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9975发布日期:2023-06-28 14:0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非道路后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dpf单元在柴油车上是表示柴油颗粒捕捉器。dpf单元装在柴油车型的排气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装置表面和内部的过滤装置,捕捉柴油燃烧之后进入排气系统中的颗粒物质,以净化尾气的排放。dpf单元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dpf单元的严重堵塞。在dpf单元发生严重堵塞的情况下,就需要拆卸捕捉器进行人工的清理了,甚至是需要更换捕捉器装置。

2、现有非道路后处理装置方案,考虑到dpf单元发生严重堵塞后的售后问题,需要将后处理装置拆下更换或者采用高压气枪在载体端面吹扫,一般设计思路是dpf单元前后使用抱箍连接使得dpf单元可拆,图1展示了一种现有的非道路后处理装置,其中进气管100筒体和doc单元200一体设置,doc单元200与dpf单元300之间通过抱箍500连接,dpf单元300与出气管400筒体之间通过抱箍500连接,进气管100和出气管设置网孔进出气,采用双抱箍方案成本较高,多一个抱箍售后拆解不易安装。

3、非道路后处理装置考虑到整车运行振动比较剧烈,现有的非道路后处理装置,将进气管、出气管直接整体插装在进、出气管筒体中并与筒体进行塞焊加强结构强度,如图2所示,图2展示了图1中非道路后处理装置的出气管400的a-a向的剖视图,出气管的筒体上开孔与出气管400进行了塞焊,出气管塞焊工艺复杂,加工制作难度较高,并且采用该种形式的进出气管,未拆解的情况下吹灰设备无法直接吹扫dpf单元的载体端面。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结构合理,方便dpf单元的售后清理及拆装dpf单元,降低成本。

2、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包括通过抱箍连接的doc单元和dpf单元,所述doc单元的前侧和所述dpf单元的后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dpf单元的筒体与出气管筒体一体成型,所述dpf单元的筒体还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dpf单元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弧形开口,两个所述弧形开口配合形成与所述出气管相匹配的管道连接口,所述出气管从所述管道连接口插入所述dpf单元的筒体中,所述端盖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管道连接部,所述管道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出气管相匹配的曲面。

3、进一步的,所述管道连接部上还设有焊接开口,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焊接开口与所述端盖焊接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朝向所述管道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部的曲面相匹配的弧形连接部,所述出气管朝向所述dpf单元的一侧设置成敞口。

5、进一步的,所述doc单元和所述dpf单元的壳体上安装有安装抱箍,后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安装抱箍固定在安装底板上,所述安装抱箍与安装底板焊接连接。

6、进一步的,在所述doc单元和所述dpf单元的壳体上避开所述安装抱箍设置有保护壳安装支架,所述保护壳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后处理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安装在后处理装置的外侧,所述后处理保护壳的两端还设置有保护壳端盖,所述保护壳端盖与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之间通过螺栓与通孔配合连接在一起。

7、进一步的,所述后处理保护壳至少包括两瓣弧形护板,所述弧形护板的边缘处对应设置有连接孔,相邻的两瓣所述弧形护板的边缘交叠设置,螺栓穿过相邻的两瓣所述弧形护板的连接孔和所述保护壳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将所述弧形护板固定在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外侧,所述弧形护板上对应所述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抱箍和所述安装抱箍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位置处还设置有补丁板,所述补丁板与弧形护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架,线束和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传感器的检测端穿过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的通孔伸入所述doc单元和所述dpf单元上的传感器安装座中。

9、进一步的,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还固定有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盖装在所述线束和所述传感器上将所述线束和所述传感器封闭在内,所述第二防护罩盖装在所述避让缺口上将所述避让缺口封闭在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螺栓和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边缘交叠设置共用螺栓和安装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罩还有可拆卸的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上设有线束通过孔。

1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dpf单元的筒体与出气管筒体一体成型,减少了抱箍的使用,同时考虑到dpf单元售后吹扫的需求,直接借用端盖的部分结构形成了向外凸出的管道连接部,管道连接部上还设有焊接开口,出气管可以从管道连接口插入,然后通过焊接开口与端盖焊接连接进行固定,使得出气管的固定更加可靠、结构强度更高,适应非道路的需求,于此同时出气管取消了以往的网孔,将朝向dpf单元的一侧设置成敞口,售后的扫吹设备可以直接从出气管伸入直接对于dpf单元的载体进行吹扫,并且借用端盖的部分结构形成的向外凸出的管道连接部,也相对于减小了出气管筒体的大小,使得后处理装置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包括通过抱箍连接的doc单元和dpf单元,所述doc单元的前侧和所述dpf单元的后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dpf单元的筒体与出气管筒体一体成型,所述dpf单元的筒体还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dpf单元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弧形开口,两个所述弧形开口配合形成与所述出气管相匹配的管道连接口,所述出气管从所述管道连接口插入所述dpf单元的筒体中,所述端盖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管道连接部,所述管道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出气管相匹配的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部上还设有焊接开口,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焊接开口与所述端盖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朝向所述管道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部的曲面相匹配的弧形连接部,所述出气管朝向所述dpf单元的一侧设置成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oc单元和所述dpf单元的壳体上安装有安装抱箍,后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安装抱箍固定在安装底板上,所述安装抱箍与安装底板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oc单元和所述dpf单元的壳体上避开所述安装抱箍设置有保护壳安装支架,所述保护壳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后处理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安装在后处理装置的外侧,所述后处理保护壳的两端还设置有保护壳端盖,所述保护壳端盖与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之间通过螺栓与通孔配合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保护壳至少包括两瓣弧形护板,所述弧形护板的边缘处对应设置有连接孔,相邻的两瓣所述弧形护板的边缘交叠设置,螺栓穿过相邻的两瓣所述弧形护板的连接孔和所述保护壳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将所述弧形护板固定在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外侧,所述弧形护板上对应所述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抱箍和所述安装抱箍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位置处还设置有补丁板,所述补丁板与弧形护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架,线束和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传感器的检测端穿过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的通孔伸入所述doc单元和所述dpf单元上的传感器安装座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还固定有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盖装在所述线束和所述传感器上将所述线束和所述传感器封闭在内,所述第二防护罩盖装在所述避让缺口上将所述避让缺口封闭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螺栓和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后处理保护壳上,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边缘交叠设置共用螺栓和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还有可拆卸的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上设有线束通过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道路车辆的后处理装置,其结构合理,方便DPF单元的售后清理及拆装DPF单元,降低成本,DPF单元的筒体与出气管筒体一体成型,所述DPF单元的筒体还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DPF单元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弧形开口,两个所述弧形开口配合形成与所述出气管相匹配的管道连接口,所述出气管从所述管道连接口插入所述DPF单元的筒体中,所述端盖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管道连接部,所述管道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出气管相匹配的曲面。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飞,张静,袁可平,李东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恒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