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油器

文档序号:33816239发布日期:2023-04-19 16:4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化油器。


背景技术:

1、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目前,主要有柱塞式化油器、真空化油器、电喷化油器。

2、现有技术中,文献cn2014207246614公开的化油器,包括轴向水平且中间段横截面积缩小的气体流道,气体流道上方开孔,该孔内设置能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活塞(相当于柱塞),活塞下端设置调节气体流量的量孔针阀,量孔针阀轴向竖直且小端朝下,在气体流道下方对应于量孔针阀的位置设有针阀量孔,量孔针阀的小端能在针阀量孔内部上下移动,针阀量孔的下端连通储油箱。文献cn206503649u公开的柱塞式化油器,在化油器本体喉道位置设置有喷嘴体,喷嘴体中的喷嘴下是喇叭形导流面,导流面是一个下端锥孔圆柱形旋流器,导流面和旋流器与喷嘴同轴,柱塞油针穿过喷嘴和旋流器的中间通孔,柱塞油针的下端连接柱塞阀,柱塞油针受拉线或膜片的驱动带动柱塞阀上下移动。

3、如前所述化油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控制不够精确,在正常驾驶时不能迅速对发动机负荷的改变作出反映,调整混合气浓度。致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不充分燃烧的状态,尾气排放中有害物质含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同时会产生较高的油耗。

4、更关键地是,理想情况下的空燃比为14.7:1,而现有的纯机械式化油器都很难获得接近该理想特性的空气燃料混合物,且难以灵活、精确修订空燃比数据,难以适应发动机高原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极其接近理想空燃比的化油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化油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横向设置有气流通道,壳体上竖向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通道开、闭的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气阀组件上的油针与气流通道轴线垂直相交;油针包括呈柱形的杆体,沿杆体轴向设置有空腔,空腔其中一端为敞口、另一端封闭,在杆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细孔,所有细孔与空腔相通,细孔对称布置有两排,同一排的所有细孔中心的连线与杆体轴线平行;细孔的朝向始终与气流通道内流体的主要流向垂直(气流通道内流体的主要流向,是指流体的流动方向与气流通道的轴线平行)。

4、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采用设置在所述杆体上的限位块对所述油针进行环向限位,所述杆体的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圆形;作为优选方案之二,采用非圆柱形的所述杆体自身对所述油针进行环向限位,这种结构在确保燃油高效雾化的情况下还能够简化油针结构,甚至无需增设对所述油针进行环向限位的部件。

5、为进一步提高燃油雾化效果,所述杆体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椭圆形;或者,所述杆体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半圆形与等腰三角形的组合结构,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该半圆形直边重合;所述细孔设置在该等腰三角形底角所在部位。

6、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径向穿过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杆体下端直接或间接伸入燃油中,所述杆体顶部连接气阀组件的柱塞,且燃油在负压的作用下只能够从所述细孔中喷出以形成油雾,刚喷出的油雾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轴线垂直。采用这样地结构能够很轻松地将燃油以吸出,使燃油以油雾方式更加均匀第进入气流通道中。

7、为使得燃油被更加高效地雾化,使得进入发动机的燃料混合气就更加精细,所述壳体内横向设置有气流通道中段,气流通道中段两端分别连接同心异径连接件一和同心异径连接件二,由气流通道中段、同心异径连接件一的异径管腔和同心异径连接件二的管腔共同构成所述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中段径向设置所述气阀组件,气阀组件的油针竖向布置,并与气流通道中段的轴线垂直且相交,且气阀组件的油针下端始终以间隙密封的方式配合在连接管中,连接管下端始终伸入燃油中。

8、进一步地,所述杆体轴线与所述气流通道中段轴线相交;所述气流通道中段为小径段,中间段左侧和右侧均为扩张段;所述柱塞上下运动时,所述杆体随着气流通道中段的柱塞同步升降;所述杆体伸入连接管的管腔中,连接管下端伸入燃油中,所述杆体与连接管呈间隙密封。

9、进一步地,所述气阀组件包括所述柱塞,所述柱塞上轴向设置有用于配合油针的所述杆体的通孔,通孔侧方轴向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下部设置有内凹部,从条形槽中穿过的拉索末端卡挂在内凹部上;在通孔顶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底部设置有对所述杆体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杆体顶部的限位块配合在限位槽中,在安装孔内还设置有压块并将限位块压住,限位块上方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顶部连接顶盖组件,拉索从顶盖组件中穿过;借助于外力驱动拉索上移时,拉索带动柱塞及其内置件同步上移,使油针的所述杆体上的细孔暴露数量越来越多,直到柱塞顶住顶盖组件时停止,此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撤销或减小外力后,复位弹簧复位,柱塞、压块、限位块和油针同步下移,使油针的所述杆体上的细孔暴露数量越来越少。

