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2477发布日期:2023-08-30 18: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斯特林应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西北等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幅员辽阔,架设电缆成本较大,但由于西北等地区光照充足,太阳能发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西北地区一些基础设施或是巡逻哨所的供电均可由太阳能发电提供,然而西北地区沙漠化还是比较严重,平日里的风沙天气会使得沙土堆积覆盖在太阳能板上,从而影响太阳能发电的效率,而且对太阳能板的清理更是复杂,成本较高。

2、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外燃机,通过在吸热端提供足够的热量形成温差即可进行驱动,若能通过斯特林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便可轻松应对上述的问题,而该技术方案的关键点在于如何高效便捷的获取提供给吸热端的热量,最好的办法还是应用太阳能,聚焦阳光可获得较高的温度,足够驱动斯特林发电机,为了聚焦阳光,又要避免风沙天气沙土的影响,还需要设计一款聚光器来实现。

3、同样的,为了获得更大的温差,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实现散热端的散热,但也要避免吸热端温度降低,因此还需要巧妙地设置斯特林发动机来获得更大的温差,达到更高的转换效率。

4、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包括吸热端置于地面下方而散热端置于地面上方的斯特林机构,还包括聚光器,所述聚光器一端伸入地面下方与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有聚光板。

4、优选的,所述聚光器包括一端插入地面下方的导光管,所述导光管上侧转动设置有所述聚光板,所述聚光板包括主聚光板,所述主聚光板上转动设置有副聚光板,所述主聚光板转动至上端聚光后通过所述副聚光板将光束沿所述导光管传导至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所述主聚光板转动至下端后,所述副聚光板盖住所述导光管的管口。

5、优选的,所述主聚光板沿所述导光管侧面成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副聚光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主聚光板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主聚光板转动至上端后,相邻所述主聚光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7、优选的,所述导光管通过连接器与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光管内设置有反光镜。

9、优选的,所述斯特林机构包括气缸及在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的主活塞和副活塞,所述气缸内设置有通过其与所述副活塞之间间隙连通的吸热腔和散热腔,所述主活塞设置在所述散热腔内。

10、优选的,所述散热腔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器。

11、优选的,所述吸热端包括所述吸热腔外侧的端面或侧面。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为套筒状,所述导光管成“l”形,所述连接器的侧面开设有通孔与所述导光管连通,光束通过所述导光管后穿过所述通孔照射在所述吸热腔外侧的侧面。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为套环状,所述导光管成“j”形,光束通过所述导光管后穿过所述连接器照射在所述吸热腔外侧的端面。

14、优选的,所述主活塞与所述副活塞均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曲轴,所述主活塞通过连杆a与所述曲轴转动连接,所述副活塞通过连杆b与所述曲轴转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连接在所述气缸一端,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轴孔,所述曲轴端部穿过所述轴孔伸出所述防护罩外侧。

16、优选的,还包括壳体,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散热器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壳体下侧还设置有支撑柱。

17、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为圆顶。

18、优选的,所述曲轴端部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有发电储电装置,所述发电储电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

19、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输出装置与所述发电储电装置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输出装置。

20、优选的,所述皮带轮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曲轴上的主皮带轮和设置在所述发电储电装置上的副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与所述副皮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21、优选的,所述发电储电装置包括发电机a和与其连接的储电器a,发电机b和与其连接的储电器b,发电机c和与其连接的储电器c,发电机d和与其连接的储电器d。

22、优选的,所述主皮带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曲轴两端的主皮带轮a和主皮带轮b,所述主皮带轮a与所述皮带轮b上均设置有2个带轮槽用于安装所述传动带。

23、优选的,所述副皮带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电机a上的副皮带轮a,设置在所述发电机b上的副皮带轮b,设置在所述发电机c上的副皮带轮c,设置在所述发电机d上的副皮带轮d。

24、优选的,所述传动带包括连接所述副皮带轮a与所述主皮带轮a的传动带a,连接所述副皮带轮b与所述主皮带轮a的传动带b,连接所述副皮带轮c与所述主皮带轮b的传动带c,连接所述副皮带轮d与所述主皮带轮b的传动带d。

2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发电机a、所述储电器a、所述发电机d和所述储电器d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侧,所述发电机b、所述储电器b、所述发电机c和所述储电器c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下侧。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可上下转动的阵列设置的主聚光板以及通过连接杆连接的副聚光板,工作时可将太阳光聚集并沿导光管传导至吸热端进行加热,不工作时副聚光板可盖住导光管管口,避免沙土雨雪等落入,影响装置后续运行;主聚光板之间在工作时设置有间隙,避免沙土的堆积;吸热端置于地底,不易受到风等因素的影响,散热端置于地面上,有利于降温,同时可保证较大的温差,提高斯特林机构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端置于地面下方而散热端置于地面上方的斯特林机构,还包括聚光器,所述聚光器一端伸入地面下方与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有聚光板,所述聚光器包括一端插入地面下方的导光管(30),所述导光管(30)上侧转动设置有所述聚光板,所述聚光板包括主聚光板(31),所述主聚光板(31)上转动设置有副聚光板(32),所述主聚光板(31)转动至上端聚光后通过所述副聚光板(32)将光束沿所述导光管(30)传导至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所述主聚光板(31)转动至下端后,所述副聚光板(32)盖住所述导光管(30)的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聚光板(31)沿所述导光管(30)侧面成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副聚光板(32)通过连接杆(33)与所述主聚光板(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聚光板(31)转动至上端后,相邻所述主聚光板(31)之间设置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30)通过连接器(29)与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30)内设置有反光镜(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9)为套筒状,所述导光管(30)成“l”形,所述连接器(29)的侧面开设有通孔与所述导光管(30)连通,光束通过所述导光管(30)后穿过所述通孔照射在所述吸热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斯特林机构包括气缸(5)及在所述气缸(5)内滑动设置的主活塞(8)和副活塞(7),所述气缸(5)内设置有通过其与所述副活塞(7)之间间隙连通的吸热腔(35)和散热腔(39),所述主活塞(8)设置在所述散热腔(39)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39)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器(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8)与所述副活塞(7)均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曲轴(11),所述主活塞(8)通过连杆a(9)与所述曲轴(11)转动连接,所述副活塞(7)通过连杆b(10)与所述曲轴(11)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1)端部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有发电储电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斯特林发电装置,涉及斯特林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吸热端置于地面下方而散热端置于地面上方的斯特林机构,还包括聚光器,所述聚光器一端伸入地面下方与所述斯特林机构的吸热端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有聚光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可上下转动的阵列设置的主聚光板以及通过连接杆连接的副聚光板,工作时可将太阳光聚集并沿导光管传导至吸热端进行加热,不工作时副聚光板可盖住导光管管口,避免沙土雨雪等落入,影响装置后续运行;主聚光板之间在工作时设置有间隙,避免沙土的堆积;吸热端置于地底,不易受到风等因素的影响,散热端置于地面上,有利于降温,同时可保证较大的温差,提高斯特林机构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万忠一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