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取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9384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取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取力装置,包括后取力壳体、飞轮壳、振动泵齿轮、液压泵齿轮、主动齿轮和中间齿轮,飞轮壳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飞轮壳、连接板与后取力壳体连接后形成后齿轮室,所述后齿轮室的下端对应飞轮壳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后齿轮室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后齿轮室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中间齿轮啮合的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在中间齿轮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飞轮壳的右侧设有起动机安装台;所述振动泵齿轮、液压泵齿轮、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均为斜齿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变动件,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装置运行平稳可靠,噪声小,便于维修,外形美观。
【专利说明】一种后取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取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后取力装置为通过齿轮传动,将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额外的动力输出接口的装置。其应用范围如:自卸车、水泥搅拌车等需要额外动力的专用车辆。部分工程机械用发动机有两个动力输出口,在工作时通过曲轴和后取力装置同时输出扭矩,来实现机车的工作要求,例如,振动式压路机等。柴油机原后取力装置的起动机位于柴油机左侧(从自由端看),振动泵齿轮和中间齿轮偏置地安装在柴油机右侧,后取力壳体和飞轮壳上有相应的偏置轮廓来容纳中间齿轮,而随着新结构柴油机的开发,目前起动机的位置被机油冷却器总成所占用,因此原后取力装置无法在新结构柴油机上使用,需要重新设计,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取力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后取力壳体、飞轮壳、振动泵齿轮、液压泵齿轮、主动齿轮和中间齿轮,其特征是所述飞轮壳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飞轮壳、连接板与后取力壳体连接后形成后齿轮室,所述后齿轮室的下端对应飞轮壳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后齿轮室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所述后齿轮室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中间齿轮啮合的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所述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在中间齿轮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飞轮壳的右侧设有起动机安装台;所述振动泵齿轮、液压泵齿轮、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均为斜齿轮。
[0005]所述后取力壳体上设有可与机体主油道连通的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通过空心螺栓连接有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的端部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对应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的轴承设置。
[0006]所述润滑油管的中部设有管夹,管夹通过螺栓与后取力壳体固定连接。
[0007]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对应振动泵齿轮设有防护盖板。
[0008]所述后取力壳体的周缘由各齿轮节圆向外偏移25_。
[0009]所述连接板、起动机安装台与飞轮壳为一体结构。
[0010]所述后取力壳体的外侧分别对应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设有齿轮盖和轴承盖。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采用偏移中间齿轮的方法,保持相同的传动速比,将起动机移到柴油机右侧(从自由端看),同时改变后取力壳体和飞轮壳结构,对称地将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分布在两侧,采用斜齿轮传动,稳定地输出动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变动件,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装置运行平稳可靠,噪声小,便于维修,夕卜形美观。【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后视图;
[0015]图3为图2去掉飞轮壳和连接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后取力装置包括后取力壳体1、飞轮壳3、振动泵齿轮4、液压泵齿轮6、主动齿轮8和中间齿轮7,振动泵齿轮4、液压泵齿轮6、主动齿轮8、中间齿轮7均为斜齿轮。飞轮壳3上设有中间轴孔5,中间轴孔5避开发动机机体安装孔,飞轮壳3的右侧(从柴油机的自由端看)设有起动机安装台11,飞轮壳3的上端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起动机安装台11与飞轮壳3为一体结构。飞轮壳3、连接板12与后取力壳体I连接后形成后齿轮室,后齿轮室内的下端对应飞轮壳3设有主动齿轮8,后齿轮室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8啮合的中间齿轮7,后齿轮室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中间齿轮7啮合的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在中间齿轮7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齿轮7将曲轴的扭矩传递给振动泵和液压泵。后取力壳体I的外侧分别对应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设有齿轮盖10和轴承盖9。由于振动泵齿轮4在工作过程中,震动幅度较大,在连接板12的外侧对应振动泵齿轮4设有防护盖板2,防止装置运行过程中振动泵齿轮4的轴承脱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后取力壳体I的周缘由各齿轮节圆向外偏移25_,以便留出安装壳体固定螺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后取力壳体I的周缘向外偏移的距离并不限于25mm,只要其方便固定螺栓的安装并能顺利的安装在机体的预留空间内即可。
[0017]后取力壳体I上设有可与机体主油道连通的润滑油道13,润滑油道13通过空心螺栓14连接有润滑油管15,润滑油管15的上端部安装有喷嘴16,喷嘴16对应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的轴承设置。润滑油管15的中部设有管夹,管夹通过螺栓与后取力壳体I固定连接。原后取力装置采用铸造油道的方式进行润滑,加工油道比较困难,易产生废件,增加成本,同时为了便于加工,油道的形状和位置比较固定,导致润滑效果不理想。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采用润滑油道13、润滑油管15和喷嘴16的组合结构实现对轴承的强制润滑,润滑油道13将润滑油输送到润滑油管15,再经由喷嘴16喷到轴承上进行润滑冷却,润滑油道13短而直,加工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润滑油管15和喷嘴16结构来替换以前的铸造油道,既便于加工和安装,又便于维修,且喷油位置更加准确,提高冷却效果。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后取力装置,包括后取力壳体(I)、飞轮壳(3)、振动泵齿轮(4)、液压泵齿轮(6 )、主动齿轮(8 )和中间齿轮(7 ),其特征是所述飞轮壳(3 )的上端设有连接板(12 ),所述飞轮壳(3)、连接板(12)与后取力壳体(I)连接后形成后齿轮室,所述后齿轮室的下端对应飞轮壳(3)设有主动齿轮(8),所述后齿轮室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8)啮合的中间齿轮(7),所述后齿轮室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中间齿轮(7)啮合的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所述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在中间齿轮(7)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飞轮壳(3)的右侧设有起动机安装台(11);所述振动泵齿轮(4)、液压泵齿轮(6)、主动齿轮(8)、中间齿轮(7)均为斜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取力壳体(I)上设有可与机体主油道连通的润滑油道(13),所述润滑油道(13)通过空心螺栓(14)连接有润滑油管(15),所述润滑油管(15)的端部安装有喷嘴(16),所述喷嘴(16)对应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的轴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取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润滑油管(15)的中部设有管夹,管夹通过螺栓与后取力壳体(I)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后取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对应振动泵齿轮(4 )设有防护盖板(2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取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取力壳体(I)的周缘由各齿轮节圆向外偏移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12)、起动机安装台(11)与飞轮壳(3)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取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取力壳体(I)的外侧分别对应振动泵齿轮(4)和液压泵齿轮(6)设有齿轮盖(10)和轴承盖(9)。
【文档编号】F02B61/06GK203742774SQ20142002399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申加伟, 王启峰, 刘世庆, 姜波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