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集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368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机油集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机油集滤器(1)包括滤油器(10)和外壳(20)。在外壳(20)上形成有进油口(43a)和出油口(33a)。在滤油器(10)的框部(12)上形成有缺口部(12a)。
【专利说明】
机油集滤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设置在车辆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集滤器,该发动机安装在车辆上。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为了去除机油中含有的杂质等,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等的油底壳内都设置有机油集滤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机油集滤器包括滤油器和用于容纳该滤油器的细长外壳。滤油器具有板状滤网部和围绕滤网部形成的框部,通过框部加强滤网部并支撑外壳。而在外壳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分别形成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机油从进油口流入外壳,会经滤油器过滤后,又从出油口流出。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 —127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
[0005]有的油底壳较浅,这将导致设置机油集滤器的空间的上下高度尺寸变短。而且,受设置在油底壳内的各种部件的布局等的影响,设置机油集滤器的空间的上下高度尺寸也会变短。遇到这些情况时,就需要缩短机油集滤器的上下高度尺寸即外壳的上下高度尺寸。但在外壳上形成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为了抑制机油的流动阻力,这些口的面积不可过小,因此就要在外壳上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0006]然而,如上所述,由于滤油器具有框部,所以如果缩短了外壳的上下高度尺寸,框部就会接近进油口和出油口附近而堵住这两个口,使机油不能顺畅流动,最终导致机油的流动阻力增大。
[0007]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将外壳的上下高度尺寸缩短的情况下,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008]—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
[000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在滤油器的框部设置了缺口部。
[0010]第一方面的发明是:
[0011]—种机油集滤器,包括用于过滤机油的板状滤油器和用于容纳该滤油器的外壳,
[0012]该机油集滤器构成为:在所述外壳上形成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从进油口流入的机油经过所述滤油器的过滤,从出油口流出,其特征在于:
[0013]所述滤油器具有滤网部和围绕该滤网部形成的框部,
[0014]在所述框部上形成有缺口部。
[0015]根据该结构,在减薄外壳而使滤油器的框部处于阻碍机油流动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在该部分形成缺口部,机油的流动就难以受到框部的阻碍。
[0016]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0017]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所述框部和所述进油口或所述框部和所述出油口互相重合,所述缺口部形成在该重合部分上。
[0018]根据该结构,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框部和进油口或框部和出油口的位置重合时,则在该重合部分的框部上形成缺口部。这样一来,机油从进油口流入外壳时难以受到框部的阻碍,而且,机油从外壳内部流向出油口时,也难以受到框部的阻碍。
[0019]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0020]所述滤油器具有沿该滤油器的厚度方向互相分开布置的第一滤网部和第二滤网部,以及向远离该第一滤网部和第二滤网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滤网部。
[0021]根据该结构,第一滤网部、第二滤网部和第三滤网部会形成立体状的滤网部,故可有效地确保在外壳内部滤油器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
[0022]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0023]在所述滤油器的框部的内侧,以与所述外壳内表面相对的方式形成有无机油流动的板状部。
[0024]在所述板状部和所述外壳内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突向并抵接另一方的突出部,可防止机油流入该板状部和与该板状部相对的外壳内表面之间。
[0025]根据该结构,在滤油器的板状部上形成有突出部的情况下,由于突出部抵接外壳内表面,因此可防止机油流入该板状部和与该板状部相对的外壳内表面之间。同样,在外壳内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机油流入该板状部和与该板状部相对的外壳内表面之间。
[0026]一发明的效果一
[0027]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由于在滤油器的框部形成有缺口部,所以可以在不妨碍机油流动的前提下布置框部,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028]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机油从进油口流向外壳时难以受到框部的阻碍,而且,机油从外壳内部流向出油口时也难以受到框部的阻碍,从而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029]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由于滤油器具有向远离第一滤网部和第二滤网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滤网部,可有效确保在外壳内部滤油器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因此,过滤性能高的机油集滤器也可实现小型化。
[0030]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在板状部和所述外壳内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突向并抵接另一方的突出部,此突出部可防止机油流入该板状部和与该板状部相对的外壳内表面之间。这样一来,通过防止机油在板状部和与该板状部相对的外壳内表面之间发生紊流,可以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的立体图。
[0032]图2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的立体图。
[0033]图3是从出油口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的端面图。
