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8109发布日期:2022-06-29 03:1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轮机的轴封又称汽封,汽轮机设置轴封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蒸汽泄漏,二是防止空气进入,因此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具有一定余热的乏汽。
3.目前,针对汽轮机的轴封乏汽进行处理的方式是进行余热回收,然而余热回收并不能完全的回收乏汽的热量,乏汽仍然会携带一定的热量,这些携带乏汽通常是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排放过程中乏汽凝结的液滴掉落在汽轮机厂房周围,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二次处理乏汽的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包括汽封冷却器和吸收塔,所述汽封冷却器设置有尾气管,所述尾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汽封冷却器连通,所述尾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收塔的中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排凝管,所述排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连通。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汽封冷却器能够回收乏汽的余热,吸收塔能够二次处理乏汽,并利用吸收液处理乏汽,同时进行强制接触对流换热,能够有效的消除乏汽的二次余热,提升厂房周围的安全性。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内顶部设置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的周向边缘与吸收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布板上设置有分布孔。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分布板能够增加乏汽与吸收液之间的接触,强制接触对流换热效果佳。
11.进一步的,所述尾气管上设置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管连通,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有泄压阀。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放空管能够对尾气管进行放空处理。
13.进一步的,所述排凝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倒u形弯。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u形弯能够实现水封的目的。
15.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底部,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入液管。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循环泵能够将吸收液输送回吸收塔中,保证
吸收液与乏汽充分的强制接触对流换热。
17.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计。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度计能够测量吸收塔塔底的温度,防止吸收液唯独过高影响乏汽的吸收。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汽封冷却器;2、尾气管;3、吸收塔;4、循环泵;5、分布板;6、排凝管;7、入液管;8、放空管;9、泄压阀;10、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包括汽封冷却器1和吸收塔3,汽封冷却器1设置有尾气管2,尾气管2的一端与汽封冷却器1连通,尾气管2的另一端与吸收塔3的中部侧面固定连接,吸收塔3的底部设置有排凝管6,排凝管6的一端与吸收塔3的底部连通,吸收塔3的顶部设置有入液管7,入液管7的一端与吸收塔3的顶部连通。
25.需要说明的是,吸收塔3的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入口和不凝气排放口,其中不凝气排放口连接有不凝气排放管,入液管7与吸收液入口连接;入液管7输送的吸收液是来自大气安全阀的密封水排水,密封水排水可以与乏汽进行强制接触对流换热,换热后,密封水排水的温度升高,可以作为凝汽器的大气安全阀的密封水使用。
26.优选的,吸收塔3内顶部设置有分布板5,分布板5的周向边缘与吸收塔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分布板5上设置有分布孔,分布板5装设于吸收液入口和不凝气排放口的下方。
27.优选的,尾气管2上设置有放空管8,放空管8的一端与尾气管2连通,放空管8上设置有泄压阀9。
28.优选的,排凝管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倒u形弯。
29.优选的,吸收塔3的底部还设置有循环泵4,循环泵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3的底部,循环泵4的输出端通过管线连接入液管7;循环泵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有阀门。
30.优选的,吸收塔3的底部设置有温度计10,温度计10固定于吸收塔3底部侧壁上,温度计10的检测端横向插入到吸收塔3内。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
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封冷却器(1)和吸收塔(3),所述汽封冷却器(1)设置有尾气管(2),所述尾气管(2)的一端与所述汽封冷却器(1)连通,所述尾气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收塔(3)的中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3)的底部设置有排凝管(6),所述排凝管(6)的一端与所述吸收塔(3)的底部连通,所述吸收塔(3)的顶部设置有入液管(7),所述入液管(7)的一端与所述吸收塔(3)的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3)内顶部设置有分布板(5),所述分布板(5)的周向边缘与吸收塔(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布板(5)上设置有分布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管(2)上设置有放空管(8),所述放空管(8)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管(2)连通,所述放空管(8)上设置有泄压阀(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凝管(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倒u形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3)的底部还设置有循环泵(4),所述循环泵(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塔(3)的底部,所述循环泵(4)的输出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入液管(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3)的底部设置有温度计(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汽轮机轴封乏汽处理装置,包括汽封冷却器和吸收塔,汽封冷却器设置有尾气管,尾气管的一端与汽封冷却器连通,尾气管的另一端与吸收塔的中部侧面固定连接,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排凝管,排凝管的一端与吸收塔的底部连通,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入液管,入液管的一端与吸收塔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汽封冷却器能够回收乏汽的余热,吸收塔能够二次处理乏汽,并利用吸收液处理乏汽,同时进行强制接触对流换热,能够有效的消除乏汽的二次余热,提升厂房周围的安全性。提升厂房周围的安全性。提升厂房周围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艳 张志伟 李彦清 张正生 何凡 杜福娜 李旭健 吕瑞东 马晓晖 杨晋垣 宋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7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