10、为方便组装和拆卸化油器,所述内凹部为缺口,且正对空气入口方向的同心异径连接件一中心部位。

11、作为优选,同一排的所有细孔等径、等间距布置。

1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以纯机械的结构实现了极其接近理想空燃比的特性,实现极佳的燃烧状态;(2)、能够大幅改善发动机性能,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增强动力输出;(3)、发动机响应能力和响应速度得到大幅提升,能够非常灵活、精准的修定空燃比数据,更容易满足排放标准;(4)、能够轻松适应发动机高原反应;(5)、环保,燃油雾化状态好,燃烧效率高,发动机缸内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co(一氧化碳)和hc(碳氢化合物)大幅度降低,能够完全可以满足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6)、能耗低,由于能够精准控制发动机每个转速段的燃料需求,使得该结构的燃油消耗率比传统锥形油针结构油耗大幅度降低,杜绝燃料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化油器,包括壳体(20),壳体(20)内横向设置有气流通道(12),壳体(20)上竖向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通道(12)开、闭的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气阀组件上的油针与气流通道(12)轴线垂直相交;油针包括呈柱形的杆体(5),沿杆体(5)轴向设置有空腔(4),空腔(4)其中一端为敞口、另一端封闭,在杆体(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细孔(2),所有细孔(2)与空腔(4)相通,细孔(2)对称布置有两排,同一排的所有细孔(2)中心的连线与杆体(5)轴线平行;细孔(2)的朝向始终与气流通道(12)内流体的主要流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设置在所述杆体(5)上的限位块(8)对所述油针进行环向限位,所述杆体(5)的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非圆柱形的所述杆体(5)自身对所述油针进行环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5)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椭圆形;或者,所述杆体(5)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呈半圆形与等腰三角形的组合结构,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该半圆形直边重合;所述细孔(2)设置在该等腰三角形底角所在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5)径向穿过所述气流通道(12),所述杆体(5)下端直接或间接伸入燃油中,所述杆体(5)顶部连接气阀组件的柱塞(6),且燃油在负压的作用下只能够从所述细孔(2)中喷出以形成油雾,刚喷出的油雾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12)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内横向设置有气流通道中段(28),气流通道中段(28)两端分别连接同心异径连接件一(21)和同心异径连接件二(22),由气流通道中段(28)、同心异径连接件一(21)的异径管腔和同心异径连接件二(22)的管腔共同构成所述气流通道(12);在气流通道中段(28)径向设置所述气阀组件,气阀组件的油针竖向布置,并与气流通道中段(28)的轴线垂直且相交,且气阀组件的油针下端始终以间隙密封的方式配合在连接管(7)中,连接管(7)下端始终伸入燃油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5)轴线与所述气流通道中段(28)轴线相交;所述气流通道中段(28)为小径段,中间段左侧和右侧均为扩张段;所述柱塞(6)上下运动时,所述杆体(5)随着气流通道中段(28)的柱塞(6)同步升降;所述杆体(5)伸入连接管(7)的管腔(10)中,连接管(7)下端伸入燃油中,所述杆体(5)与连接管(7)呈间隙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油针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组件包括所述柱塞(6),所述柱塞(6)上轴向设置有用于配合油针的所述杆体(5)的通孔(64),通孔(64)侧方轴向设置有条形槽(61),条形槽(61)下部设置有内凹部(62),从条形槽(61)中穿过的拉索(26)末端卡挂在内凹部(62)上;在通孔(64)顶部设置有安装孔(63),安装孔(63)底部设置有对所述杆体(5)进行限位的限位槽(65),所述杆体(5)顶部的限位块(8)配合在限位槽(65)中,在安装孔(63)内还设置有压块(23)并将限位块(8)压住,限位块(8)上方设置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顶部连接顶盖组件(27),拉索(26)从顶盖组件(27)中穿过;借助于外力驱动拉索(26)上移时,拉索(26)带动柱塞(6)及其内置件同步上移,使油针的所述杆体(5)上的细孔(2)暴露数量越来越多,直到柱塞(6)顶住顶盖组件(27)时停止,此过程中复位弹簧(24)被压缩;撤销或减小外力后,复位弹簧(24)复位,柱塞(6)、压块(23)、限位块(8)和油针同步下移,使油针的所述杆体(5)上的细孔(2)暴露数量越来越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62)为缺口,且正对空气入口方向的同心异径连接件一(21)中心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的所有细孔(2)等径、等间距布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横向设置有气流通道,壳体上竖向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通道开、闭的气阀组件,气阀组件上的油针与气流通道轴线垂直相交;油针包括呈柱形的杆体,沿杆体轴向设置有空腔,空腔其中一端为敞口、另一端封闭,在杆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细孔,所有细孔与空腔相通,细孔对称布置有两排,同一排的所有细孔中心的连线与杆体轴线平行;细孔的朝向始终与气流通道内流体的主要流向垂直。本发明以纯机械的结构实现了极其接近理想空燃比的特性,实现极佳的燃烧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谭大庆,何勇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