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50979发布日期:2024-05-07 19:2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与能源转换,具体涉及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寻找可持续、清洁的能源已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风能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且可再生的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技术中;然而,传统的风力发电技术主要依赖于风力驱动涡轮机转动发电机发电,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发电效率受风速和风向的影响较大;

2、另一方面,电解质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产生电流的技术;然而,传统的电解质发电技术通常需要外部能源来驱动离子的迁移,这增加了其运行成本并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3、因此,如何将风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并同时利用电解质发电技术提高发电效率,是当前能源技术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在立杆上端的电解质容器和旋转叶片,利用风力驱动旋转叶片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和搅拌齿在电解质容器中旋转,促进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产生电流,并通过电极汇集电流。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而且实现了风能与电解质发电技术的有机结合,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包括立杆、电解质容器、转轴、旋转叶片、搅拌齿及电极;

4、所述立杆为空心管体;

5、所述电解质容器设置在所述立杆的上端,所述立杆与所述电解质容器固定连接;

6、所述转轴分两上下部分,上部分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容器的外部,下部分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容器的内部;

7、所述转轴与所述电解质容器转动连接;

8、所述旋转叶片不少于三片,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上部分固定连接;

9、所述搅拌齿不少于三个,均匀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下部分;

10、所述电极为正极和负极两个,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容器的底板上;

11、所述电极分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容器的内部,所述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容器的底部并与所述立杆的管体相通。

12、优选地,所述旋转叶片为“7”字形板叶,其横板与所述转轴的上部分均布连接,其竖板环绕所述电解质容器转动。

13、优选地,所述搅拌齿呈三角形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的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通过设置在立杆上端的电解质容器和旋转叶片,利用风力驱动旋转叶片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和搅拌齿在电解质容器中旋转,促进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产生电流,并通过电极汇集电流。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而且实现了风能与电解质发电技术的有机结合,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16、高效利用风能:通过旋转叶片的设计,本发明在高空中完成的搅拌动作力矩相对更大,使得装置在风速较低的情况下也能产生足够的旋转动力,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能够高效地捕捉并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旋转动力,进而驱动电解质容器中的转轴和搅拌齿旋转。

17、促进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搅拌齿的旋转能够有效地搅拌电解质溶液,破坏其中的浓度梯度和电势梯度,促进离子的迁移和扩散;这有助于增加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提高发电效率。

18、结合风能与电解质发电技术:本发明将风能与电解质发电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两种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还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9、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明了,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配合关系清晰,易于制造和安装;这有助于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护难度,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20、环保无污染:本发明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环境友好;同时,由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本发明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包括立杆(1)、电解质容器(2)、转轴(3)、旋转叶片(4)、搅拌齿(5)及电极(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4)为“7”字形板叶,其横板与所述转轴(3)的上部分均布连接,其竖板环绕所述电解质容器(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齿(5)呈三角形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与能源转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与风能相结合的高空电解质发电装置,通过设置在立杆上端的电解质容器和旋转叶片,利用风力驱动旋转叶片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和搅拌齿在电解质容器中旋转,促进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产生电流,并通过电极汇集电流;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而且实现了风能与电解质发电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李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久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