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的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158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燃机的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配气机构,确切地说是一种内燃机的半球壳形旋转气门及驱动机构。
为了保证内燃机各气缸换气良好,充气系数尽可能高,配气机构经历了多次改进,由侧置气门到顶置气门,由每缸两个气门到每缸四个气门,甚至采用了每缸五个气门,这就使得气门机构相当复杂,需要采用多摇臂和多凸轮轴驱动机构,不仅增加了驱动动力消耗,而且增加了制造难度。气门形状均为蘑菇形,运动方式均为轴向往复运动,顶置气门在设计时,还需考虑气门开、闭过程不能与活塞相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彻底,进气充分,具有尽可能大的通过能力的半球壳形旋转气门及驱动机构。
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气门组件和凸轮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气门为半球壳形,顶部设有一空心轴,且空心轴与半球形壳贯通,半球壳的一侧设有小于二分之一半球面的开口;b、气门分为内气门和外气门,内、外气门套叠组成一个密闭的半球壳,即内气门的空心轴插入外气门的空心轴内;c、内气门空心轴的轴上设有内气门齿轮,与内气门齿轮啮合的内气门齿条的一端与进气凸轮或排气凸轮接触,外气门空心轴上设有外气门齿轮,与外气门齿轮啮合的外气门齿条的一端与排气凸轮或进气凸轮接触。
内气门的轴孔内设有火花塞或喷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几个方面1、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复杂的蘑菇形气门机构,采用半球壳形气门机构,使结构简化,驱动动力消耗降低;
2、气门的开启面积增大,比四气门机构的气门开启面积增大3~4倍,故气门的通过能力增强。
3、由于采用了旋转气门驱动机构,故不必考虑气门与活塞的碰撞问题,在内燃机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大冲程以提高整机的压缩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可见该气门机构的内气门6和外气门7均为半球壳形,顶部设有一空心轴,且空心轴与半球形壳贯通,半球壳的一侧设有小于二分之一半球面的开口。内气门6和外气门7套叠组成一个密闭的半球壳,即内气门6的轴插入外气门7的空心轴内,内气门6的轴孔内装有火花塞5。
内气门6的空心轴伸至外气门7的轴孔以外,轴上设有内气门齿轮3,与内气门齿轮3啮合的内气门齿条2的一端上设有复位弹簧10,且与进气凸轮或排气凸轮接触,外气门7的空心轴上设有外气门齿轮4,与外气门齿轮4啮合的外气门齿条8的一端上设有复位弹簧10,且与排气凸轮或进气凸轮接触。
由图3可见其工作过程,凸轮轴9上的进、排气凸轮,按点火正时的需要分别压缩内气门齿条2或外气门齿条8,齿条2、齿条8分别带动内气门齿轮3和外气门齿轮4旋转,从而实现内气门6、外气门7的旋转,实现内气门6或外气门7上开口的开启、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四冲程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气门组件和凸轮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气门为半球壳形,顶部设有一空心轴,且空心轴与半球形壳贯通,半球壳的一侧设有小于二分之一半球面的开口;b、气门分为内气门和外气门,内、外气门套叠组成一个密闭的半球壳,即内气门的空心轴插入外气门的空心轴内;c、内气门空心轴的轴上设有内气门齿轮,与内气门齿轮啮合的内气门齿条的一端与进气凸轮或排气凸轮接触,外气门空心轴上设有外气门齿轮,与外气门齿轮啮合的外气门齿条的一端与排气凸轮或进气凸轮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气门的轴孔内设有火花塞或喷油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配气机构,确切地说是一种内燃机的半球形旋转气门及驱动机构。该机构克服了两气门机构、四气门机构结构复杂、驱动动力消耗大、气门开启面积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门为半球壳形,顶部设有一空心轴,半球壳的一侧设有小于二分之一半球面的开口,气门分为内气门和外气门,内、外气门套叠组成一个密闭的半球壳,并通过齿轮、齿条、凸轮的作用实现旋转开启、关闭。
文档编号F01L7/02GK2186301SQ93247108
公开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志强 申请人:王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