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6514发布日期:2024-04-23 11:1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不同的进气温度下,发动机的性能和油耗具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发动机万有曲线可知,当进气温度由30摄氏度升至65摄氏度后,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扭矩全面下降,同时油耗会升高,导致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下进气温度较高导致发动机性能衰减过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前侧的导流结构,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进气歧管,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和/或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歧管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进气歧管进行冷却的导流面。

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为平滑弧形曲面,所述平滑弧形曲面的凹部朝向所述进气歧管。

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发动机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

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连接处,并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

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长度的1/2~1/3;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55~75毫米。

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宽度的4/5~6/5;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290~310mm。

8、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为导流板。

9、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的材质为铸铝材质。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

12、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通过导流结构设于发动机主体的前侧,将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和/或发动机主体上,将导流结构的第二端远离进气歧管延伸,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13、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具有上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前侧的导流结构,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进气歧管,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和/或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歧管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进气歧管进行冷却的导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为平滑弧形曲面,所述平滑弧形曲面的凹部朝向所述进气歧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发动机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连接处,并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长度的1/2~1/3;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55~7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宽度的4/5~6/5;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290~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导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的材质为铸铝材质。

9.一种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前侧的导流结构,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进气歧管,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向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和/或发动机主体上,导流结构的第二端朝向远离进气歧管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进气歧管进行冷却的导流面。本技术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技术研发人员:彭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