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7149发布日期:2023-05-05 18:4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体和缸盖的内部形成有水套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1、以往,一种已知的技术是向形成于内燃机的缸径周围的水套内部插入间隔件来控制制冷剂(例如,发动机冷却液)的流动。例如,提出了一种冷却结构,其利用间隔件调节水套内的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和流速,并均匀地冷却多个缸径(参考专利文献1、2)。

2、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15022号公报

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0521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一方面,根据用于向水套内导入制冷剂的导入口的位置和水套的形状,制冷剂的流动可能发生偏差。例如,向缸体侧的水套导入的制冷剂的大部分直接流出到缸盖侧,这可能会降低缸径的冷却效率。

3、本案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制冷剂的冷却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该目的,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结构导出的作用和效果即发挥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获得的作用和效果,也可以作为本案的其他目的。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公开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具备:水套,其围绕内燃机的缸径的周围并形成于缸体和缸盖的内部;间隔件,其配置于水套的内部;以及第一导入口,其向缸体侧的水套导入制冷剂。间隔件上设有位于第一导入口的缸盖侧的堰部和竖立设置于堰部的肋。

6、发明效果

7、根据公开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制冷剂的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具备:水套,其围绕内燃机的缸径的周围并形成于缸体和缸盖的内部;间隔件,其配置于水套的内部;以及第一导入口,其向缸体侧的水套导入制冷剂。间隔件具有位于第一导入口的缸盖侧的堰部和竖立设置于堰部的肋。

技术研发人员:高谷航,松井知史,中野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