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4372发布日期:2024-04-18 11:4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具体涉及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是指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而发动机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发动机,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输送清洁、干燥、充足且稳定的空气,以满足发动机的运行需求,进气系统主要是利用空滤器来实现对空气的过滤。

2、若空滤器出现进水问题,水会将滤芯浸湿,从而降低滤芯的过滤性能,缩短滤芯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提出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及发动机,以提高防水性能,保证滤芯的正常工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上壳体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围板,所述下壳体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围设在所述第二围板外;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板连接,并将所述下壳体分隔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进气孔,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排气孔。

3、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下凹陷形成有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凸出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面。

4、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两条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连接部内设有第一排水孔。

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水槽设有第二排水孔。

6、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分别连通两条所述第一导水槽。

7、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板的内侧壁设有让位台阶,所述第二围板的顶部抵靠在所述让位台阶上。

8、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让位台阶连接。

9、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设有两个搭扣,所述搭扣可扣紧在所述第二围板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设在所述排气孔外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其通过将第一围板设计成围设在第二围板外的结构形式,不仅保证了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的装配效果,并且,滴落在上壳体的雨水会直接通过上壳体的外表面以及第一围板流动滑落,如此一来,就有效地阻止了雨水通过第二围板进入到安装器内,实现了防水。同时,由于进气孔开设在第一凹槽的槽底,外界的空气只能够从下往上进入到第一凹槽内,并从进风间隙进入到第二凹槽中,这样,雨水就不容易从进气孔进入到安装腔内,提高了该空滤器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

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通过使用上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提升了防水性能,相应地提升了滤芯本体的过滤效果,延长了滤芯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下凹陷形成有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凸出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两条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连通,所述连接部内设有第一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设有第二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分别连通两条所述第一导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板的内侧壁设有让位台阶,所述第二围板的顶部抵靠在所述让位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让位台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有两个搭扣,所述搭扣可扣紧在所述第二围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设在所述排气孔外。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滤器防水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围板,下壳体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围板,第一围板围设在第二围板外。下壳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隔板,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围板连接,并将下壳体分隔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进气孔,第二凹槽用于安装滤芯本体,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排气孔。通过将第一围板设计成围设在第二围板外的结构形式,滴落在上壳体的雨水会直接通过上壳体的外表面以及第一围板流动滑落,如此一来,就有效地阻止了雨水通过第二围板进入到安装器内,实现了防水。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空滤器防水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双,吴中涛,张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