[0034]图4是沿图1中的IV— IV线的剖视图。
[0035]图5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滤油器的立体图。
[0036]图6是从下方观察到的滤油器的形成有缺口部一侧的立体图。
[0037]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38]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0039]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40]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3的图。
[0041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42]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3的图。
[0043]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44]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45]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0046]图16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0047]图17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0048]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0049]图19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50]图20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说明本发明的本质的示例而已,并没有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用途的意图。
[0052](第一实施方式)
[0053]图1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的立体图。该机油集滤器I,例如设置在车辆上安装的发动机油底壳(未图示)内,可对发动机内循环流动的机油进行过滤,去除机油中所含的杂质等。在受到油底壳较浅的形状或设置在油底壳内的各种部件的布局影响,而导致设置机油集滤器I的空间的上下高度尺寸较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需要说明的是,机油集滤器I不仅可以设置在发动机的油底壳内,还可以设置在例如自动变速器等的油底壳内。
[0054]机油集滤器I包括过滤机油的板状滤油器(如图4所示)10和容纳该滤油器10的外壳20。外壳20配合设置机油集滤器I的空间的上下高度尺寸设计,整体较薄,呈在车辆的前后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0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倾斜的。此外,外壳20还可以在俯视时是弯曲的形状。
[0055]外壳20由上分割体30和下分割体40组合而成。该上分割体30和下分割体40为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上下一分为二而成,并且均为树脂成型而成。
[0056]上分割体30具有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上壁部31和从上壁部31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周壁部32,且该上分割体30向下方开放。在周壁部32上且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出油管部33。出油管部33与外壳20的内部连通,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大致水平地突出。如图4所示,出油管部33(7)上部和上壁部31位于同一高度,包括出油管部33在内的外壳20的上下高度尺寸较短。
[0057]在出油管部33的内部形成有出油口 33a。出油口 33a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因此,机油的流出方向与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一致。在出油管部33的外表面上,朝基端方向与前端拉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凸缘33b。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出油管部33的外表面上且比凸缘33b更靠近前端的位置形成有凹槽33c。凹槽33c绕出油管部33的整个周向开通,密封材料(未图示)嵌入该凹槽33c。虽未图示,出油管部33例如以插入形成在发动机气缸体上的机油吸入口的状态进行连接,并与机油栗连通。
[0058]在出油管部33的外表面的基端部上,突出形成有第一安装部34;在上分割体30的周壁部32上且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形成有第二安装部35。第一安装部34和第二安装部35均紧固在发动机上。并且,在上分割体30的周壁部32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上侧焊接凸缘36。上侧焊接凸缘36朝着上分割体30的外部伸出,并沿着周壁部32的周向延伸。
[0059]下分割体40具有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下壁部41和从下壁部41的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周壁部42,并向上方开放。下壁部41可形成为与上壁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配合油底壳的内部形状形成为弯曲状。如图3和图4所示,下分割体40的周壁部42的上下高度尺寸比上分割体30的周壁部32的上下高度尺寸设定得更短。
[0060]在下壁部41上且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侧,设有筒状部43,以与外壳20的内部连通。筒状部43从下壁部41向下方突出。筒状部43的突出长度设定为:该筒状部43的下端部位于油底壳的底壁部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设置机油集滤器I的空间的上下高度尺寸较短,所以筒状部43的长度也较短。在筒状部43的内部形成有进油口 43a。进油口 43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0061 ]在下分割体40的周壁部42的上端部上,形成有焊接在上分割体30的上侧焊接凸缘36上的下侧焊接凸缘46。此下侧焊接凸缘46朝着下分割体40的外部伸出且沿上侧焊接凸缘36延伸。在上侧焊接凸缘36的下表面和下侧焊接凸缘46的上表面上,可以设置焊接用突条部(未图示)。焊接用突条部例如可以振动焊接。
[0062]如图4所示,在外壳20的上分割体3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凹部30a,可嵌入滤油器10的框部12。凹部30a围绕上分割体30的下侧开放部分延伸。
[0063]如图5和图6所示,滤油器10具有供机油流动的滤网部11、围绕滤网部11形成的框部12、用于增加滤网部11的强度的加强筋13,该滤油器10使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型。滤网部11整体在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即,从机油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外壳20的进油口 43a侧)向下游侧(外壳20的出油口 33a侧)延伸,并具有大量细孔,细孔的大小足以将机油中所含的杂质过滤掉。
