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及风力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0725发布日期:2023-08-10 07:1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风电叶片及风力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电,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及风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风电叶片的长度和重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对风电叶片的抗机械载荷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风电叶片的强度显示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风电叶片通常是通过具有单排连接孔的法兰实现叶片、法兰、轴承的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的风电叶片抗机械载荷能力较差,成本高。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风电叶片及风力发电系统,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电叶片,提高风电叶片的抗机械载荷能力,节约成本。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包括:

4、叶片组件、轴承组件;

5、法兰组件,所述法兰组件设置在所述叶片组件和所述轴承组件之间,所述法兰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单排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多排连接孔;

6、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连接孔中,以实现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法兰组件以及所述叶片组件三者的连接。

7、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三者一体成型。

8、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部呈倒角型或圆角型。

9、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部处填充有复合材料构件。

10、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为多个。

11、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连接孔连接,以实现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法兰组件之间的连接。

12、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二穿孔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二穿孔并与风机轮毂连接。

13、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叶片组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安装孔连接,以实现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法兰组件以及所述叶片组件三者的连接。

14、作为一种风电叶片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中预设有轴套,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轴套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提高该风力发电系统的抗机械载荷能力,节约成本。

1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风电叶片。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该风电叶片主要包括叶片组件、轴承组件、法兰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其中法兰组件设置在叶片组件和轴承组件之间,法兰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单排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多排连接孔。第一连接组件穿设在连接孔中,以实现轴承组件、法兰组件以及叶片组件三者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法兰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单排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多排连接孔,从而提高了风电叶片的抗机械载荷能力,提高风电叶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在风电叶片具备相同的抗机械载荷能力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叶片组件的长度更小,进而节约耗材,降低叶片组件的重量,节约成本。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提高该风力发电系统的抗机械载荷能力,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0)之间设置有过渡部(340),所述第一连接部(310)、所述过渡部(34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0)三者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呈倒角型或圆角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处填充有复合材料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0)均设置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200)包括第一穿孔(210),所述第一穿孔(210)与所述连接孔(33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0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210)与所述连接孔(330)连接,以实现所述轴承组件(200)和所述法兰组件(300)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200)还包括第二穿孔(220)和第二连接组件(23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30)穿设在所述第二穿孔(220)并与风机轮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00)上开设有安装孔(110),所述安装孔(110)与所述连接孔(33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210)、所述连接孔(330)并与所述安装孔(110)连接,以实现所述轴承组件(200)、所述法兰组件(300)以及所述叶片组件(100)三者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0)中预设有轴套(12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00)的一端与所述轴套(120)连接。

10.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及风力发电系统。该风电叶片包括叶片组件、轴承组件、法兰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其中,法兰组件设置在叶片组件和轴承组件之间,法兰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单排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多排连接孔。第一连接组件穿设在连接孔中,以实现轴承组件、法兰组件以及叶片组件三者的连接。能够提高该风电叶片的抗机械载荷能力,提高风电叶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在风电叶片具备相同的抗机械载荷能力的条件下,叶片组件的长度更小,进而节约耗材,降低叶片组件的重量,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生,黄辉秀,于永峰,韩子豪,苑轶南,朱瑞,姜建建,周升燕,刘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