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0144发布日期:2021-12-01 12:4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盘。


背景技术:

2.目前,发动机的机油盘采用的整体式钢质结构,在保证与机舱零部件相关间隙的基础上,为保证足够的储油量,机油盘设计较深,冲压时边缘易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导致壳体冲压成型困难;同时油盘搭载的机型较单一,不适合多种机型使用,不适合平台化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机油盘设计较深,冲压时边缘易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导致壳体冲压成型困难的问题,以提供一种机油盘解决上述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机油盘,包括上机油盘和下机油盘,所述上机油盘整体呈上下均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下机油盘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通过安装螺栓将上机油盘与下机油盘连接;所述上机油盘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上端与稳油挡板连接,两端与上机油盘的侧壁连接,在上机油盘内形成腔体,通过所述腔体存储机油辅助汽车在上下坡时顺利吸油。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油盘设置成包括上机油盘和下机油盘相连通的组合机油盘,在储油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机油盘的深度,避免因机油盘壳体深度过深出现应力集中,导致机油盘壳体强度降低或者报废,降低机油盘壳体成型的难度,提高成型的效率,并避免报废而节约成本;并在上壳体内设置加强板,通过加强板与侧壁和稳油挡板形成腔体,通过腔体存储机油辅助汽车在上下坡时顺利吸油,避免在极限情况下吸油困难,影响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并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7.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与侧壁形成的腔体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漏油孔,通过第一螺栓将稳油挡板连接在加强板顶端,使稳油挡板遮挡在所述腔体的上方。通过设置漏油孔使该腔体与下机油盘相通,在汽车上下坡时将腔体内储存的机油向发动机供油,并设置稳油挡板防止机油在汽车运行时晃荡而起泡,影响润滑效。
8.优选的,所述上机油盘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上均布设置有数个上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缸体连接。通过将安装孔均布设置在安装部上,使上机油盘与缸体连接时受力均匀,避免产生缝隙而漏油。
9.优选的,所述上机油盘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通过所述突出部增大油盘体积。通过设置突出部合理利用汽车周围空间,增加油盘体积,从而增加储油量,在增大储油量时上油盘的安装部的形状和大小未发生变化,提高了发动机的匹配性能,减少了同平台机油盘的状态,提高了平台化利用率。
10.优选的,所述上机油盘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部,所述下安装部上均布设置有数个下安装孔,安装螺栓通过所述下安装孔与下机油盘连接。通过在下安装部上均布设置安装孔与下机油盘连接,使上机油盘与下机油盘连接时受力均匀,避免产生缝隙而漏油。
11.优选的,所述下机油盘整体呈长方形,长方形宽度方向的一侧壁设置有放油口,通过放油螺栓与所述放油口配合。通过设置放油口,方便在维修时放掉废弃机油,使维修方便。
12.优选的,所述下机油盘的底部设置有数个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增加下机油盘的强度和刚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机油盘设置成包括上机油盘和下机油盘相连通的组合机油盘,在储油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机油盘的深度,避免因机油盘壳体深度过深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壳体强度降低或者报废,降低壳体成型的难度,提高成型的效率,并避免报废而节约成本;并在上壳体内设置加强板,通过加强板与侧壁和稳油挡板形成腔体,通过腔体存储机油辅助汽车在上下坡时顺利吸油,避免在极限情况下吸油困难,影响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并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还通过设置稳油挡板避免机油在汽车运行时晃动起泡,影响机油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机油盘壳体的俯视图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机油盘壳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螺栓1、稳油挡板2、上机油盘3、上安装孔31、突出部32、下安装部33、下安装孔34、下机油盘4、放油口6、放油螺栓7、安装螺栓8、加强板10、侧壁11。
19.参见图1,一种机油盘,包括上机油盘3和下机油盘4,所述上机油盘3整体呈上下均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下机油盘4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通过安装螺栓8将上机油盘3与下机油盘4连接;所述上机油盘3内设置有加强板10,所述加强板10的上端与稳油挡板2连接,两端与上机油盘3的侧壁11连接,在上机油盘3内形成腔体,通过所述腔体存储机油辅助汽车在上下坡时顺利吸油。
20.其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加强板10与侧壁11形成的腔体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漏油孔,通过第一螺栓1将稳油挡板2连接在加强板10顶端,使稳油挡板2遮挡在所述腔体的上方。
21.参见图1和图2,所述上机油盘3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上均布设置有数个上安装孔31,通过所述上安装孔31与缸体连接。所述上机油盘3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2,通过所述突出部32增大油盘体积。
22.参见图3,所述上机油盘3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部33,所述下安装部33上均布设置有数个下安装孔34,安装螺栓8通过所述下安装孔34与下机油盘4连接。
23.参见图1,所述下机油盘4整体呈长方形,长方形宽度方向的一侧壁11设置有放油口6,通过放油螺栓7与所述放油口6配合。所述下机油盘4的底部设置有数个加强筋。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油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油盘(3)和下机油盘(4),所述上机油盘(3)整体呈上下均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下机油盘(4)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通过安装螺栓(8)将上机油盘(3)与下机油盘(4)连接;所述上机油盘(3)内设置有加强板(10),所述加强板(10)的上端与稳油挡板(2)连接,两端与上机油盘(3)的侧壁(11)连接,在上机油盘(3)内形成腔体,通过所述腔体存储机油辅助汽车在上下坡时顺利吸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0)与侧壁(11)形成的腔体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漏油孔,通过第一螺栓(1)将稳油挡板(2)连接在加强板(10)顶端,使稳油挡板(2)遮挡在所述腔体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油盘(3)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上均布设置有数个上安装孔(31),通过所述上安装孔(31)与缸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油盘(3)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2),通过所述突出部(32)增大油盘体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油盘(3)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部(33),所述下安装部(33)上均布设置有数个下安装孔(34),安装螺栓(8)通过所述下安装孔(34)与下机油盘(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油盘(4)整体呈长方形,长方形宽度方向的侧壁(11)设置有放油口(6),通过放油螺栓(7)与所述放油口(6)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油盘(4)的底部设置有数个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盘,包括上机油盘和下机油盘,所述上机油盘整体呈上下均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下机油盘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通过安装螺栓将上机油盘与下机油盘连接;所述上机油盘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上端与稳油挡板连接,两端与上机油盘的侧壁连接,在上机油盘内形成腔体,通过所述腔体存储机油辅助汽车在上下坡时顺利吸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机油盘设置成包括上机油盘和下机油盘相连通的组合机油盘,在储油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机油盘的高度,提高了发动机的匹配性能,减少了同平台机油盘的状态,提高了平台化利用率。了平台化利用率。了平台化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强 汪开银 杨小平 刘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