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

文档序号:37393576发布日期:2024-03-22 10:4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

本申请涉及径向式颗粒捕集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


背景技术:

1、柴油机作为现代社会主要动力,为人们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为降低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排放量,一般采用壁流式蜂窝陶瓷颗粒捕集器(dpf)技术。其过滤载体和结构设计可以清除尾气中大部分有害物质。

2、现象表明,颗粒捕集器在捕集颗粒后,会产生颗粒的堆积,使得渗透壁面堵塞,导致颗粒捕集器效率降低,需要进行主动再生或被动再生。研究发现,气流的流动特性对颗粒捕集器内颗粒的分布影响作用十分强烈,以及颗粒捕集器过滤体的材料强度大小和再生技术的限制,现有颗粒捕集器的结构以及技术仍存在缺陷。

3、例如,径向式dpf的结构容易造成流体流动不均匀,从而导致颗粒分布不均匀、噪声大和捕集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根据dpf内的流场分布特性和径向式dpf结构基本参数,研究其内部的压力、温度、速度以及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布情况,进而引入盘状分流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包括颗粒捕集器壳体、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壳体第一侧上的进气口、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壳体第二侧上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壳体内侧的过滤体,以及位于所述过滤体中部的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内接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设置有盘状分流器,所述盘状分流器与所述中空通道同轴设置,所述盘状分流器由外至内分别具有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其中,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道和所述第三孔道的面积占所述盘状分流器总面积的46%。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盘状分流器位于所述中空通道长度的9%的位置处。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孔道由多组圆周阵列的第一弧形孔组成。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孔道由多组圆周阵列的第二弧形孔组成。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孔道由多组圆周阵列的第三弧形孔和第四弧形孔组成,所述第三弧形孔与所述第四弧形孔交错分布。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第二弧形孔包括多个由外至内依次缩小的第一条形孔。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第三弧形孔包括多个由外至内依次缩小的第二条形孔。

1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1、本申请引入盘状分流器来改善径向式dpf内流体流动均匀性和颗粒体积分数均匀性,该盘状分流器由外至内分别具有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的设置,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的面积占盘状分流器总面积的46%,并且盘状分流器位于中空通道长度的9%的位置处。在此情况下,一部分流体按照原来轨迹前行,一部分流体在进气口处进入过滤体,从而增加流体的流通范围,大大增强了径向式dpf内部的流动均匀性,提高了过滤体的使用效率和径向式dpf的捕集效果,并且压力损失不会产生明显变化。另外,通过引进盘状分流器和对盘状分流器位置的改进,合理利用了过滤体,避免了过滤体的浪费,有效保证了径向式dpf内流体流动均匀性和颗粒体积分数均匀性,且压降没有增加,提升了径向式dpf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包括颗粒捕集器壳体、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壳体第一侧上的进气口、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壳体第二侧上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壳体内侧的过滤体,以及位于所述过滤体中部的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中空通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分流器位于所述中空通道长度的9%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道由多组圆周阵列的第一弧形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道由多组圆周阵列的第二弧形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道由多组圆周阵列的第三弧形孔和第四弧形孔组成,所述第三弧形孔与所述第四弧形孔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弧形孔包括多个由外至内依次缩小的第一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三弧形孔包括多个由外至内依次缩小的第二条形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关于一种基于多孔式的盘状柴油汽车颗粒捕集器,涉及径向式颗粒捕集器领域。包括颗粒捕集器壳体、位于颗粒捕集器壳体第一侧上的进气口、位于颗粒捕集器壳体第二侧上的出气口、位于颗粒捕集器壳体内侧的过滤体,以及位于过滤体中部的且与进气口相连通的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接近进气口的位置设置有盘状分流器,盘状分流器与中空通道同轴设置,盘状分流器由外至内分别具有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其中,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的面积占盘状分流器总面积的46%。通过引进盘状分流器和对盘状分流器位置的改进,合理利用了过滤体,避免了过滤体的浪费,有效保证了径向式DPF内流体流动均匀性和颗粒体积分数均匀性,且压降没有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蔡华建,崔颖,李海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