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964发布日期:2020-05-06 22:4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现摩托车高转速型发动机的消声器前段弯管处温度非常高,骑手不慎就会被烫伤。同时高频共振、震动产生的噪声也大,采取现有的薄板冲压做防护只能起到防护作用,起不到噪声的抑制作用,相反在一定高频震动频率下还加大噪声,产生非常严重的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包括排气管、固定框、固定板和防烫降噪圈;

所述排气管包括半圆形的第一管道、直线型的第二管道和弯折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板将所述防烫降噪圈压紧并固定到所述固定框的顶部;所述防烫降噪圈为圆柱形金属丝弯折形成的环形结构。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防烫降噪圈包括第一弯折部、直段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直段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顺次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设置在所述防烫降噪圈的两端;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直段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弯折部向所述第一管道的方向弯折。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三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一管道平行。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直段部所在的平面呈16-20°的夹角,所述第二弯折部弯折呈96-98°的圆角。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固定板包括容纳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直板结构,所述容纳部为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设有连接孔;所述直段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容纳部中。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固定框为直板两端向内侧弯折形成的矩形的框型结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有螺纹孔。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三弯折部设有间隔部,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固定框与排气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将防烫降噪圈固定在固定框上后,能够防止骑手直接接触到排气管,避免发生烫伤。由于防烫降噪圈弯折成了环形结构,防烫降噪圈在排气管上的投影面积小,减少了高频振动的吸收量,降低了噪声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烫降噪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排气管1、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固定框2、螺纹孔21、固定板3、容纳部31、连接部32、连接孔321、防烫降噪圈4、第一弯折部41、直段部42、第二弯折部43、第三弯折部44和间隔部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包括排气管1、固定框2、固定板3和防烫降噪圈4;

所述排气管1包括半圆形的第一管道11、直线型的第二管道12和弯折的第三管道13;所述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均设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板3将所述防烫降噪圈4压紧并固定到所述固定框2的顶部;所述防烫降噪圈4为圆柱形金属丝弯折形成的环形结构。

固定框2与排气管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将防烫降噪圈4固定在固定框2上后,能够防止骑手直接接触到排气管1,避免发生烫伤。由于防烫降噪圈4弯折成了环形结构,防烫降噪圈4在排气管1上的投影面积小,减少了高频振动的吸收量,降低了噪声的产生。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防烫降噪圈4包括第一弯折部41、直段部42、第二弯折部43和第三弯折部44;所述第一弯折部41、直段部42、第二弯折部43和第三弯折部44顺次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41和第三弯折部44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弯折部41和第三弯折部44设置在所述防烫降噪圈4的两端;所述第一弯折部41和直段部42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弯折部43向所述第一管道11的方向弯折。

第一弯折部41和第三弯折部44均为半圆形结构,避免使用尖锐的直角结构,防止直角结构磕碰或刮伤驾驶员。第二弯折部43向第一管道11的方向弯折,避免第二弯折部43向外延伸太多,占用太多的空间。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三弯折部44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11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弯折部44与所述第一管道11平行。

第三弯折部44完美保护在第一管道11的外侧,防止烫伤,同时第三弯折部44与第一管道11平行,此时第三弯折部44在第一管道11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最大限度的降低的噪音的产生。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三弯折部44与所述第一弯折部41和直段部42所在的平面呈16-20°的夹角,所述第二弯折部43弯折呈96-98°的圆角。

所述第三弯折部44与所述第一弯折部41和直段部42所在的平面呈的夹角a的范围是16-20°,所述第二弯折部43弯折的圆角b的范围是96-98°。使第二弯折部43和第三弯折部44以更为平滑的过度方式保持与第三管道13的平行。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固定板3包括容纳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为直板结构,所述容纳部31为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容纳部3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2的两端;所述连接部32的中心设有连接孔321;所述直段部42和第二弯折部43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3的容纳部31中。

容纳部31可以对防烫降噪圈4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防止在装配时防烫降噪圈4上下移动。连接部32为直板结构,可以与固定框2更好的贴合,防止固定板3与固定框2出现缝隙,导致固定不牢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固定框2为直板两端向内侧弯折形成的矩形的框型结构,所述固定框2的顶部设有螺纹孔21。

方便通过螺钉直接将固定板3固定到固定框2上。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三弯折部44设有间隔部01,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0.5mm。

第三弯折部44设有间隔部01,也即弯折成型的防烫降噪圈4的首尾端不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共振,降低噪音污染。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固定框、固定板和防烫降噪圈;

所述排气管包括半圆形的第一管道、直线型的第二管道和弯折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板将所述防烫降噪圈压紧并固定到所述固定框的顶部;所述防烫降噪圈为圆柱形金属丝弯折形成的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降噪圈包括第一弯折部、直段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直段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顺次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设置在所述防烫降噪圈的两端;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直段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弯折部向所述第一管道的方向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一管道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直段部所在的平面呈16-20°的夹角,所述第二弯折部弯折呈96-98°的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容纳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直板结构,所述容纳部为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设有连接孔;所述直段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容纳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为直板两端向内侧弯折形成的矩形的框型结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有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部设有间隔部,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0.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消声器防烫降噪结构,包括排气管、固定框、固定板和防烫降噪圈;所述排气管包括半圆形的第一管道、直线型的第二管道和弯折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板将所述防烫降噪圈压紧并固定到所述固定框的顶部;所述防烫降噪圈为圆柱形金属丝弯折形成的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固定框与排气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将防烫降噪圈固定在固定框上后,能够防止骑手直接接触到排气管,避免发生烫伤。由于防烫降噪圈弯折成了环形结构,防烫降噪圈在排气管上的投影面积小,减少了高频振动的吸收量,降低了噪声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魏轶辉;刘锐聪;卢耀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宗申·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