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0714发布日期:2020-08-14 19:0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动力系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



背景技术:

化油器(carburetor)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的。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

目前市场上的化油器大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由于化油器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复杂的结构很容易积攒尘土而又不易清洗,造成排热性差,容易影响化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散热性能好,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拆卸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本体1、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遮尘板6、怠速室7,所述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5,本体1的下部依次设置有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怠速室7和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5-1,

所述遮尘板6的宽度与进气管5的直径之和大于或等于本体1的长度。所述进油管接口2的下方设置有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进油管接口2与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出油管接口4的下方设置有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出油管接口4与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怠速室7靠近出油管接口4的邻边设置有气体平衡装置安装口10。

所述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1。

所述本体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其固定孔1-1内均安装有固定栓。

所述的进气管5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5-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进油管接口进油后进入到化油反应室内,气体通过化油反应室上方的进气管进气孔进入到化油反应室内与油进行雾化反应,通过怠速室内的气体平衡装置实时调节化油器内的气、油平衡,保证动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通过怠速室后喷出到出油管接口,进油管接口和出油管接口分别安装有进油调压装置和出油调压装置对其气、油进行调压,由于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化油器壳体结构设计较为弯曲复杂,在进气管上设置有遮尘板使得尘土不容易进入到化油器壳体上,遮挡板与进气管为可拆卸连接,也便于清洗和维修维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散热性能好,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拆卸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遮尘板6、怠速室7、凹槽5-1、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气体平衡装置安装口10、电机11、固定孔1-1、进气孔5-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本体1、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遮尘板6、怠速室7,所述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5,本体1的下部依次设置有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怠速室7和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5-1,凹槽5-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遮尘板6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遮尘板6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契合而与凹槽5-1螺纹连接,由于遮尘板6与进气管5的凹槽5-1为螺纹连接,可进行拆卸,便于清洗和维修维护。

所述遮尘板6的宽度与进气管5的直径之和大于或等于本体1的长度,使得遮尘板6起到了遮尘的目的。

所述进油管接口2的下方设置有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进油管接口2与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内可安装进油调压装置。

所述出油管接口4的下方设置有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出油管接口4与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内可安装出油调压装置。

所述怠速室7靠近出油管接口4的邻边设置有气体平衡装置安装口10,气体平衡装置安装口10内可安装气体平衡装置。

所述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主要为化油器的工作提供动力来源。

所述本体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其固定孔1-1内均安装有固定栓,便于内部元件的固定安装。

所述的进气管5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5-2,其用于提供进气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进油管接口进油后进入到化油反应室内,气体通过化油反应室上方的进气管进气孔进入到化油反应室内与油进行雾化反应,通过怠速室内的气体平衡装置实时调节化油器内的气、油平衡,保证动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通过怠速室后喷出到出油管接口,进油管接口和出油管接口分别安装有进油调压装置和出油调压装置对其气、油进行调压,由于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化油器壳体结构设计较为弯曲复杂,在进气管上设置有遮尘板使得尘土不容易进入到化油器壳体上,遮挡板与进气管为可拆卸连接,也便于清洗和维修维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散热性能好,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拆卸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本体(1)、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遮尘板(6)、怠速室(7),所述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5),本体(1)的下部依次设置有进油管接口(2)、化油反应室(3)、怠速室(7)和出油管接口(4),进气管(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5-1),凹槽(5-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遮尘板(6)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遮尘板(6)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契合而与凹槽(5-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尘板(6)的宽度与进气管(5)的直径之和大于或等于本体(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接口(2)的下方设置有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进油管接口(2)与进油调压装置安装口(8)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接口(4)的下方设置有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出油管接口(4)与出油调压装置安装口(9)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怠速室(7)靠近出油管接口(4)的邻边设置有气体平衡装置安装口(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其固定孔(1-1)内均安装有固定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5)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5-2)。


技术总结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壳体,它涉及摩托车动力系统设备领域。它包含本体、进油管接口、化油反应室、出油管接口、进气管、遮尘板、怠速室,所述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本体的下部依次设置有进油管接口、化油反应器、怠速室和出油管接口,进气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遮尘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遮尘板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契合而与凹槽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散热性能好,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拆卸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余楚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楚平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