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7166发布日期:2023-11-30 13:2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呼吸器。


背景技术:

1、在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的高压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或多或少会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随着窜气量的不断增加会增加发动机曲轴箱的压力,因此,需要在曲轴箱上安装呼吸器用于排出窜气,以降低发动机曲轴箱压力。

2、现有呼吸器多为标准冲击式或可变冲击式呼吸器,两种呼吸器均可以对曲轴箱起到自然通风作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发动机窜气量增加,呼吸器的流阻会相应增加。标准冲击式呼吸器的流阻随着发动机窜气量的增加变化较快;可变冲击式呼吸器是在标准冲击式的基础上开发的,当窜气量加大到一定值以后,曲轴箱压力克服弹簧压力,可变冲击阀打开,加快窜气排出曲轴箱,以降低发动机曲轴箱压力。

3、无论是标准冲击式或可变冲击式呼吸器,均无法起到油气分离的效果,使的导入大气中的可燃混合气和机油蒸气造成大气污染;其次,当前技术下的呼吸器结构较复杂,有弹簧、冲击阀等组成,且其膜片多为盖型,依靠曲轴箱压力冲开膜片形成的侧隙排气,实际密封接触面多为环形,容易造成密封不严,使用寿命较短。

4、发动机窜气的成分为未燃的燃油气、水蒸汽和废气等,发动机窜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油气分离排出则会存在以下问题:

5、对于发动机,首先会造成机油稀释,降低机油的使用性能,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其次水气凝结在机油中,会形成油泥,阻塞油路;再次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混入润滑系统,会导致发动机零件的腐蚀和加速磨损;另外窜气还会使曲轴箱的压力过高而破坏曲轴箱的密封,使机油渗漏流失。对于环保而言,发动机窜气排放到大气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呼吸器结构复杂,不能进行油气分离,容易造成发动机损坏以及造成大气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呼吸器,该发动机呼吸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维持曲轴箱内的压力平衡,起到呼吸作用,同时起到油气分离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呼吸器,该发动机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所述呼吸器本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呼吸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窜气口和回油口,所述呼吸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排气通道,所述窜气口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缓闭止回阀,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入口设置于所述缓闭止回阀的上方并覆盖有用于油气分离的滤芯。

3、优选地,所述呼吸器本体包括密封盖合的下壳体和上盖体,所述窜气口和回油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排气通道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上。

4、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周缘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上盖体的周缘设置有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扣。

5、优选地,所述窜气口的上部设置为向上延伸的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的上端周缘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盖板的周缘设置有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扣。

6、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沿所述呼吸器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水平设置;所述排气通道的内端设置为封闭,外端设置为开口;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排气通道分割为上端彼此连通的缓冲腔和排气腔,所述排气入口设置于所述缓冲腔的底部。

7、优选地,所述上盖体顶端设置有清洁口,所述清洁口外盖合有顶盖,所述竖向隔板设置于所述清洁口的下方。

8、优选地,所述上盖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滤芯的限位槽。

9、优选地,所述滤芯为滤纸。

10、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缓闭止回阀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卡合于所述通孔上的环形凹槽。

11、优选地,所述缓闭止回阀的下端外边缘设置有朝向径向方向延伸的凸部。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发动机呼吸器一方面采用缓闭止回阀使得曲轴箱内的混合窜气能够通过缓闭止回阀排出,另一方面,从缓闭止回阀排出的混合窜气被滤芯阻挡后进行油气分离,可以避免碳氢类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而被阻隔的油质则可以通过回油口回流到发动机中,分离的分离气则通过排气通道排至大气。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所述呼吸器本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呼吸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窜气口(4)和回油口(5),所述呼吸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排气通道,所述窜气口(4)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上设置有多个缓闭止回阀(8),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入口设置于所述缓闭止回阀(8)的上方并覆盖有用于油气分离的滤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本体包括密封盖合的下壳体(1)和上盖体(3),所述窜气口(4)和回油口(5)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上,所述排气通道设置于所述上盖体(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周缘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卡槽(15),所述上盖体(3)的周缘设置有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15)内的第二卡扣(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窜气口(4)的上部设置为向上延伸的环形壳体(2),所述环形壳体(2)的上端周缘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卡槽(13),所述盖板(10)的周缘设置有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13)内的第一卡扣(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沿所述呼吸器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3)顶端设置有清洁口,所述清洁口外盖合有顶盖(7),所述竖向隔板(12)设置于所述清洁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滤芯(9)的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9)为滤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缓闭止回阀(8)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卡合于所述通孔上的环形凹槽(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闭止回阀(8)的下端外边缘设置有朝向径向方向延伸的凸部(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呼吸器,该发动机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呼吸器本体内设置有空腔,呼吸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空腔的窜气口和回油口,呼吸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通空腔的排气通道,窜气口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缓闭止回阀,排气通道的排气入口设置于缓闭止回阀的上方并覆盖有用于油气分离的滤芯。该发动机呼吸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维持曲轴箱内的压力平衡,起到呼吸作用,同时起到油气分离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军,杜鑫,许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