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溢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4341发布日期:2018-11-14 03:4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溢水罐,尤其涉及一种降噪溢水罐,属于汽车零部件。



背景技术:

车用溢水罐又称膨胀箱,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性能及舒适性。由于传统动力车型发动机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溢水罐内部产生的噪音,因此溢水罐降噪意义不大,通常不考虑溢水罐降噪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溢水罐不仅单单用于冷却发动机,而且还用于冷却电池包等零部件,参与整个冷却循环系统工作。由于冷却部件多,在箱体容积不变的情况下,通常提高冷却液的输送流量;包括冷却液对箱体的冲击、空气被吸入循环系统等诸多因素产生的噪音会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如何降低溢水罐内部噪音、顺应汽车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诸多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家不可忽略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噪溢水罐,以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溢水罐在12l/min流量下噪音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上箱体和下箱体对合焊接而成的箱体,该箱体上有呼吸口、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

上箱体中固定有c字形的上导流柱,固定在上箱体中并且一端与上箱壁连接另一端与上导流柱外壁连接的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和第三上隔板将上箱体分隔为上进液腔、上缓冲腔和上出液腔;上进液腔与上缓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上隔板底端的第一上半孔以及位于第一上隔板顶端的第一气孔连通,上缓冲腔与上出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二上隔板底端的第二上半孔以及位于第二上隔板顶端的第二气孔连通;呼吸口固定于上箱体的顶部,并通过上导流柱的开口与出液腔连通;固定于上箱体侧面的进液管与上进液腔连通;

下箱体中固定有c字形的下导流柱,固定在下箱体中并且一端与下箱壁连接另一端与下导流柱外壁连接的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和第三下隔板将下箱体分隔为下进液腔、下缓冲腔和下出液腔;下进液腔与下缓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下隔板顶端的第一下半孔以及位于第一下隔板底端的第一低位口连通,下缓冲腔与下出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二下隔板顶端的第二下半孔以及位于第二下隔板底端的第二低位口连通;出液管固定于下箱体的底部,并通过下导流柱的开口与下出液腔连通;

上导流柱、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以及第三上隔板的位置分别与下导流柱、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以及第三下隔板位置对应;上箱体与下箱体对合后上进液腔与下进液腔形成进液室、上缓冲腔与下缓冲腔形成缓冲室、上出液腔与下出液腔形成出液室。

上进液腔的内壁上固定有导流三角孔柱,进液管通过该导流三角柱的下端与上进液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一下有优点:

1)由于增加了高液位流通孔和低液位流通孔,因此能满足12l/min流量的自然通过,并可阻碍气泡从箱体底部进入冷却循环系统;同时还可高效地对出液室进行补液,有效防止出液室液面过低,空气被吸入而产生噪音;

2)由于采用了低液位流通孔,即便冷却液量不足时,也能通过位于箱体底部最低处的低液位流通孔进行流通,参与冷却循环;同时,在添加冷却液时,也能使冷却液快速填满箱体的各个腔室,提交添加效率;

3)由于增加了缓冲室,冷却液从进液室经缓冲室再进入出液室,避免冷却液直接进入出液室,能够使气泡在经过缓冲室到达出液室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上浮至液面上,降低气泡被吸入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几率,从冷却液流动路径上阻断噪音源;

4)由于增加了导流三角孔柱,冷却液从进液管回流,通过导流三角孔柱分散冲击力度,减弱冲击噪音;另外,导流三角孔柱还能将冷却液引导至设定的min线以下,避免冷却液冲击液面产生气泡,遏制气泡产生,从噪音来源上进行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流三角孔柱1、进液管2、上导流柱3、下导流柱4、下进液腔5、出液管6、第二低位口7、定位销8、第二下隔板9、下箱体10、第二下半孔11、第一下隔板12、第一下半孔13、上箱体14、第一上隔板15、第二上隔板16、第二气孔17、第一气孔18、呼吸口19、第一上半孔20、第二上半孔21、上进液腔22、第三上隔板23、上出液腔24、上缓冲腔25、第一低位口26、第三下隔板27、下出液腔28、下缓冲腔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箱体(图中未标示出)由上箱体14和下箱体10对合焊接而成,所述箱体上有呼吸口19、进液管2和出液管6。其中:

上箱体14内固定有呈c字形结构的上导流柱3,上箱体14内固定有第一上隔板15、第二上隔板16和第三上隔板23,上述各上隔板的一端分别与上箱体14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别与上导流柱3外壁连接。所述三块上隔板以及上导流柱3共同将上箱体14内部分隔为上进液腔22、上缓冲腔25和上出液腔24。上进液腔22与上缓冲腔25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上隔板15底端的第一上半孔20以及位于第一上隔板15顶端的第一气孔18连通,上缓冲腔25与上出液腔24之间通过位于第二上隔板16底端的第二上半孔21以及位于第二上隔板16顶端的第二气孔17连通。呼吸口19固定于上箱体14的顶部,并通过上导流柱3的开口与出液腔24连通;固定于上箱体14侧面的进液管2与上进液腔22连通。

下箱体10内固定有c字形的下导流柱4,下箱体10内固定有第一下隔板12、第二下隔板9和第三下隔板27,上述各下隔板的一端与下箱体10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导流柱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三块下隔板以及下导流柱4共同将下箱体10内部分隔为下进液腔5、下缓冲腔29和下出液腔28。下进液腔5与下缓冲腔29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下隔板12顶端的第一下半孔13以及位于第一下隔板12底端的第一低位口26连通,下缓冲腔29与下出液腔28之间通过位于第二下隔板9顶端的第二下半孔11以及位于第二下隔板9底端的第二低位口7连通;出液管6固定于下箱体10的底部,并通过下导流柱4的开口与下出液腔28连通。

上导流柱3、第一上隔板15、第二上隔板16以及第三上隔板22的位置分别与下导流柱4、第一下隔板12、第二下隔板9以及第三下隔板27位置对应。当上箱体14与下箱体10对合焊接固定以后,上进液腔22与下进液腔5对接形成进液室、上缓冲腔25与下缓冲腔29对接形成缓冲室、上出液腔24与下出液腔28对接形成出液室。

为了分散冷却液的冲击力、减弱冲击噪音,同时也为了引导冷却液快速进入min线以下(即箱体底部),避免冷却液冲击液面而产生气泡;上进液腔22的内壁上固定有导流三角孔柱1,进液管2通过该导流三角柱的下端与上进液腔22连通。

为了便于安装,下箱体10的底部有定位销8。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噪溢水罐,包括箱体;上箱体(14)中有由上导流柱(3)和三块上隔板分隔成的上进液腔(22)、上缓冲腔(25)和上出液腔(24),上述三个腔顺序连通;呼吸口(19)通过上导流柱(3)与出液腔(24)连通,进液管(2)与上进液腔(22)连通;下箱体(10)中有由下导流柱(4)和三块下隔板分隔成的下进液腔(5)、下缓冲腔(29)和下出液腔(28),上述三个腔顺序连通;出液管(6)通过下导流柱(4)与下出液腔(28)连通;上进液腔(22)与下进液腔(5)形成进液室、上缓冲腔(25)与下缓冲腔(29)形成缓冲室、上出液腔(24)与下出液腔(28)形成出液室。

技术研发人员:邓权华;袁丽;邹林林;雷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华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6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