂的半圈转动。本发 明以电动机驱动液中机下转盘7转动,带动转盘7控制的轨底小体积伸缩箱4的内容积扩 大,将轨顶大体积箱4内空气经通气管6被抽到轨底小体积箱内,轨顶大体积箱4在自身重 量和箱外液或大气压力下缩小体积到最小,箱的比重变得大于液体,作用箱上的浮力小于 箱重量进入A侧上部做向液下移动,以其箱上重力补充A侧下部箱重力做完功进入B侧下 部所失去箱重力;电动机驱动转盘7转动,又将转盘控制的轨底小体积箱4的伸缩件41贴 在机下隔液板8内弧面上自A侧下部向B侧下部滑动前行,小体积箱4在无液压阻力状态 下伸长增大体积到最大,机底增大体积箱4比重变得小于液体,而获得大于箱重量的新浮 力进入B侧下部,做向液面上浮移动,以其箱上浮力补充B侧上部箱浮力做完功后进入A侧 上部失去箱浮力,从而解决该机重力和浮力做完功能及时得到新的重力和浮力相应的补充 的难题。
[0017] 轨底伸缩箱4在液下伸长增大体积时必然会遇到该位置上的液压阻力,本人发明 了隔液消阻法,即以隔液板8将轨底小体积箱4的最外伸缩件41正面与液体隔离,让箱的 最外伸缩件41正面贴在隔液板8内弧面上自A侧下部向B侧下部滑动,二接触面之间没有 液体的作用,也就消除了液体对箱伸缩件41正面上的液压阻力,使轨底小体积箱4在无液 压阻力状态下沿隔液板8内弧面滑动伸长增大体积而获得大于箱重量的新浮力,若没有隔 液消阻法的发明,本项发明就不成立,因此隔液消阻法是本项发明的灵魂,是最关健最核心 的技术方法。
[0018] 图3所示本发明的伸缩箱立体结构示意图。要克服箱底最里伸缩件43正面上的液 压力,本发明在箱底最里伸缩件43正面上装有走轮435,走轮又装在承压导向轨上滚动移 动,故作用箱底最里伸缩件43正面上的液压力通过走轮435传递到由承压导向轨3承载, 由于液压力垂直于箱底面也垂直于承压导向轨3,且箱底面和走轮435与轨间的距离不变, 因此液压力作用到承压导向轨3上不消耗功和能,而走轮435在轨上滚动前行的滚动摩擦 阻力是非常小的,正如火车在铁轨上移动,压在铁轨上的车厢和货物重量虽然很大很重,但 不消耗功和能,只须克服车轮的滚动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原理是一样的。
[0019] 要解决重力和浮力二种反方向力变换成同方向叠加力的圆周力,本发明将液中机 A侧箱4的总重力与B侧箱4的总浮力二种力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到AB两侧多只箱4围在长 回型承压导向轨3上移动的圆周上,构成同方向叠加力的圆周力,这圆周力作用该机克服 各种转动阻力持久转动做功。
[0020] 工作原理过程 利用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和液体的浮力发电的方法是,以电动机驱动液下机的转盘转 动,推动转盘上可伸缩变化的箱体,使箱体的比重与浮力产生变化而获得作用机A侧箱上 的重力和作用B上的浮力及其补充作动力能源使机循环转动做功。为克服液下箱体在伸 长增大体积时遇到该位置上的液压阻力,本发明采取隔离液体消除液压阻力的方法,即以 隔液板将箱体的伸缩件正面与液体隔离,让箱体的伸缩件正面贴在隔液板内弧面上滑动前 行,使两接触面之间没有液体的作用,也就消除了液体对伸缩件正面上的液压阻力。
