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9796发布日期:2024-02-09 12:5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合动力车辆因其同时具有节能和长续航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中,为了提高驾驶舒适性和节能,消费者在驾驶混合动力车辆时通常倾向于使用电驱模式,发动机仅在亏电或需要急加速时作为辅助动力介入工作,这导致混合动力车辆中的发动机需要频繁启停。

2、为了避免发动机启动和运转时出现干摩擦,目前常通过机械油泵或电动油泵向发动机泵油,以实现对发动机的润滑。但是,一方面,机械油泵仅能在发动机启动后向发动机供油,容易导致发动机在无基础油膜的情况下干摩擦启动,针对混合动力车辆而言,发动机频繁启停会导致过多的干摩擦启动,进而导致对发动机摩擦副的损耗较大。另一方面,电动油泵冷启动能力和抗杂质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卡滞和无法建立机油压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发动机冷启动时发动机油压的正常建立,并且降低发动机启动时的摩擦损耗。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

4、油底壳,用于储存润滑油;

5、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第一油泵的第二端口用于与发动机连通;

6、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第二油泵的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通;

7、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为,在所述发动机启动前,根据车辆工况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对所述发动机泵进行预润滑,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二油泵,以及在所述发动机启动时控制所述第一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

8、其中,所述车辆工况数据包括整车通电状态、车辆坡度角、车辆载荷、电池电量和发动机停机时长中的至少一者。

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10、当确定需要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对所述发动机进行预润滑时,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

11、当确定不需要控制所述第二油泵对所述发动机进行预润滑时,不启动所述第二油泵。

12、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13、当所述整车通电状态显示车辆上电成功时,判断所述车辆的所述电池电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14、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对所述发动机预润滑第一时长;若否,则根据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长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

15、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还用于:

16、判断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17、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对所述发动机预润滑第二时长;若否,则根据所述车辆坡度角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

18、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还用于:

19、判断所述车辆坡度角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坡度值;

20、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对所述发动机预润滑第三时长;若否,则根据所述车辆载荷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

2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还用于:

22、判断所述车辆载荷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载荷值;

23、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对所述发动机预润滑第四时长;若否,则表示所述发动机不需要进行预润滑。

24、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预设电量值正相关;和/或,所述第二时长与所述预设时长正相关;和/或,所述第三时长与所述预设坡度值负相关;和/或,所述第四时长与所述预设载荷值负相关;和/或,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和所述第四时长均与润滑油温度负相关。

25、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吸滤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26、所述第一油泵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润滑油吸滤器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油泵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润滑油吸滤器之间,且所述第一单向阀自所述润滑油吸滤器向所述第一油泵单向导通;

27、所述第二油泵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润滑油吸滤器与所述油底壳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油泵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润滑油吸滤器之间,且所述第二单向阀自所述润滑油吸滤器向所述第二油泵单向导通。

28、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29、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油泵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发动机之间,且所述第三单向阀自所述第一油泵向所述发动机单向导通;

30、所述第四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油泵的第二端口与发动机之间,且所述第四单向阀自所述第二油泵向所述发动机单向导通。

3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32、获取车辆工况数据,所述车辆工况数据包括整车通电状态、车辆坡度角、车辆载荷、电池电量和发动机停机时长中的至少一者;

33、在发动机启动前,根据车辆工况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控制第二油泵对所述发动机进行预润滑,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二油泵;

34、在所述发动机启动时,控制第一油泵自所述油底壳向所述发动机泵送润滑油。

35、本发明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底壳、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和控制器,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均用于将油底泵中的润滑油泵送至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工况数据。并且,在发动机启动前,可根据车辆工况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对发动机进行预润滑,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油泵,例如若需要对发动机进行预润滑,则控制第二油泵自油底壳向发动机泵送润滑油,以实现对发动机的预润滑,进而避免发动机干摩擦启动,从而降低了对发动机摩擦副的损耗。发动机启动时,控制第一油泵自油底壳向发动机泵送润滑油,在第二油泵已对发动机进行预润滑的基础上,即通过预润滑使得发动机内已存在部分润滑油的情况下,第一油泵继续向发动机泵油,能够确保发动机冷启动时发动机油压的正常建立,进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因此,本发明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降低了发动机启动时的摩擦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还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还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预设电量值正相关;和/或,所述第二时长与所述预设时长正相关;和/或,所述第三时长与所述预设坡度值负相关;和/或,所述第四时长与所述预设载荷值负相关;和/或,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和所述第四时长均与润滑油温度负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油吸滤器(101)、第一单向阀(103)和第二单向阀(10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单向阀(106)和第四单向阀(107);

10.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用于储存润滑油;第一油泵,第一油泵的第一端口与油底壳连通,第一油泵的第二端口用于与发动机连通;第二油泵,第二油泵的第一端口与油底壳连通,第二油泵的第二端口用于与发动机连通;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电连接,被设置为在发动机启动前,根据车辆工况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控制第二油泵对发动机进行预润滑,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油泵,以及在发动机启动时控制第一油泵自油底壳向发动机泵送润滑油。本发明能够保证发动机冷启动时油压的正常建立,并且降低发动机启动时的摩擦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肖史龙,线宝来,王尧,周伟强,白小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