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18394发布日期:2024-04-30 17:28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轮机喷嘴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1、喷嘴是冲击式水轮机中将高速水流转化为转动水轮的部件,它可以将水流加速并引导水流冲击水轮,从而将水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冲击式水轮机中,水流通过管道进入喷嘴,在喷嘴内形成高速水柱,并喷射到叶轮上,从而推动叶轮转动,实现水压能的转化。

2、现有的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嘴一般为带有弧度的管道结构,喷针杆安装位置的外侧加工难度较大,且当杂物阻塞在喷针杆与弧形管道的内侧时,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带有弧度的喷嘴管道内部的较长喷针杆会影响水流的阻力,弧形结构加工难度较高,现有的喷嘴发生故障时不便于可以快速对维护人员进行提醒。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以解决现有带弧度的喷嘴结构加工难度高,不便于进行拆装维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与上壳体为形状可扣合的半圆管状结构;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接触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栓边缘板,螺栓边缘板内部垂直贯穿有圆形通孔;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部一;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内曲侧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管腔,内管腔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部二,内管腔内曲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半圆夹板,半圆夹板纵向贯穿有圆形通孔,内管腔后端固定连接有后锥筒,下壳体的内管腔内曲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轴承座。

3、进一步的,所述内管腔左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内轴承。

4、进一步的,所述内轴承内侧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左端同轴连接有调整轮,调整轮位于下壳体左侧。

5、进一步的,所述内管腔内侧设置有前管瓣,前管瓣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环板,后环板内部纵向贯穿有圆形通孔,前管瓣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凸起。

6、进一步的,所述前管瓣内侧开设有卡槽,卡槽内侧设置有螺纹管,螺纹管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前端固定连接有喷针,螺纹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六棱杆,六棱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柱,圆形柱滑动连接于支撑管内侧,轴承座内侧转动连接有管套,管套内部纵向贯穿有六棱孔,管套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传动。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其有益效果为:

9、1、将下壳体与上壳体进行扣合后,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后,可以形成喷嘴结构,当需要对水流大小进行控制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调整轮,使其带动同轴的蜗杆进行转动,可以使其带动蜗轮进行转动,可以使其带动六棱杆进行转动,可以使其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可以使六棱杆转动过程中进行横向滑动,可以使螺纹杆前端的喷针调整与锥形管部一的间距,可以调整喷口大小,与带有弧度的喷嘴相比可以减少对水流的阻力,也可以减少加工难度。

10、2、将前管瓣放置进内管腔内侧前半部分后,将后环板插入半圆板内侧后,通过将螺栓进行紧固可以对前管瓣与内管腔进行组合,将螺纹杆旋接进螺纹管内部后,通过将螺纹杆后侧的六棱杆插入管套的六棱孔内部后,再将轴承座向下与内管腔内侧对接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可以将螺纹管放置进卡槽内部,通过分瓣式组合结构,便于对喷嘴核心结构进行便捷拆装,可以提高喷嘴的维修效率。

11、3、当喷嘴的锥形管部内部卡进杂物时,测距传感器可以对杂物进行感应,可以使其信号使伺服电机运转,可以使其通过联动带动喷针进行移动对锥形管部一进行封堵,同时,可以使警报系统向维护人员电脑端发送警报,可以快速对维护人员进行提醒。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与上壳体(2)为形状可扣合的半圆管状结构;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接触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栓边缘板(3),螺栓边缘板(3)内部垂直贯穿有圆形通孔;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部一(4);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曲侧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管腔(6),内管腔(6)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部二(601),内管腔(6)内曲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半圆夹板(602),半圆夹板(602)纵向贯穿有圆形通孔,内管腔(6)后端固定连接有后锥筒(603),下壳体(1)的内管腔(6)内曲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轴承座(6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腔(6)左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内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内轴承(7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701)内侧转动连接有蜗杆(703),蜗杆(703)左端同轴连接有调整轮(702),调整轮(702)位于下壳体(1)左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腔(6)内侧设置有前管瓣(8),前管瓣(8)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环板(801),后环板(801)内部纵向贯穿有圆形通孔,前管瓣(8)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凸起(8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瓣(8)内侧开设有卡槽(804),卡槽(804)内侧设置有螺纹管(802),螺纹管(802)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前端固定连接有喷针(901),螺纹杆(9)后端固定连接有六棱杆(902),六棱杆(902)后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柱(903),圆形柱(903)滑动连接于支撑管(605)内侧,轴承座(604)内侧转动连接有管套(10),管套(10)内部纵向贯穿有六棱孔(1001),管套(10)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1002),蜗轮(1002)与蜗杆(703)啮合传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轮机喷嘴结构,涉及水轮机喷嘴技术领域,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与上壳体为形状可扣合的半圆管状结构,下壳体和上壳体接触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栓边缘板,螺栓边缘板内部垂直贯穿有圆形通孔,下壳体和上壳体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管部一,下壳体和上壳体内曲侧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将螺纹杆后侧的六棱杆插入管套的六棱孔内部后,再将轴承座向下与内管腔内侧对接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可以将螺纹管放置进卡槽内部,通过分瓣式组合结构,便于对喷嘴核心结构进行便捷拆装,可以提高喷嘴的维修效率,解决了现有带弧度的喷嘴结构加工难度高,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傅霞光,傅永军,汪慧华,严文兵,吴卫东,蓝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游小溪滩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