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冷却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1637发布日期:2022-02-23 18:4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体冷却风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缸体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体冷却风道。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包括缸体,以及缸体内的各种运动件和固定件。发动机是通过燃油转换为机械能进而带动其他部件运转,其中燃油在转换过程中有近1/3的能量是转换成热能散发到环境中,故发动机的散热一直以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缸体的多种散热结构,总体而言包括水冷和风冷两种结构;在通用小功率发动机领域,多采用风冷结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0017745.7所公开的带有强制冷却风道的通用汽油机曲轴箱体,其在气缸体的外壁上从其底部至顶部环绕设置有多层散热筋片,通过筋片形成散热风道。
3.由于缸体冷却风是依靠电机驱动,其形成一种带有涡旋状的冷却风冷却缸体侧面,该冷却风从侧面吹入至缸体底部,从而对缸体底部进行冷却,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冷却风在吹入至缸体底部时,沿着缸体底部筋片进入的风量不一致,故导致其缸体底部的冷却效果不均匀,具体而言,从缸体的尾端侧至缸体头部侧,进入的风量不一致,如此不仅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甚至影响缸体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缸体底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缸体冷却风道,其目的在于改进缸体散热结构,提高冷却效果。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缸体冷却风道,包括缸体,缸体底部设置有散热筋片,所述侧壁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其中引导筋片与散热筋片相对应,且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呈阶梯结构。
6.本申请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在发动机侧壁设置多个引导筋片,并且多个引导筋片呈阶梯结构,当冷却风吹至该位置时,通过引导筋片对冷却风进行分流,让进入缸体底部各部分的风量一致,以此解决缸体底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改善了缸体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提高了缸体寿命。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带有机壳的缸体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缸体冷却风道第一视角示意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缸体冷却风道第二视角示意图
10.图中:100缸体、110散热筋片、120引导筋片、130缸体尾端侧、140缸体头部侧、200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缸体100冷却风道,包括缸体100,缸体100底部设置有散热筋片110,所述侧壁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120,其中引导筋片120与散热筋片110相对应,且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120呈阶梯结构。
13.其中缸体100采用通用发动机缸体100,如图1所示,在机壳200内安装有冷却风机,通过启动冷却风机,产生冷却风对缸体100进行冷却,其中冷却风机旋转形成了顺时针流转的冷却风道,先对缸体100的侧面进行冷却,然后沿着缸体100底部散热筋片110在侧面形成的开口进入缸体100底部对缸体100底部进行冷却,由于本实施例中在缸体100侧壁设置多个引导筋片120,其中引导筋片120的位置与散热筋片110相对应,并且多个引导筋片120呈阶梯结构,当冷却风吹至该位置时,通过引导筋片120对冷却风进行分流,让进入缸体100底部各部分的风量一致,以此解决缸体100底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改善了缸体100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提高了缸体100寿命。通过形成阶梯结构的引导筋片120,成为具有一定的拔模斜度,便于生产制造。
14.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所述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120并列设置,其中均与散热筋片110相平行;并且从缸体尾端侧130至缸体头部侧140,各个引导筋片120相对于缸体100侧壁同一基准的延伸部分逐级增大;以此不仅能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确保散热的均匀性;同时如此设置还能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5.进一步地,本申请中引导筋片120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三角形结构的底边为缸体100底部,采用三角形结构不仅增加缸体100的强度,同时便于缸体100加工。
16.进一步地,本申请在缸体100底部冷却风道的进风口端,散热筋片110端部设置有弧形结构;其中设置弧形结构避免在缸体100铸造中形成应力集中,也便于脱模,便于缸体100的生产制造;另外,采用弧形结构还能对冷却风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供缸体100底部的散热效果。
17.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相邻两个引导筋片120之间设置有2-4组散热筋片110,其能够提高缸体100底部冷却效果的均匀性;在本实施中,一共设置了4个引导筋片120,相邻两个引导筋片120之间设置有2组或3组散热筋片110,所达到的缸体100底部散热效果最佳。
18.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缸体冷却风道,包括缸体(100),缸体(100)底部设置有散热筋片(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0)侧壁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120),其中引导筋片(120)与散热筋片(110)相对应,且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120)呈阶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120)并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缸体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筋片(120)截面呈三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缸体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片(110)端部设置有弧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体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片(110)端部设置有弧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缸体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引导筋片(120)之间设置有2-4组散热筋片(110)。

技术总结
为了解决现有缸体底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缸体冷却风道,包括缸体,缸体底部设置有散热筋片,所述侧壁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其中引导筋片与散热筋片相对应,且两个以上的引导筋片呈阶梯结构。本申请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在发动机侧壁设置多个引导筋片,并且多个引导筋片呈阶梯结构,当冷却风吹至该位置时,通过引导筋片对冷却风进行分流,让进入缸体底部各部分的风量一致,以此解决缸体底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改善了缸体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提高了缸体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 荣凤翔 何欣 冉启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