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装置、介质及整车控制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8020发布日期:2024-02-26 17:2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装置、介质及整车控制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装置、介质及整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1、发动机过温通常是指发动机冷却液高于正常值,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液应该在90度到120度之间,当冷却液温度高于120度时,发动机过热可能会导致:1、发动机功率下降或燃料经济性变差;2、汽车机易产生早燃和爆燃;3、发动机零件因润滑不良加速磨损;4、点燃困难或燃烧迟缓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因此,监测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是汽车必需要完成的工作,目前的发动机温度监测方法如图1所示,在节温器位置处安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整车控制器实时接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判断发动机是否过温,如果过温整车控制器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发动机降温。其不足之处在于:1、虽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每次都会进行电路故障检测和合理性故障检测,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单一的温度传感器设置还是出现了无任何报警情况下,发动机冷却系统过温导致发动机损害的故障;2、冷却液有大循环和小循环,若是要增加第二路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选取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第二路温度传感器与第一路温度传感器的诊断逻辑也需要额外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装置、介质及整车控制器,它可以结合两路温度传感器完成发动机的过温监测诊断。

2、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发动机通过冷却液降温,冷却液可通过节温器、水泵与发动机水套形成降温小循环,冷却液可通过节温器、散热器、水泵与发动机水套形成大循环,发动机过温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3、采集发动机节温器位置处的第一温度数据,采集发动机散热器处的第二温度数据;

4、根据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选择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5、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采集散热器位置的温度作为第二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针对不同的发动机冷却工况,选取最能反应发动机温度的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作为诊断依据;可在任意一路温度失效,或两路温度均有效的情况下,完成发动机过温诊断,显著提高了发动机过温检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的采集方法如下:

7、在发动机节温器处安装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在发动机散热器处置处安装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8、通过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

9、进一步地,整车控制器根据选定的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10、进一步地,根据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选择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具体方法如下:

11、冷却液小循环时,以第一温度数据作为决策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12、冷却液大循环时,以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的较大值作为决策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13、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两路温度传感器的引入,会产生两组不同的温度数据,通过冷却液大、小循环的逻辑分析,完美的解决了决策数据的选取问题。

14、进一步地,判断冷却液小循环或大循环的方式如下:

15、标定节温器全开阈值t;

16、当第一温度数据t1≥t且t2≥t时,冷却液为大循环;

17、当第一温度数据t1<t且t2<t时,冷却液为小循环。

18、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根据节温器的全开阈值作为大、小循环的转换分界线,当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都大于全开阈值时,冷却液可判断为大循环,反之节温器并未完全打开,则判断为小循环。

19、进一步地,当第一温度数据t1>t且第二温度数据t2<t时,以第一温度数据作为决策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20、当第一温度数据t1<t且第二温度数据t2>t时,以第二温度数据作为决策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21、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于两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却回路中不同的位置,因此有可能出现温度差,当出现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出现在全开阈值两侧时,就出现了决策数据的选取问题,通过特定分析,分别针对两种情况作出了决策数据的选取设定,可避免因两路温度数据不同而产生的逻辑信任问题,使整个方案可稳定执行。

22、进一步地,当决策数据大于故障阈值时,发动机诊断为过温;当决策数据小于故障阈值时,发机诊断为正常运行。

23、可选地,整车上电发动机运行后,先完成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测;

24、若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均无故障,则根据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选择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25、若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时,故障报警并控制发动机停机。

26、可选地,整车上电发动机运行后,先完成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测;

27、若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均无故障,则根据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选择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28、若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或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时,选取无故障的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或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作为决策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29、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当一路温度传感器故障时,依然可以完成发动机过温监测诊断,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30、进一步地,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包括:电路故障检测和合理性故障检测。

31、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和过温诊断模块;

32、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发动机节温器位置处的第一温度数据;

33、所述第二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发动机散热器处的第二温度数据;

34、所述过温诊断模块,根据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选择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35、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若干指令,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

36、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整车控制器,用于控制混动汽车或燃油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发动机过温诊断装置,和/或权利要求12所述存储介质。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的“第一”、“第二”等类似的语汇,仅仅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中的各组成要素,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定,也不能理解为对相应要素重要性的指示或暗示;带有“第一”、“第二”等类似语汇的要素,表示在对应技术方案中,该要素至少包含一个。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发动机通过冷却液降温,冷却液可通过节温器、水泵与发动机水套形成降温小循环,冷却液可通过节温器、散热器、水泵与发动机水套形成大循环,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过温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的采集方法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控制器根据选定的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选择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具体方法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冷却液小循环或大循环的方式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温度数据t1>t且第二温度数据t2<t时,以第一温度数据作为决策数据诊断发动机是否过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决策数据大于故障阈值时,发动机诊断为过温;当决策数据小于故障阈值时,发机诊断为正常运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上电发动机运行后,先完成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上电发动机运行后,先完成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包括:电路故障检测和合理性故障检测。

11.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和过温诊断模块;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若干指令,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

13.一种整车控制器,用于控制混动汽车或燃油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发动机过温诊断装置,和/或权利要求12所述存储介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过温诊断方法、装置、介质及整车控制器,它可以结合两路温度传感器完成发动机的过温监测诊断。本发明采集散热器位置的温度作为第二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冷却液的循环方式,针对不同的发动机冷却工况,选取最能反应发动机温度的第一温度数据或第二温度数据作为诊断依据;可在任意一路温度失效,或两路温度均有效的情况下,完成发动机过温诊断,显著提高了发动机过温检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由于两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却回路中不同的位置,因此有可能出现温度差,当出现第一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数据出现在全开阈值两侧时,分别针对两种情况作出了决策数据的选取设定,使整个方案可稳定执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