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5927发布日期:2021-06-22 15: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备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



背景技术:

起动机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实现发动机启动的机器,而起动机单向器是起动机上将电机生产的扭矩传递给飞轮的传动装置,不同的起动机有着不同的单向器,常见的单向器有滚柱式、摩擦片式、弹簧式和棘轮式四种,现有的滚柱式单向器主要由驱动齿轮、星形轮、卡圈、滚柱等零部件构成,且通常在滚柱处涂有适量的油脂起润滑作用。

通常单向器上的驱动齿轮为单向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且驱动齿轮无法沿转轴长度方向移动,当拨叉驱动单向器向发动机方向移动使单向器与发动机上驱动齿轮啮合后启动发动机,单向器上的驱动齿轮直接与发动机上的驱动齿轮发生碰撞并啮合,单向器上的驱动齿轮在经过多次碰撞后容易发生破损导致单向器的损坏,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备针对单向器上的驱动齿轮直接与发动机上的驱动齿轮发生碰撞并啮合,容易发生破损导致单向器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起动机连接的加长轴套,所述加长轴套远离壳体一端的外周开设有沿加长轴套长度方向延伸的键槽,该键槽所在一端为上端,加长轴套的上端活动设置有一个与该键槽相配合且能够沿加长轴套长度方向在键槽上移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键槽下端开设有一圈卡槽,该卡槽外周套设有一个蝶形弹簧,该蝶形弹簧的上端贴靠在驱动齿轮的下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加长轴套内开设有贯穿加长轴套的通孔,该通孔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环,该限位环位于上述第二轴衬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上开设有一个扩孔,该扩孔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且该扩孔位于上述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的外周开设有多个沿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的内径小于上述限位环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上的凹槽分别设置有五个。

作为优选,所述键槽远离卡槽的一端开设有一圈定位槽,该定位槽内套设有一个用于卡接驱动齿轮的挡圈,该挡圈的外径大于驱动齿轮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起动机带动单向器转动,通过拨叉驱动壳体与加长轴套向发动机方向移动,直到加长轴套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上的转动齿轮啮合,通过转动的驱动齿轮与加长轴套带动发动机启动,通过长度较长的轴套支撑使驱动齿轮在与转动齿轮啮合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加长轴套自身的晃动,并通过驱动齿轮与加长轴套分体式的设计,驱动齿轮通过键槽活动设置在加长轴套上并通过蝶形弹簧对驱动齿轮进行缓冲,有效减少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冲击力,有效避免驱动齿轮的损坏延长单向器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开设在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外周的凹槽有效减少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在安装时产生的收缩,降低安装后轴衬脱落的风险,提高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视图;

图4为第一轴衬整体结构视图;

图5为第二轴衬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中标记:1、壳体;2、加长轴套;3、键槽;4、驱动齿轮;5、卡槽;6、蝶形弹簧;7、通孔;8、第一轴衬;9、第二轴衬;10、限位环;11、扩孔;12、凹槽;13、定位槽;14、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包括壳体1及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起动机连接的加长轴套2,所述加长轴套2远离壳体1一端的外周开设有沿加长轴套2长度方向延伸的键槽3,该键槽3所在一端为上端,加长轴套2的上端活动设置有一个与该键槽3相配合且能够沿加长轴套2长度方向在键槽3上移动的驱动齿轮4,所述键槽3下端开设有一圈卡槽5,该卡槽5外周套设有一个蝶形弹簧6,该蝶形弹簧6的上端贴靠在驱动齿轮4的下端面上。

所述键槽3远离卡槽5的一端开设有一圈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内套设有一个用于卡接驱动齿轮4的挡圈14,该挡圈14的外径大于驱动齿轮4的内径,通过挡圈14对驱动齿轮4沿键槽3长度方向移动的距离进行限制并避免驱动齿轮4脱离加长轴套2。

所述加长轴套2内开设有贯穿加长轴套2的通孔7,该通孔7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所述通孔7内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环10,该限位环10位于上述第二轴衬9的上方。所述通孔7上开设有一个扩孔11,该扩孔11的直径大于通孔7的直径且该扩孔11位于上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之间。所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的外周开设有多个沿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的凹槽12。所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上的凹槽12分别设置有五个。所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的内径小于上述限位环10的内径。通过开设在通孔7上并位于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之间的扩孔11,使第二轴衬9在安装时进一步减少第二轴衬9与通孔7内壁之间的摩擦,降低第二轴衬9外壁的磨损。

在使用时起动机带动单向器转动,通过拨叉驱动壳体1与加长轴套2向发动机方向移动,直到加长轴套2上的驱动齿轮4与发动机上的转动齿轮啮合,通过转动的驱动齿轮4与加长轴套2带动发动机启动,通过长度较长的轴套支撑使驱动齿轮4在与转动齿轮啮合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加长轴套2自身的晃动,并通过驱动齿轮4与加长轴套2分体式的设计,驱动齿轮4通过键槽3活动设置在加长轴套2上并通过蝶形弹簧6对驱动齿轮4进行缓冲,有效减少驱动齿轮4与转动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冲击力,有效避免驱动齿轮4的损坏延长单向器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开设在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外周的凹槽12有效减少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在安装时产生的收缩,降低安装后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脱落的风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起动机连接的加长轴套(2),所述加长轴套(2)远离壳体(1)一端的外周开设有沿加长轴套(2)长度方向延伸的键槽(3),该键槽(3)所在一端为上端,加长轴套(2)的上端活动设置有一个与该键槽(3)相配合且能够沿加长轴套(2)长度方向在键槽(3)上移动的驱动齿轮(4),所述键槽(3)下端开设有一圈卡槽(5),该卡槽(5)外周套设有一个蝶形弹簧(6),该蝶形弹簧(6)的上端贴靠在驱动齿轮(4)的下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轴套(2)内开设有贯穿加长轴套(2)的通孔(7),该通孔(7)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内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环(10),该限位环(10)位于上述第二轴衬(9)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上开设有一个扩孔(11),该扩孔(11)的直径大于通孔(7)的直径且该扩孔(11)位于上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的外周开设有多个沿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的凹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的内径小于上述限位环(10)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衬(8)与第二轴衬(9)上的凹槽(12)分别设置有五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3)远离卡槽(5)的一端开设有一圈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内套设有一个用于卡接驱动齿轮(4)的挡圈(14),该挡圈(14)的外径大于驱动齿轮(4)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起动机单向器。它解决了单向器上的驱动齿轮直接与发动机上的驱动齿轮发生碰撞并啮合,容易发生破损导致单向器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起动机带动单向器转动,通过拨叉驱动壳体与加长轴套向发动机方向移动,直到加长轴套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上的转动齿轮啮合,通过长度较长的轴套使驱动齿轮在与转动齿轮啮合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加长轴套自身的晃动,并通过驱动齿轮与加长轴套分体式的设计,驱动齿轮通过键槽活动设置在加长轴套上并通过蝶形弹簧对驱动齿轮进行缓冲,有效减少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冲击力,有效避免驱动齿轮的损坏延长单向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弘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康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