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9085发布日期:2023-08-18 05: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属于机油冷却器领域。


背景技术:

1、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

2、目前的机油冷却器在冷却机油时冷却强度不高,冷却速度慢,箱体容易生锈,不易观察冷却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冷却箱体铰接连接,所述盖板端部与所述冷却箱体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冷却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引入管与冷却液引出管,所述冷却箱体的外表面两侧还设有机油引入管与机油引出管,所述机油引入管位于所述冷却液引出管的上方,所述机油引出管位于所述冷却液引入管的下方,所述冷却箱体内部设有与所述机油引入管以及所述机油引出管两者相配合的冷却机构。

2、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体内顶部一侧的中转管一与内底部一侧的中转管二,所述中转管一一侧中部设有与所述机油引入管连接贯通的导入管,所述中转管二一侧中部设有与所述机油引出管连接贯通的导出管。

3、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管一的底部输出端设有若干个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连通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内部设有流通腔,所述流通腔上开设有流通孔一与流通孔二,所述流通孔一与所述流通孔二两者上分别连通有侧边散热管一与侧边散热管二,所述侧边散热管一与所述侧边散热管二两者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中转管二连接贯通,所述中转箱内部设有与所述流通孔一以及所述流通孔二两者相配合的封堵调节组件。

4、进一步地,所述封堵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中转箱内部的内腔,所述内腔内底部设有齿条板与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在所述内腔内底部一侧,所述齿条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内腔内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板的侧边连接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封堵调节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开设在所述内腔与所述流通腔之间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内腔内部一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板相啮合,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流通腔内部一侧设有封堵盘,所述封堵盘侧边与所述流通腔内部挤压在一起,所述封堵盘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孔一与所述流通孔二两者相配合的通孔一与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与所述流通孔一连接贯通,所述通孔二与所述流通腔内壁封堵在一起,所述流通孔二内所述封堵盘封堵在一起。

6、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盘与所述流通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在所述封堵盘外表面。

7、进一步地,所述齿条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内腔的内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8、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散热管一与所述侧边散热管二两者与中转管二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体外表面设有测温计、报警器以及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1、通过冷却机构的设计,从而可以将机油引导至侧边散热管内,通过侧边散热管的曲线设计,从而可以使得机油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冷却速度,进而可以对机油进行散热处理。

12、通过封堵调节组件的设计,从而可以使得侧边散热管一与侧边散热管二可以交替对流通腔内的机油进行冷却输送工作,且一方进行工作时,另一方可以与冷却液进行冷却交换,快速的降温,进而满足后续对机油进行冷热交换时的低温要求,进而使得侧边散热管的自身冷却降温与侧边散热管对机油的冷热交换互不影响。

13、通过密封垫的设计,进而提高封堵盘与流通腔内壁之间的密封性,方便封堵盘对流通孔一与流通孔二两者进行封堵。

14、通过单向阀的设计,从而防止中转管二内的液体回流至侧边散热管一与侧边散热管二两者内部。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体(1),所述冷却箱体(1)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与所述冷却箱体(1)铰接连接,所述盖板(2)端部与所述冷却箱体(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冷却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引入管(3)与冷却液引出管(4),所述冷却箱体(1)的外表面两侧还设有机油引入管(5)与机油引出管(6),所述机油引入管(5)位于所述冷却液引出管(4)的上方,所述机油引出管(6)位于所述冷却液引入管(3)的下方,所述冷却箱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机油引入管(5)以及所述机油引出管(6)两者相配合的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体(1)内顶部一侧的中转管一(8)与内底部一侧的中转管二(13),所述中转管一(8)一侧中部设有与所述机油引入管(5)连接贯通的导入管(7),所述中转管二(13)一侧中部设有与所述机油引出管(6)连接贯通的导出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管一(8)的底部输出端设有若干个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的底端连通有中转箱(10),所述中转箱(10)内部设有流通腔(15),所述流通腔(15)上开设有流通孔一(17)与流通孔二(18),所述流通孔一(17)与所述流通孔二(18)两者上分别连通有侧边散热管一(11)与侧边散热管二(12),所述侧边散热管一(11)与所述侧边散热管二(12)两者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中转管二(13)连接贯通,所述中转箱(10)内部设有与所述流通孔一(17)以及所述流通孔二(18)两者相配合的封堵调节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中转箱(10)内部的内腔(16),所述内腔(16)内底部设有齿条板(24)与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在所述内腔(16)内底部一侧,所述齿条板(24)滑动连接在所述内腔(16)内底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板(24)的侧边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调节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开设在所述内腔(16)与所述流通腔(15)之间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位于所述内腔(16)内部一端固定有齿轮(23),所述齿轮(23)与所述齿条板(24)相啮合,所述转轴(22)位于所述流通腔(15)内部一侧设有封堵盘(19),所述封堵盘(19)侧边与所述流通腔(15)内部挤压在一起,所述封堵盘(19)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孔一(17)与所述流通孔二(18)两者相配合的通孔一(20)与通孔二(21),所述通孔一(20)与所述流通孔一(17)连接贯通,所述通孔二(21)与所述流通腔(15)内壁封堵在一起,所述流通孔二(18)内所述封堵盘(19)封堵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盘(19)与所述流通腔(15)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25),所述密封垫(25)固定在所述封堵盘(19)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板(24)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内腔(16)的内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散热管一(11)与所述侧边散热管二(12)两者与中转管二(13)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体(1)外表面设有测温计(26)、报警器(27)以及计时器(28),所述计时器(28)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冷却箱体铰接连接,所述盖板端部与所述冷却箱体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冷却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引入管与冷却液引出管,所述冷却箱体的外表面两侧还设有机油引入管与机油引出管。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封堵调节组件的设计,从而可以使得侧边散热管一与侧边散热管二可以交替对流通腔内的机油进行冷却输送工作,且一方进行工作时,另一方可以与冷却液进行冷却交换,快速的降温,进而满足后续对机油进行冷热交换时的低温要求,进而使得侧边散热管的自身冷却降温与侧边散热管对机油的冷热交换互不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蒋积良,王东强,武聪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光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