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8808发布日期:2024-01-26 22:5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力发电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人力取力发电设备多以健身行业应用为主,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野外使用时需可靠固定才能保证其运转稳定性,适用场景受限,现有的人力发电设备多采用单一手摇、单一脚踏或单手摇脚踏的方式进行发电。

2、但是,这种单一手摇、单一脚踏或单手摇脚踏的发电方式,存在带载能力差、发电持续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带载能力强,发电持续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包括:

4、底壳;

5、手摇装置,所述手摇装置包括第一摇把以及第二摇把,所述第一摇把以及所述第二摇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壳相对的两侧;

6、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底壳相对的两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把以及所述第二摇把连接;

7、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摇把与所述第二摇把之间,所述脚踏装置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8、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以及

9、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10、其中,所述转动轴用于将所述第一摇把、所述第二摇把或所述脚踏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传递至所述发电机发电。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装置包括第一脚踏组以及第二脚踏组,所述第一脚踏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摇把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脚踏组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脚踏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摇把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脚踏组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踏组包括第一脚踏板、第一脚踏轴、第一弹簧、第一摇杆以及第一超越离合器,所述第一脚踏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踏板以及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脚踏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脚踏轴,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超越离合器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踏组还包括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摇杆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拨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踏轴连接,所述第一拨叉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滑动槽配合。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脚踏组还包括第一调整螺母,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脚踏轴。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上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脚踏组包括第二脚踏板、第二脚踏轴、第二弹簧、第二摇杆以及第二超越离合器,所述第二脚踏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脚踏板以及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二脚踏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脚踏轴,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超越离合器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脚踏组还包括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摇杆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拨叉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脚踏轴连接,所述第二拨叉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二滑动槽配合。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脚踏组还包括第二调整螺母,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二脚踏轴。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上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传动轮,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转动轴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以及所述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摇脚踏发电设备还包括飞轮,所述飞轮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轴以及发电机本体,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发电机本体与所述飞轮之间,所述发电机轴分别与所述发电机本体、所述传动装置以及所述飞轮传动连接。

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摇脚踏发电设备还包括整流稳压板,所述整流稳压板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摇脚踏发电设备还包括航插连接器,所述航插连接器与所述整流稳压板电连接。

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摇脚踏发电设备还包括usb连接器,所述usb连接器与所述整流稳压板电连接。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27、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包括底壳、手摇装置、转动轴、脚踏装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手摇装置包括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分别设置于底壳相对的两侧,转动轴穿设于底壳相对的两侧,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连接,脚踏装置设置于第一摇把与第二摇把之间,脚踏装置与转动轴传动连接,传动装置与底壳连接,传动装置与转动轴传动连接,发电机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转动轴用于将第一摇把、第二摇把或脚踏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至发电机发电;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的设置,能够实现双手摇动摇把发电,并且还可以通过脚踏装置,实现脚踏发电,从而增强了设备的带载能力,延长了设备的发电持续性。因此,该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带载能力强,发电持续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装置(40)包括第一脚踏组(41)以及第二脚踏组(42),所述第一脚踏组(41)设置于所述第一摇把(21)与所述传动装置(50)之间,所述第一脚踏组(41)与所述转动轴(3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脚踏组(42)设置于所述第二摇把(22)与所述传动装置(50)之间,所述第二脚踏组(42)与所述转动轴(3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踏组(41)包括第一脚踏板(411)、第一脚踏轴(412)、第一弹簧(413)、第一摇杆(414)以及第一超越离合器(415),所述第一脚踏轴(4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踏板(411)以及所述第一弹簧(413)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13)远离所述第一脚踏板(411)的一端与所述底壳(10)连接,所述第一摇杆(414)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脚踏轴(412),所述第一摇杆(4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超越离合器(415)连接,所述第一超越离合器(415)与所述转动轴(30)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踏组(41)还包括第一拨叉(416),所述第一摇杆(414)开设有第一滑动槽(4141),所述第一拨叉(4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踏轴(412)连接,所述第一拨叉(416)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滑动槽(414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0)上设有第一轴套(11),所述第一轴套(11)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4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踏组(42)包括第二脚踏板(421)、第二脚踏轴(422)、第二弹簧(423)、第二摇杆(424)以及第二超越离合器(425),所述第二脚踏轴(4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脚踏板(421)以及所述第二弹簧(423)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23)远离所述第二脚踏板(421)的一端与所述底壳(10)连接,所述第二摇杆(424)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脚踏轴(422),所述第二摇杆(4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超越离合器(425)连接,所述第二超越离合器(425)与所述转动轴(30)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踏组(42)还包括第二拨叉(426),所述第二摇杆(424)开设有第二滑动槽(4241),所述第二拨叉(42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脚踏轴(422)连接,所述第二拨叉(426)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二滑动槽(4241)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0)上设有第二轴套(12),所述第二轴套(12)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4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0)包括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传动轮(53),所述第一支架(51)以及所述第二支架(52)分别与所述底壳(10)连接,所述传动轮(5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1)以及所述第二支架(52)之间,所述转动轴(30)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51)、所述第二支架(52)以及所述传动轮(53),所述传动轮(53)分别与所述转动轴(30)以及所述发电机(60)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脚踏发电设备(100)还包括飞轮(70),所述飞轮(70)与所述发电机(60)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摇脚踏发电设备,涉及人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包括底壳、手摇装置、转动轴、脚踏装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手摇装置包括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分别设置于底壳相对的两侧,转动轴穿设于底壳相对的两侧,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连接,脚踏装置设置于第一摇把与第二摇把之间,脚踏装置与转动轴传动连接,传动装置与底壳连接,传动装置与转动轴传动连接,发电机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转动轴用于将第一摇把、第二摇把或脚踏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至发电机发电。该手摇脚踏发电设备带载能力强,发电持续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谷志锋,王丹丹,王昊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