[0021] 参照附图所示,将该发动机置于水池中,向水池放水前,该机在空气中,发动机A、B 两侧伸缩箱4的只数和重量相等,处于重力相对平衡静止状态,该机不发生转动。向水池放 水,当水位淹没A侧小体积箱4所得重力差与B侧大体积箱4所得浮力差二者叠加力之代 数和接近或等于机的各种转动阻力之代数和时,一边继续放水直到设计水位,并接通电源 起动电动机经转盘中轴71驱动拉伸转盘7转动,转盘7推动其控制的小体积箱4的内腔容 积扩大,将承压导向轨3顶部大体积箱4内空气经通气管6被抽到轨底小体积箱内,承压导 向轨3顶部大体积伸缩箱4在自身重量和箱外液体或大气压力下缩小体积到与A侧伸缩箱 4 一样大,伸缩箱比重变得大于液体,获得作用伸缩箱上重力大于作用伸缩箱上浮力的力进 入A侧上部做向液下沉移动,以其箱重力补充A侧下部伸缩箱4重力做完功进入B侧下部 所失去箱重力;电动机驱动拉伸盘转7推动其控制的轨3底部小体积箱的伸缩件41正面贴 在机下隔液板8内弧面上滑动前行,使两接触面之间没有液体的作用,也就消除了液体对 箱的伸缩件41正面上的液压阻力,轨底小体积伸缩箱4便在无液压阻力状态下沿隔液板8 内弧面滑动伸长增大体积到与B侧大体积箱4 一样大,箱比重变得小于液体,获得作用箱上 浮力大于箱重量的力进入B侧下部做向液面上浮移动,以其箱上浮力补充B侧上部伸缩箱 4浮力做完功进入A侧上部所失去箱浮力。以作用该机A侧多只小体积伸缩箱4上的总重 力和B侧多只大体积伸缩箱4上的总浮力双力及其补充做动力能源,这二种反方向力作用 到AB两侧多只伸缩箱4围在承压导向轨3上转动的圆周上构成同方向叠加力的圆周力,这 圆周力作用该机克服各种转动阻力,使机持久转动经动力齿轮中轴101带动发电机发电向 外做功。
[0022] 综上所述并经相关原理实验事实证明本发明原理及该技术方法的真实可靠和可 行,本发明将液中作用机A侧箱上的重力和作用机B侧箱上的浮力作为新的动力能源开发 利用,开辟了 一条崭新的动力能源利用新途径。
[0023] 在此特别声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之一,不局限于本 发明的构思,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构思之技术方法所作出的类似实施方案,都被本专利申 请所涵盖。
【权利要求】
1. 重力和浮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电动机驱动液下机的转盘转动,推动转盘 上可伸缩变化的箱体,使箱体比重及浮力产生变化而获得作用机A侧箱上的重力和B侧箱 上的浮力及其补充为动力能源使液下机循环转动做功;为消除液下箱体在伸长增大体积时 遇到该位置上的液压阻力,采取隔离液体消除液压阻力的方法,即以隔液板将箱体的伸缩 件正面与液体隔离,让箱体的伸缩件正面贴在隔液板内弧面上滑动前行,使伸缩件正面贴 在隔液板内弧面之间没有液体的作用,从而消除液体对箱体的伸缩件正面上的液压阻力。
2. 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液中双力发动机(组),该机机架(2)两边各装有一条垂直 坚立的回型承压导向轨(3),两导向轨上横向装有多只带走轮(435)的可伸缩的长方体或 长椭圆体伸缩箱(4),各伸缩箱(4)用链条(5)连接,各伸缩箱(4)的内腔以管(6)连通, 承压导向轨(3)偏离拉伸转盘(7)及中轴线,承压导向轨(3)底部伸缩箱(4)最外伸缩件 (41)夹在机下二只拉伸转盘(7)之间受转盘控制,其伸缩件(41)正面贴在机下半圆弧隔液 板(8)的内弧面上;动力齿条(9)与动力齿轮(10)相啮合,转盘中轴(71)接电动机,其特 征在于:动力齿轮中轴(101)接发电机,液中机A侧小体积箱比重大于液体,箱的重力大于 浮力,B侧大体积箱比重小于液体,箱的浮力大于箱的重力,以作用液中机A侧箱上的总重 力和B侧箱上的总浮力及补充作动力能源。
【文档编号】F03G3/00GK104100439SQ201410333586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张耀华 申请人:张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