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4008发布日期:2023-04-06 05: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燃气发动机燃烧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燃气分布式能源利用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对燃气的发电利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天然气,其它燃气如:瓦斯、沼气、秸秆气、垃圾填埋气、炼化尾气、油母页岩气等也被广泛利用于发电,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这些燃气的热值、可燃气浓度往往是不稳定的,对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发动机最重要的控制技术之一,空燃比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燃气发动机的推广及应用,尤其是大功率、高升功率的发动机,目前燃气发动机混合器通常只设置有一个进气口,而由于沼气的热值小,如果进气不够就会导致功率变小;且目前发动机混合器按比例控制空燃比,当燃料发生变化时无法调节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使用,如果燃料热值变化较大很难实现其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包括混合器主体,所述混合器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入口管,所述混合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气出管,所述混合器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燃气进管,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燃气密封环,所述燃气密封环转动套装在空气入口管上,所述空气入口管的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燃气密封环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内部设有与燃气密封环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装置壳的内部设有用于对燃气密封环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壳内壁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贯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一端,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装置壳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装置壳内壁的一端贯穿混合器主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混合器主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位于混合器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所述燃气密封环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斜齿盘,所述斜齿轮与斜齿盘啮合,所述转轴位于装置壳内部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壳内壁上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套装在混合器主体周围,所述安装环的内环壁上开设有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有锁定件,所述装置壳的内部设有锁定件连接的移动结构。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壳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蜗杆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内部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与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杆的端部,所述锁定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贯穿混合器主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混合器主体的内部,所述燃气密封环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锁定杆相适配。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装置壳内部的转环,所述转环套装在混合器主体的周围,所述转环的下侧壁开设有沿周向等间距分布且与限位滑杆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滑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转环的外环壁上固定套接有直齿盘,所述装置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直齿盘啮合。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杆为矩形杆。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槽为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滑杆为圆柱形结构。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通过设置燃气密封环、第一开口、第二开口、驱动机构,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轴转动,通过连接轴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进而驱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斜齿轮转动,由于斜齿轮与斜齿盘啮合,进而能够驱动燃气密封环转动,通过调整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重合面积,进而可以根据燃气热值灵活控制燃气流通面积。

13、通过设置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杆插入燃气密封环上的锁定槽内,能够将燃气密封环锁定,保证燃气密封环状态的稳定性,通过移动结构,能够对锁定杆进行便捷移动,进而便捷实现锁定杆的锁定和解锁。

14、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燃气进管,能够在高热值燃气应用场合仅用一个燃气进管,在低热值燃气应用场合采用两个燃气进管,且本发明能够通过驱动燃气密封环转动,调整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重合面积,进而可以根据燃气热值灵活控制燃气流通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包括混合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入口管(2),所述混合器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气出管(5),所述混合器主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燃气进管(28),所述混合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燃气密封环(3),所述燃气密封环(3)转动套装在空气入口管(2)上,所述空气入口管(2)的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一开口(14),所述燃气密封环(3)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第一开口(14)对应的第二开口(15),所述混合器主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装置壳(6),所述装置壳(6)的内部设有与燃气密封环(3)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装置壳(6)的内部设有用于对燃气密封环(3)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壳(6)内壁上的第二固定板(24),所述第二固定板(24)上贯穿设有连接轴(25),所述连接轴(25)与第二固定板(24)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壳(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7)、减速器(26),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6)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连接轴(25)的一端,所述连接轴(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1),所述装置壳(6)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远离装置壳(6)内壁的一端贯穿混合器主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混合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22)位于混合器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23),所述燃气密封环(3)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斜齿盘(4),所述斜齿轮(23)与斜齿盘(4)啮合,所述转轴(22)位于装置壳(6)内部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20),所述蜗轮(20)与蜗杆(2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壳(6)内壁上的安装环(10),所述安装环(10)套装在混合器主体(1)周围,所述安装环(10)的内环壁上开设有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的内部设有锁定件,所述装置壳(6)的内部设有锁定件连接的移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9),所述蜗杆(21)远离连接轴(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9)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11)内部的锁定杆(13),所述锁定杆(13)与活动槽(11)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槽(11)的内部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槽(11)的内壁上,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杆(13)的端部,所述锁定杆(13)远离弹簧(12)的一端贯穿混合器主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混合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燃气密封环(3)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锁定杆(13)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装置壳(6)内部的转环(16),所述转环(16)套装在混合器主体(1)的周围,所述转环(16)的下侧壁开设有沿周向等间距分布且与限位滑杆(18)对应的限位槽(17),所述限位滑杆(18)的上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7)的内部,所述转环(16)的外环壁上固定套接有直齿盘(9),所述装置壳(6)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8),所述直齿轮(8)与直齿盘(9)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13)为矩形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7)为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滑杆(18)为圆柱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可燃气发动机燃烧的混合器装置,包括混合器主体,所述混合器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入口管,所述混合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气出管,所述混合器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燃气进管,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燃气密封环,所述燃气密封环转动套装在空气入口管上,所述空气入口管的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燃气密封环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燃气进管,能够在高热值燃气应用场合仅用一个燃气进管,在低热值燃气应用场合采用两个燃气进管,且本发明能够通过驱动燃气密封环转动,调整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重合面积,进而可以根据燃气热值灵活控制燃气流通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殷爱军,程晶晶,曹政坤,田敏,亨利·珂伦,王海铭,申孟芹,李正烁,陈化,罗纳德·凯文·汉森,舒博,李阳,殷海红,侯跃艳,战强,宋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