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890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节油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节油器,顾名思义,就是应用在汽车上面,通过向汽车发动机输送燃油添加剂的方式促使汽车燃料充分燃烧,节省车辆燃料或减少燃料消耗的一种装置。现有汽车节油器是节油器的一种,其是将液态的燃油助剂供给汽车,从而提高燃烧效率,达到节油目的。

目前的液态燃油助剂直接供给汽车,其需要通过燃烧升温后才能转化成气态,节油效果不好,所以,出现了将燃油添加剂气化后再注入汽车的发动机,但,目前的大多的节油器结构复杂,并且节油器的各个部件散装在汽车的多个位置处,存在安装麻烦,使用和维修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进散装的气化装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结构简单,安全且能够稳定提供气化燃油助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包括盒体、盖于盒体上的盒盖、以及设于盒体内的液气转化室、储气室、气泵和输送泵;所述液气转化室设有进油口、第一出气口和进液口,所述储气室设有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出液口;

所述液气转化室的进油口连接汽车油箱,所述储气室的第二出气口连接汽车发动机;所述储气室的进气口处连接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连接储气室的进气口,文丘里管的进口连接气泵,文丘里管的吸附口连接液气转化室的第一出气口;所述储气室的出液口经由输送泵连接液气转化室的进液口。

所述盒体包括一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呈对立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呈对立面设置;所述液气转化室靠近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设置,所述储气室靠近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所述气泵和输送泵靠近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

所述液气转化室的进油口朝向第一侧板设置,所述储气室的第二出气口朝向第三侧板设置。

所述储气室的出液口设置在储气室的下部。

所述液气转化室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限位挡板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实现位置固定;所述储气室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限位挡板与第四侧板和第一侧板实现位置固定;所述气泵和输送泵并排放置通过盖板将其固定于底板上的弧形限位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储气室、液气转化室、气泵、输送泵合理集成在一盒体内,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同时使节油器结构小型化,从而方便节油器在汽车上的安装。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储气室,使得节油器在汽车不同行驶状态下,均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燃料添加剂,保证汽车燃料的充分燃烧和正常行驶。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储气室与液气转化室之间增设一输送泵,通过输送泵将储气室中的液态燃油添加剂送回液气转化室中,提高燃油助剂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盒体10;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盒盖20;液气转化室30;进油口31;第一出气口32;进液口33;储气室40;进气口41;第二出气口42;出液口43;气泵50;输送泵60;文丘里管7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包括盒体10、盖于盒体10上的盒盖20、以及设于盒体10内的液气转化室30、储气室40、气泵50;所述液气转化室30设有进油口31、第一出气口32,所述储气室40设有进气口41、第二出气口42。

当液气转化室30中的燃油添加剂不足时,可以经由液气转化室30的进料口31把燃油添加剂添加至液气转化室30,液气转化室30将液态燃油助剂转化为气态燃油助剂。储气室40的进气口41处连接有文丘里管70,所述文丘里管70的出口连接储气室40的进气口41,文丘里管70的进口连接气泵50,文丘里管70的吸附口连接液气转化室30的第一出气口32。当气泵50向储气室40打气时,文丘里管70的吸附口就会产生负压,从而将液气转化室30内的气态燃油助剂吸入储气室40内。气态燃油助剂存储在储气室40内,当汽车工作时,将气态的燃油添加剂通过储气室40的第二出气口42输入汽车中促使汽油完全燃烧。而且,本实用新型将液气转化室30、储气室40以及气泵50集成在一个盒体10内,结构简单,同时能有效保障盒体10内部干净。安装在汽车时,只需将其一端连接至汽车发动机即可,安装方便简单。

储气室40中的气态燃油添加剂存放一段时间后,部分气态燃油添加剂可能会转化为液态,为了提高燃油添加剂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在盒体10内还设置输送泵60,储气室40上还设有出液口43,该出液口43设置在储气室40的下部;液气转化室30上还设有进液口。其中,出液口43经由输送泵60连接进液口33,从而将液化后的燃油添加剂送回液气转化室30中,进行再次气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合理设置液气转化室30、储气室40、气泵50和输送泵60在盒体10内具体位置,使该节油器结构体积最小化,从而方便节油器在汽车上的安装。具体地,盒体10包括一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三侧板14呈对立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3和第四侧板15呈对立面设置;所述液气转化室30靠近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设置,所述储气室40靠近第四侧板14和第一侧板15设置,所述气泵50和输送泵60靠近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设置。液气转化室30的进料口31朝向第四侧板15设置,储气室40的第二出气口42朝向第三侧板13设置。

所述液气转化室30通过设置在底板11上的限位挡板301与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实现位置固定;所述储气室40通过设置在底板11上的限位挡板401与第四侧板14和第一侧板11实现位置固定;所述气泵50和输送泵60并排放置通过盖板16将其固定于底板11上的弧形限位板17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储气室40、液气转化室30、气泵50、输送泵60合理集成在一盒体内,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同时使节油器结构小型化,从而方便节油器在汽车上的安装。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储气室40,使得节油器在汽车不同行驶状态下,均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燃料添加剂,保证汽车燃料的充分燃烧和正常行驶。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储气室40与液气转化室30之间增设一输送泵60,通过输送泵60将储气室40中的液态燃油添加剂送回液气转化室30中,提高燃油助剂的使用率。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结构应用在内燃机上,使内燃机燃料充分燃烧,从而使老旧机型的排放达标,使排放等级低的库存或现役内燃机得到重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盖于盒体上的盒盖、以及设于盒体内的液气转化室、储气室、气泵和输送泵;所述液气转化室设有进油口、第一出气口和进液口,所述储气室设有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出液口;

所述液气转化室的进油口连接汽车油箱,所述储气室的第二出气口连接汽车发动机;所述储气室的进气口处连接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连接储气室的进气口,文丘里管的进口连接气泵,文丘里管的吸附口连接液气转化室的第一出气口;所述储气室的出液口经由输送泵连接液气转化室的进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一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呈对立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呈对立面设置;所述液气转化室靠近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设置,所述储气室靠近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所述气泵和输送泵靠近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转化室的进油口朝向第一侧板设置,所述储气室的第二出气口朝向第三侧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室的出液口设置在储气室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转化室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限位挡板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实现位置固定;所述储气室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限位挡板与第四侧板和第一侧板实现位置固定;所述气泵和输送泵并排放置通过盖板将其固定于底板上的弧形限位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节油器结构,其包括盒体、盖于盒体上的盒盖、以及设于盒体内的液气转化室、储气室、气泵和输送泵;所述液气转化室设有进油口、第一出气口和进液口,所述储气室设有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出液口。本实用新型将储气室、液气转化室、气泵、输送泵合理集成在一盒体内,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同时使节油器结构小型化,从而方便节油器在汽车上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施森生;林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豪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7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