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及航改型燃气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2573发布日期:2024-03-13 21:0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及航改型燃气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改型燃机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及航改型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1、航改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由于其灵活的配置,紧凑的外形和低维护性的特性,在分布式能源发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航改型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来源于航空引擎。航空引擎在工作的时候,空气经过压气机的压缩,进入燃烧室,与化学燃料进行混合后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的气体,随后经涡轮和喷管的膨胀,膨胀后的气体从尾喷口高速排出,与外涵道的气体混合共同作用,从而推动飞机高速飞行。

3、由于航空引擎的工作特性是需要通过加热空气,膨胀做功来获得引擎的推力,因此使用以航空引擎为核心部件的航改型燃气轮机的散热问题尤为值得注意,但现在国内市面上并无专门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因此专门设计一种针对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及航改型燃气轮机。

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包括进气过滤室组件、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燃机舱室组件以及舱室通风排气组件;

3、所述进气过滤室组件通过多个管路穿过所述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并连接所述燃机舱室组件,且所述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通过所述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连接所述燃机舱室组件,所述舱室通风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燃机舱室组件后端上部。

4、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管路包括管路一和管路二,所述管路一上设置舱室通风膨胀节和舱室通风进气风闸,且所述管路一上还设置支路,所述支路上也设置所述舱室通风膨胀节和所述舱室通风进气风闸;

5、所述管路一上所述舱室通风膨胀节和所述支路上所述舱室通风膨胀节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管路一上所述舱室通风进气风闸和所述支路上所述舱室通风进气风闸位置相对设置;

6、且所述管路二上设置助燃进气膨胀节和助燃进气消音器;

7、空气进入所述进气过滤室组件经过所述第一级粗滤和所述第二级精滤过滤之后由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分成两路;

8、一路通过所述舱室通风膨胀节和所述舱室通风进气风闸穿过所述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并进入燃机舱室组件上燃机舱室进气道内;

9、另一路通过所述助燃进气膨胀节和所述助燃进气消音器穿过所述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并进入燃机舱室组件上燃机舱室进气道内。

1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机舱室组件包括舱室温度传感器、舱室压力传感器以及燃机舱室,所述燃机舱室上连接所述舱室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舱室压力传感器,且所述燃机舱室内设置燃机。

1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过滤室组件包括进气过滤防雨罩和进气过滤室,所述进气过滤防雨罩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室外一侧,且所述进气过滤室内设置第一级粗滤、加热盘管以及第二级精滤;

12、且所述进气过滤防雨罩、所述第一级粗滤、所述加热盘管以及所述第二级精滤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室组件上同一侧。

13、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过滤室内还设置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所述进气过滤室内部通过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分割为燃机进气道进气室和燃机舱室进气室。

14、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过滤室外一侧还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防雨罩上;

15、所述进气过滤室外另一侧还设置燃机进气道进气室压差传感器和燃机舱室进气室压差传感器,且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室压差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室,所述燃机舱室进气室压差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燃机舱室进气室。

16、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级粗滤、所述加热盘管以及所述第二级精滤均竖向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室内,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横向设置在所述所述进气过滤室内。

17、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舱室通风排气组件包括舱室通风排气风闸连接段、舱室通风排气风闸、舱室通风排气风机、舱室通风排气风机马达、舱室通风排气消音器以及舱室通风排气防雨罩;

18、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闸连接段上连接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闸,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闸上连接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机,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机上连接舱室通风排气消音器,所述舱室通风排气消音器上连接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防雨罩,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机一侧连接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机马达;

19、且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闸、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机、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风机马达、所述舱室通风排气消音器以及所述舱室通风排气防雨罩均成对对称设置。

2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舱室通风排气组件的开启/关停以及通风的流量与所述舱室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舱室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发送有关。

21、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包括上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3、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气过滤室组件、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燃机舱室组件以及舱室通风排气组件,进气过滤室组件通过多个管路穿过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并连通燃机舱室组件,且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通过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连接燃机舱室组件,舱室通风排气组件设置在燃机舱室组件后端上部;

24、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通风空气与助燃空气共用一套进气过滤室组件,可以同时达到燃机助燃和散热通风效果,无需再增设其他空气过滤系统,减少制造成本,且应用方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5、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直接将流过燃机舱室的通风空气对燃机进行冷却,再通过舱室通风排气组件排出散热,可以减少冷却装置的布置,减少制造成本,且采用空气作为冷却剂,获取便捷,使用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过滤室组件(1)、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2)、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3)、燃机舱室组件(4)以及舱室通风排气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路包括管路一(10)和管路二(11),所述管路一(10)上设置舱室通风膨胀节(6)和舱室通风进气风闸(7),且所述管路一(10)上还设置支路(1001),所述支路(1001)上也设置所述舱室通风膨胀节(6)和所述舱室通风进气风闸(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机舱室组件(4)包括舱室温度传感器(401)、舱室压力传感器(402)以及燃机舱室(403),所述燃机舱室(403)上连接所述舱室温度传感器(401)和所述舱室压力传感器(402),且所述燃机舱室(403)内设置燃机(4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室组件(1)包括进气过滤防雨罩(101)和进气过滤室(109),所述进气过滤防雨罩(101)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外一侧,且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内设置第一级粗滤(102)、加热盘管(103)以及第二级精滤(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内还设置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105),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内部通过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105)分隔为燃机进气道进气室(1091)和燃机舱室进气室(10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外一侧还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106),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106)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防雨罩(1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粗滤(102)、所述加热盘管(103)以及所述第二级精滤(104)均竖向设置在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内,所述燃机进气道进气和燃机舱室进气隔板(105)横向设置在所述所述进气过滤室(109)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通风排气组件(5)包括舱室通风排气风闸连接段(501)、舱室通风排气风闸(502)、舱室通风排气风机(503)、舱室通风排气风机马达(504)、舱室通风排气消音器(505)以及舱室通风排气防雨罩(506);

9.一种航改型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航改型燃机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航改型燃气轮机的舱室通风系统及航改型燃气轮机,包括进气过滤室组件、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燃机舱室组件以及舱室通风排气组件。进气过滤室组件通过多个管路穿过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并连通燃机舱室组件,且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室通过舱室通风和助燃进气膨胀节连接燃机舱室组件,舱室通风排气组件设置在燃机舱室组件后端上部。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直接将流过燃机舱室的通风空气对燃机进行冷却,再通过舱室通风排气组件排出散热,可以减少冷却装置的布置,减少制造成本,且采用空气作为冷却剂,获取便捷,使用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倪睿,毛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