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发动机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5009发布日期:2023-10-21 18:0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制发动机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制发动机盖。


背景技术:

1、摩托车发动机采用的也是内燃机,通过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为摩托车的行驶提供动力,相比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惯性力更小,振动也更小。

2、在行驶过程中为保护摩托车发动机,通常会设置发动机盖包裹发动机本体,减少发动机磕碰或是与杂物接触导致损坏的情况,但发动机在燃烧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热能会被传导至发动机的边盖处,当边盖无法将热能传递至外界时,发动机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下发动机边盖无法将热能传递至外界时,发动机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与下盖体,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上的通风口对应设置,对应的所述通风口配合形成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将盖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上盖体与下盖体的通风口配合形成通风窗,行驶过程中风能够穿过通风窗进入盖体内部,对发动机本体进行降温,且设置多个通风窗,为风提供进出的通路,使得风能够在盖体内流通,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且下盖体与上盖体上均开有通风口,使得上盖体与下盖体均能够与风接触,提高降温散热效果。

4、可选的,所述通风窗处均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挡片遮挡部分通风窗。

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杂物从通风窗进入的情况,因此设置挡片,能够对杂物进行阻挡,减少较大的杂物进入盖体内部对发动机造成影响的情况。

6、可选的,一个所述通风窗处的挡片设置有多个,所述挡片均朝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倾斜的挡片,各个挡片之间的空隙较小,能够提高对杂物的阻挡效果,但空隙的总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在对通风散热效果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提高对杂物的阻挡效果。

8、可选的,所述上盖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环筋,多个所述加强环筋均呈环状设置且圆心位于同一位置处,各个所述加强环筋的半径均不同。

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的加强环筋对盖体进行保护时,不论受到从那个方向的冲击,环状的设计均能够承受并缓冲一定的力,且环形设计在受到冲击时会将冲击力分散开承担,减少加强环筋绷断的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盖体的保护效果好。

10、可选的,所述上盖体的外壁上还设有多个加强条筋,所述加强条筋沿着加强环筋的圆心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加强条筋沿着半径最大的加强环筋至半径最小的加强环筋的方向排布。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条筋将各个加强环筋连接,使得各个加强环筋也能够互相传递并缓冲力,且加强条筋自身也具有对盖体的加强作用,进一步提高加强环筋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提高对盖体的加强效果。

12、可选的,所述加强环筋与加强条筋上均开有供风通过的流通槽,所述流通槽沿着加强环筋与加强条筋设置。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行驶时风能够沿着流通槽流动,提高风与上盖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上盖体的降温效果,且加强环筋在加强条筋的连接下,各个加强环筋的流通槽连通,风能够沿着各个加强条筋与加强环筋流动,进一步提高接触面积以提高加强效果。

14、可选的,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上设有多个对应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处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借助螺纹孔贯穿两个连接柱且与连接柱螺纹连接。

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安装时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两个连接柱即可进行连接,连接结构稳定,且连接方式简单,拆卸安装便利,螺栓作为标准件成本也较低。

16、可选的,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的连接柱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盖体固定连接。

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在工作时震动的频率较高,因此上盖体在不断的震动下可能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因此设置在连接柱两侧的支撑板能够为连接柱提供支撑效果,从而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且支撑柱还具有一定的加强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支撑板朝向对应的另一支撑板设有安装柱,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上开有对应安装柱的安装孔。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只需将上盖体与下盖体上的支撑板对应,将对应的安装柱插入安装孔内即可将上盖体与下盖体初步固定,后续安装螺栓时更为便利,且减少安装时偏移的情况,提高安装便利度。

20、可选的,所述通风窗的边沿处设有导风弧面。

2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风弧面能够在风经过时使得风能够沿着弧状面送入盖体内部,提高盖体内部风流通的量,提高通风降热效果。

22、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下发动机边盖无法将热能传递至外界时,发动机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损坏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上盖体与下盖体上设置通风口,通过通风口配合形成通风窗,从而使得在形式过程中盖体内部有风流通,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得降温,且通风窗处还设有挡片,能够在散热的同时减少杂物进入对发动机造成破坏的情况。

24、2.本申请还设置有由加强环筋与加强条筋组成的加强筋,该加强筋既拥有较稳定的结构,对盖体的强度提升效果好,也凭借其上开设的流通槽,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1)与下盖体(2),所述上盖体(1)与下盖体(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与下盖体(2)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口(11),所述上盖体(1)与下盖体(2)上的通风口(11)对应设置,对应的所述通风口(11)配合形成通风窗(12),所述通风窗(12)将盖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12)处均设有挡片(121),所述挡片(121)与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挡片(121)遮挡部分通风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通风窗(12)处的挡片(121)设置有多个,所述挡片(121)均朝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环筋(13),多个所述加强环筋(13)均呈环状设置且圆心位于同一位置处,各个所述加强环筋(13)的半径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多个加强条筋(14),所述加强条筋(14)沿着加强环筋(13)的圆心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加强条筋(14)沿着半径最大的加强环筋(13)至半径最小的加强环筋(13)的方向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筋(13)与加强条筋(14)上均开有供风通过的流通槽(141),所述流通槽(141)沿着加强环筋(13)与加强条筋(14)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与下盖体(2)上设有多个对应的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上开有螺纹孔(211),所述螺纹孔(211)处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借助螺纹孔(211)贯穿两个连接柱(21)且与连接柱(2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与下盖体(2)的连接柱(21)两侧均设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一侧与连接柱(2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盖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朝向对应的另一支撑板(22)设有安装柱(221),对应的所述支撑板(22)上开有对应安装柱(221)的安装孔(2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12)的边沿处设有导风弧面(1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制发动机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与下盖体,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上的通风口对应设置,对应的所述通风口配合形成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将盖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通风窗处均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挡片遮挡部分通风窗,上盖体与下盖体的通风口配合形成通风窗,行驶过程中风能够穿过通风窗进入盖体内部,对发动机本体进行降温,且设置多个通风窗,为风提供进出的通路,使得风能够在盖体内流通,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挡片则能够阻挡杂物,减少行驶过程中杂物飞入损坏发动机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应友生,应函扬,解文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巨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