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1478发布日期:2018-12-01 02:0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且清洁的能源,如今人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获得的,如火力发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风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等,但上述方式都是设置一种专用于能源转化的装置或设备来获得电能,因此成本较高,同时往往需要较大的规模才能实现。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力,特别是汽车运行时,其本质上就是依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车体行进,如果能够将汽车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回收一部分用于发电,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能压力,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车轮的转动来驱动摩擦轮转动,最终产生电能的动力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装置包括埋设在地面之下的承重支架1,承重支架1上设置有支撑横梁2,支撑横梁2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空心的支撑块3,支撑块3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端设置有摩擦轮座5,摩擦轮座5上转动支撑有摩擦轮6,而在支撑块3与摩擦轮座5之间的支撑柱4外还套接有弹簧7,所述承重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缝隙,所述摩擦轮6的顶部突出于缝隙,在摩擦轮6的转轴上设置有履带轮8,所有的履带轮8共同支撑着履带9,而所述履带9的端部则缠绕在输入履带轮10上,所述的输入履带轮10与发电机的输入轴11相连,在承重支架1内还设置有防尘罩12,所述防尘罩12位于摩擦轮6的下方。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创造性地利用多个特殊结构的摩擦轮带动一根履带运动,将多个摩擦轮的小幅运动通过履带转化为发电机输入轴的多周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将本装置设置在车站、停车场或收费站等处,可以直接利用装置中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供给这些场所的照明或其他供电设施,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并且这种动力发电装置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它包括埋设在地面之下的承重支架1,承重支架1上设置有支撑横梁2,支撑横梁2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空心的支撑块3,支撑块3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端设置有摩擦轮座5,摩擦轮座5上转动支撑有摩擦轮6,而在支撑块3与摩擦轮座5之间的支撑柱4外还套接有弹簧7,所述承重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缝隙,所述摩擦轮6的顶部突出于缝隙(突出于地面),在摩擦轮6的转轴上设置有履带轮8,所有的履带轮8共同支撑着履带9,而所述履带9的端部则缠绕在输入履带轮10上,所述的输入履带轮10与发电机的输入轴11相连,在承重支架1内还设置有防尘罩12,所述防尘罩12位于摩擦轮6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的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本装置设置好后,在弹簧7的作用下,所有摩擦轮6的顶部都会突出于承重支架1的顶部,也就是突出于地面,车辆经过本装置的过程中,车轮13会压着位于其正下方的摩擦轮6向下运动,此时该摩擦轮6对应的弹簧7被压缩,而与该摩擦轮6相邻的、位于其前后方的摩擦轮6则会在上述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与车轮13接触,车轮13转动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这两个摩擦轮6转动,同时被下压的摩擦轮6也会转动(即所有与车轮13接触的摩擦轮6都会转动),便会通过与其对应的履带轮8带动履带9运动,

虽然在上述过程中,每一个摩擦轮6的转动角度都不是很大,因此通过履带轮8传递给履带9的运动量也不会很大,但车轮13经过本装置时,所有的履带轮8同时作用于履带9,因此第一个摩擦轮6带动履带9运动一段距离,第二个摩擦轮6又带动履带9运动一段距离,……当车轮13从所有的摩擦轮6上经过后,履带9所运动的距离足够带动其端部的输入履带轮10(也就是发电机的输入轴11)转动多周,发电机即可进行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以输送到蓄电池中存储起来;

可以将本装置设置在停车场、公交车站、收费站等场所,并将产生的电能直接用于该场所的照明或其他用电设施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装置包括埋设在地面之下的承重支架,承重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空心的支撑块,支撑块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摩擦轮座,摩擦轮座上转动支撑有摩擦轮,而在支撑块与摩擦轮座之间的支撑柱外还套接有弹簧,所述承重支架的顶部开设有缝隙,所述摩擦轮的顶部突出于缝隙,在摩擦轮的转轴上设置有履带轮,所有的履带轮共同支撑着履带,而所述履带的端部则缠绕在输入履带轮上,所述的输入履带轮与发电机的输入轴相连,在承重支架内还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位于摩擦轮的下方。

技术研发人员:马广东;祝宏;姚智慧;赵慧慧;于海洋;刘鑫;于晶;陈星亮;姜策文;程玮;李智;李一卓;高雅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12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