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8199发布日期:2024-01-16 11:0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商用车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膨胀水箱。


背景技术:

1、550ps以上发动机开发,对膨胀水箱容积需求加大,为满足装配需求,均是将膨胀水箱尽量做大;但是,驾驶室用于布置膨胀水箱的布置空间因发动机变化还需对应减小,因此,目前所使用的膨胀水箱不能实现装配效果。

2、且膨胀水箱的容积量过小,会导致膨胀水箱的最大与最小容积高度差过小,使车辆在转弯或者颠簸路面,水的波动较大,易导致水位传感器位置容积下降至报警刻度最小位置,急需对膨胀水箱加水,严重影响商用车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水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膨胀水箱难以满足布置空间与最大、最小容积高度差的平衡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膨胀水箱,由上盖和下盖相互盖合而成,上盖和下盖内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腔体通过隔板分离为相连通的虹吸腔和液体腔,液体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膨胀水箱的液体腔处设置有加注口和与发动机的水箱相连通的下连接口,且膨胀水箱的前后设置有高度差,以便加大膨胀水箱最大与最小容积高度差。

4、作为对其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上盖的隔板上形成有上盖虹吸口,位于所述下盖的隔板上形成有下盖虹吸口,通过所述上盖虹吸口和下盖虹吸口连通虹吸腔和液体腔。

5、作为对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虹吸腔为l型,且所述上盖虹吸口和所述下盖虹吸口均设置于l型虹吸腔的水平部。

6、作为对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水箱设置有最大液位线和最小液位线,用于对液体腔内的液体高度进行观察。

7、作为对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水箱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口,若干个所述排气口至少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连接的排气口一、以及与冷却模块相连接的排气口二。

8、作为对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水箱还设置有溢出口,且所述溢出口设置于膨胀水箱的虹吸腔外,并与虹吸腔相连通。

9、作为对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水箱的虹吸腔和液体腔左右设置,且膨胀水箱的前侧到后侧高度逐渐缩小,以使膨胀水箱前后具有高度差。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水箱设置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增大膨胀水箱的最小加注与最大加注的高度差,保证车辆在转弯或者颠簸路面时,液体腔内液体的波动较小,不会常因容积下降而发出报警,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且设置有虹吸腔,液体通过在虹吸腔与液体腔内相互传输,能够对液体腔内的液体进行及时输出以及补充,减少液体腔的液面高度波动,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由上盖和下盖相互盖合而成,上盖和下盖内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腔体通过隔板分离为相连通的虹吸腔和液体腔,液体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膨胀水箱的液体腔处设置有加注口和与发动机的水箱相连通的下连接口,且膨胀水箱的前后设置有高度差,以便加大膨胀水箱最大与最小容积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盖的隔板上形成有上盖虹吸口,位于所述下盖的隔板上形成有下盖虹吸口,通过所述上盖虹吸口和下盖虹吸口连通虹吸腔和液体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腔为l型,且所述上盖虹吸口和所述下盖虹吸口均设置于l型虹吸腔的水平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设置有最大液位线和最小液位线,用于对液体腔内的液体高度进行观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口,若干个所述排气口至少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连接的排气口一、以及与冷却模块相连接的排气口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还设置有溢出口,且所述溢出口设置于膨胀水箱的虹吸腔外,并与虹吸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的虹吸腔和液体腔左右设置,且膨胀水箱的前侧到后侧高度逐渐缩小,以使膨胀水箱前后具有高度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膨胀水箱,由上盖和下盖相互盖合而成,上盖和下盖内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腔体通过隔板分离为相连通的虹吸腔和液体腔,液体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膨胀水箱的液体腔处设置有加注口和与发动机的水箱相连通的下连接口,且膨胀水箱的前后设置有高度差,以便加大膨胀水箱最大与最小容积高度差。本技术的膨胀水箱设置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增大最小加注与最大加注的高度差,保证车辆在转弯或者颠簸路面时,液体腔内液体的波动较小;且设置有虹吸腔,液体通过在虹吸腔与液体腔内相互传输,能够对液体腔内的液体进行及时输出以及补充,减少液体腔的液面高度波动,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阳毅,赵江,吴永强,何林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