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7463发布日期:2023-06-28 09: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全场用能的供热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煤炭是以一种基础能源,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尤其是火电企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在电力供给中火电厂仍是中坚力量,这就导致煤炭等资源的损耗逐渐增加,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要想确保电力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减少煤炭利用率,就应当保证主体发电系统在运行期间能够持续保持最佳状态。

2、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探索先进的能源结构。其中,热电联产是许多国家实施的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热电联产是指在同一电厂中将供热和发电联合在一起,实现了热能与电能的联合高效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在丹麦、德国、荷兰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热电联产机组占同容量火电机组比例已超过60%,各级管理部门还制定了缩短热点资产的折旧年限、热电项目减免税收和对热电项目给与低息贷款等扶持政策。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kw,已建成6mw及以上热电联产约2300台,发电总量占全国发电量的9%,承担了全国约30%的民用采暖供热和约80%的工业供热。随着我国不断调整能源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趋势给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大容量机组。

3、火电厂现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发电厂煤耗、全厂热效率、发电厂热耗率和热电比等。冬季采暖期,发电厂供热量随着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各机组的供热量也在变化。但是在不同供热负荷下,各机组的供热量并未达到最优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可以提高电厂效益,可保障供热需求的稳定性,并提高供热调节的灵活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各供热机组均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喷射器;锅炉内设有过热器和再热器,锅炉连有给水管道和给煤管道;汽轮机设置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过热器出口通过高压蒸汽管道与高压缸的主汽门接口相连,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冷再蒸汽管道与再热器入口相连;再热器出口通过热再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主汽门接口相连,中压缸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与低压缸入口相连;发电机由汽轮机驱动发电;中压缸的排汽管道通过旁通管道与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入口相连,低压缸的排汽管道与喷射器的低压蒸汽入口相连,各供热机组的所有喷射器的蒸汽经连通管道汇合后供给热用户。

4、所述中压缸与喷射器相连的旁通管道上设置有蒸汽阀一,低压缸与喷射器相连的排汽管道上设置有蒸汽阀二,各喷射器与热用户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蒸汽阀三。

5、所述过热器的减温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一、温度表一和流量计一;再热器的减温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二、温度表二和流量计二;给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三、温度表三、流量计三;给煤管道上安装有煤量监测器;高压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四、温度表四和流量计四;热再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五、温度表五和流量计五;冷再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六、温度表六和流量计六;喷射器出口与热用户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七、温度表和流量计;在发电机侧安装电量监测器。

6、各压力表、各温度表、各流量计、煤量监测器和电量监测器均与plc控制柜连接,plc控制柜监测采集各压力表、各温度表、各流量计、煤量监测器和电量监测器的压力、温度、流量、用煤量和用电量数据。

7、各蒸汽阀均受控于plc控制柜,plc控制柜控制各蒸汽阀的开闭和开度。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利用中压缸排汽引射乏汽,用来满足全厂供热需求,不仅可以回收乏汽,还可以提高电厂效益;各机组喷射器采取并联的方式,喷射器进出口设置阀门,可保障供热需求的稳定性,并提高供热调节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各供热机组均包括锅炉(1)、汽轮机、发电机(7)和喷射器(8);锅炉(1)内设有过热器(2)和再热器(3),锅炉(1)连有给水管道和给煤管道;汽轮机设置高压缸(4)、中压缸(5)和低压缸(6);过热器(2)出口通过高压蒸汽管道与高压缸(4)的主汽门接口相连,高压缸(4)的排汽口通过冷再蒸汽管道与再热器(3)入口相连;再热器(3)出口通过热再蒸汽管道与中压缸(5)的主汽门接口相连,中压缸(5)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与低压缸(6)入口相连;发电机由汽轮机驱动发电;中压缸(5)的排汽管道通过旁通管道与喷射器(8)的动力蒸汽入口相连,低压缸(6)的排汽管道与喷射器(8)的低压蒸汽入口相连,各供热机组的所有喷射器(8)的蒸汽经连通管道汇合后供给热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缸(5)与喷射器(8)相连的旁通管道上设置有蒸汽阀一(9),低压缸(6)与喷射器(8)相连的排汽管道上设置有蒸汽阀二(10),喷射器(8)与热用户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蒸汽阀三(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2)的减温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一(13)、温度表一(14)和流量计一(15);再热器(3)的减温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二(18)、温度表二(17)和流量计二(16);给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三(26)、温度表三(27)、流量计三(28);给煤管道上安装有煤量监测器(25);高压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四(19)、温度表四(20)和流量计四(21);热再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五(22)、温度表五(23)和流量计五(24);冷再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六(31)、温度表六(30)和流量计六(29);喷射器(8)出口与热用户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七(33)、温度表(34)和流量计(35);在发电机(7)侧安装电量监测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压力表、各温度表、各流量计、煤量监测器(25)和电量监测器(32)均与plc控制柜(12)连接,plc控制柜监测采集各压力表、各温度表、各流量计、煤量监测器(25)和电量监测器(32)的压力、温度、流量、用煤量和用电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蒸汽阀均受控于plc控制柜(12),plc控制柜(12)控制各蒸汽阀的开闭和开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全厂用能的供热系统,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各供热机组均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喷射器;锅炉内设有过热器和再热器,锅炉连有给水管道和给煤管道;汽轮机设置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过热器出口通过高压蒸汽管道与高压缸的主汽门接口相连,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冷再蒸汽管道与再热器入口相连;再热器出口通过热再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主汽门接口相连,中压缸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与低压缸入口相连;发电机由汽轮机驱动发电;中压缸的排汽管道通过旁通管道与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入口相连,低压缸的排汽管道与喷射器的低压蒸汽入口相连,各供热机组的所有喷射器的蒸汽经连通管道汇合后供给热用户。

技术研发人员:张曙光,刘琪,王兆彪,杨承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瑞森(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