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0322发布日期:2024-03-13 20:4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汽轮机,尤其涉及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通常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现有汽轮机技术,调峰最低负荷通常为35%额定功率。通过运行监控高灵活性汽轮机,深度调峰至20%额定功率并具有快速起动爬坡功能,电网就可以新增加容纳对应汽轮机额定功率15%的非稳定电源,有助于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保障了汽轮机运行的长寿命与高灵活性。

3、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装置。

4、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5、本公开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本公开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7、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在役汽轮机的关键部件的热应力基础数据;获取所述关键部件的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基于所述热应力基础数据和所述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判断所述在役汽轮机在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响应于未满足所述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则对所述在役汽轮机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

8、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役汽轮机的关键部件的热应力基础数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关键部件的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热应力基础数据和所述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判断所述在役汽轮机在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优化模块,用于响应于未满足所述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则对所述在役汽轮机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

9、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

10、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

11、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

12、本公开提供的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在役汽轮机进行运行监控,获取在役汽轮机关键部件的热应力基础数据、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进而确定关键部件在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判定值。进而判断热应力判定值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在不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的情况下,对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制,并重复此操作,直至热应力判定值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保障了汽轮机设计的长寿命与高灵活性。

13、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役汽轮机的关键部件的热应力基础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关键部件的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热应力基础数据和所述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判断所述在役汽轮机在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键部件的热应力判定值,判断所述在役汽轮机的热应力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厚深度范围为壁厚82%~98%深度,所述第二壁厚深度范围为壁厚40%~60%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在役汽轮机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在役汽轮机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之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工况为在役汽轮机的起动、并网、升负荷、带稳定负荷、满负荷、降负荷、解列、停机等全部运行过程,包括快速起动和/或快速负荷变动爬坡瞬态工况。

10.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厚深度范围为壁厚82%~98%深度,所述第二壁厚深度范围为壁厚40%~60%深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模块,还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模块,还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工况为在役汽轮机的起动、并网、升负荷、带稳定负荷、满负荷、降负荷、解列、停机等全部运行过程,包括快速起动和/或快速负荷变动爬坡瞬态工况。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一种在役汽轮机高灵活性的热应力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在役汽轮机的关键部件的热应力基础数据;获取关键部件的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基于热应力基础数据和测点金属温度基础数据,判断在役汽轮机在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响应于未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则对在役汽轮机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由此,本方案通过对关键部件的热应力进行运行监控和优化,保障了汽轮机设计的长寿命与高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进渊,谢岳生,江路毅,范雪飞,李汪繁,徐望人,徐佳敏,张琳,王宇轩,王得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