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及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42416发布日期:2023-04-06 10:2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及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底壳,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拖拉机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的拖拉机越来越多采用无架式结构,即无架式拖拉机机架由拖拉机前托架、发动机及拖拉机传动系统各部分的壳体相互直接连接在一起作为机架;其中发动机与前托架和传动系统连接的主要部件是油底壳、采用结构复杂的铸造件,其除了满足发动机本体需求功能外,还要担当拖拉机的大梁作用。现有技术中,拖拉机用油底壳时常发生断裂事故,主要原因是油底壳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强度、刚度不足,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油底壳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用来储存发动机机油,保证发动机生命周期内各润滑系统能够得到充分的润滑。不过在整车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坡、下坡工况,此时油底壳中机油会伴随着发动机的倾斜出现不同程度的液位变化。如果倾斜角度变化太大,严重的将会出现集滤器吸空,导致机油压力降低,发动机无法保证充分润滑情况的出现,进而可能导致发动机拉缸报废等恶劣故障出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拖拉机斜传动轴布置带来的油底壳强度不足以及整车倾斜容易吸空机油。

2、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新颖、刚度强,拖拉机上下35°坡不发生吸空油的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以及设计该油底壳的方法。

2、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及设计方法。

3、优选地,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4、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四周的侧壁和端壁,所述底板包括沿油底壳长度方向延伸且倾斜布置的拱起部,以及设在拱起部两侧的v形板,底板的外侧在拱起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弧形通槽;所述油底壳的底部设有放油孔。

5、进一步地,所述拱起部为圆弧面。

6、进一步地,所述拱起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放油孔,所述放油孔设在v形板的中部低处,并贯穿油底壳侧壁。

7、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一端壁为飞轮壳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壁为前托架连接端;靠近前托架连接端的拱起部端高度低于靠近飞轮壳连接端的拱起部端。

8、进一步地,所述v形板斜向飞轮壳连接端的倾斜面斜率大于斜向前托架连接端的倾斜面斜率。

9、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两个侧壁的上端面为水平面,并设有外翻的水平延伸面,两个侧壁的安装面设有若干工艺孔、螺孔。

10、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两个端壁为拱门状,两个端壁的顶面均设有凹槽,下部设有供传动轴通过的让位口;所述油底壳的两个端壁均设有外翻的竖直延伸面,并设有若干工艺孔和螺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两个侧壁的外侧布置有沿油底壳长度方向的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上横向加强筋、下横向加强筋;所述上横向加强筋、下横向加强筋分别设在侧壁的中部和底部。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布置在上横向加强筋和下横向加强筋之间,纵向加强筋的下端和下横向加强筋连接。

13、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的设计方法,包括在保持油底壳容积不变的同时,将油底壳底板设计为v形结构,再将油底壳的深度做深,通过增加油底壳的深度抵消v形面的体积变化;当油底壳的底板设有拱起部时,将拱起部的两侧底板设计成v形板。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v形底面的设计,拖拉机在爬坡或下坡的过程导致油底壳前后倾斜35°时,吸油管集滤器罩始终在最低油量液面以下,有效防止吸空。本发明的油底壳能够一体成型铸造,结构简单,设计的水平延伸面、横向加强筋、竖直延伸面、纵向加强筋不仅能够提高油底壳的刚度,而且布局合理,线条硬朗,视觉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四周的侧壁和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沿油底壳长度方向延伸且倾斜布置的拱起部,以及设在拱起部两侧的v形板,底板的外侧在拱起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弧形通槽;所述油底壳的底部设有放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为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放油孔,所述放油孔设在v形板的中部低处,并贯穿油底壳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一端壁为飞轮壳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壁为前托架连接端;靠近前托架连接端的拱起部端高度低于靠近飞轮壳连接端的拱起部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板斜向飞轮壳连接端的倾斜面斜率大于斜向前托架连接端的倾斜面斜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两个侧壁的上端面为水平面,并设有外翻的水平延伸面,两个侧壁的安装面设有若干工艺孔、螺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两个端壁为拱门状,两个端壁的顶面均设有凹槽,下部设有供传动轴通过的让位口;所述油底壳的两个端壁均设有外翻的竖直延伸面,并设有若干工艺孔和螺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两个侧壁的外侧布置有沿油底壳长度方向的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上横向加强筋、下横向加强筋;所述上横向加强筋、下横向加强筋分别设在侧壁的中部和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布置在上横向加强筋和下横向加强筋之间,纵向加强筋的下端和下横向加强筋连接。

10.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保持油底壳容积不变的同时,将油底壳底板设计为v形结构,再将油底壳的深度做深,通过增加油底壳的深度抵消v形面的体积变化;当油底壳的底板设有拱起部时,将拱起部的两侧底板设计成v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拖拉机V型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四周的侧壁和端壁,所述底板包括沿油底壳长度方向延伸且倾斜布置的拱起部,以及设在拱起部两侧的V形板,底板的外侧在拱起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弧形通槽;所述油底壳的底部设有放油孔。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刚度强,拖拉机上下35°坡不发生吸空油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明,潘芩,钟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