[0064]滤网部11由沿机油流动方向延伸的上游侧滤网部IIa和下游侧滤网部I Ib构成。上游侧滤网部Ila从滤油器10在外壳20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延伸到一侧的端部附近,上壁部31和下壁部41大致平行。下游侧滤网部I Ib从上游侧滤网部I Ia的缘部延伸至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下游侧滤网部Ilb向着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倾斜下降。因此,滤网部11是这样的:沿机油流动方向延伸的上游侧滤网部Ila和倾斜于机油流动方向延伸的下游侧滤网部Ilb的交界部分是弯折的。并且,上游侧滤网部Ila和下游侧滤网部Ilb均近似于平面。
[0065]上游侧滤网部Ila的高度设定为:从下游端开口沿机油流动方向看出油口33a时,该上游侧滤网部I Ia位于出油口 33a的圆口的内部。此外,下游侧滤网部I Ib中的接近上游侧滤网部Ila的部分也同样,从下游端开口沿机油流动方向看出油口 33a时,该部分位于出油口 33a的圆口的内部。
[0066]框部12延伸为环形,可嵌入上分割体30的凹部30a(如图4所示)中。框部12嵌入凹部30a时,框部12的下表面抵接下分割体40的上表面,并从下方被下分割体40支撑,从而不会晃动。
[0067]在框部12的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一侧上,形成有缺口部12a。缺口部12a形成在框部12中的围绕下游侧滤网部Ilb的部分上,且是通过切去框部12的上侧部分而形成的。缺口部12a的缘部越接近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一侧,则高度越低。也就是说,缺口部12a随着下游侧滤网部I Ib的倾斜而变深。
[0068]在框部12上形成有缺口部12a的部分为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框部12和出油口 33a互相重合的部分。这样一来,框部12就不会堵住出油口 33a的上游侧开口部。也就是说,因为可让出油口 33a的上游侧开口面积不小于出油口 33a的横截面积,所以框部12就难以阻碍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 33a。
[0069]多个加强筋13互相保持间隔设置在滤油器10的长边方向上。加强筋13和滤网部11
一体成型。
[0070]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机油集滤器I中,油底壳内的机油通过进油口43a流入外壳20的内部。机油流入外壳20的内部后,同时流向上方和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一侧,通过滤油器10的滤网部11被过滤。过滤后的机油通过出油口 33a被吸入机油栗。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出时,因为出油口 33a在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所以机油主要在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上流动并流入出油口 33a。此时,因为滤油器1的框部12的出油口 33a侧形成有缺口部12a,所以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 33a时难以受到框部12的阻碍。
[007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因为框部12难以阻碍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 33a,所以能够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072](第二实施方式)
[0073]图7和图8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因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滤油器10和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07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滤油器10的滤网部11的下游侧滤网部Ilb的长度(外壳2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变长,倾斜角也变大。框部12的下游侧滤网部Ilb侧与此滤网部11的形状相对应地向下方延伸。而且,随着下游侧滤网部Ilb的长度变长,框部12的缺口部12a的形成范围也比第一实施方式中要大。
[0075]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因为框部12难以阻碍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33a,所以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76](第三实施方式)
[0077]图9和图10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滤油器10和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078]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下游侧滤网部Ilb被省略,在滤油器10的框部12的内侧,以与所述外壳20的底面(内表面)相对的方式形成有无机油流动的板状部14,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下游侧滤网部11b—样,向着出油口 33a倾斜下降。板状部14的周缘部和框部12的内表面连为一体。
[0079 ] 框部12的缺口部12a的缘部沿板状部14的周缘部分布。因此,缺口部12a形成在:在框部12中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该框部12和出油口 33a互相重合的部分上。
[0080]在板状部14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突向并抵接外壳20的底面的突出部14a。此突出部14a位于板状部14中滤网部11侧的缘部附近,防止机油流入板状部14和与该板状部14相对的外壳20的底面之间。
[0081]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机油集滤器I中,因为框部12难以阻碍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33a,所以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82]因为机油难以流入板状部14和外壳20的底面之间,所以能够防止机油在板状部14和外壳20的底面之间发生紊流。
[008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板状部14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14a,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外壳20的底面上,形成突向并抵接板状部14的突出部(未图示)。
[0084](第四实施方式)
[0085]图11和图12显示本発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086]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出油管部33的直径比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都要大,出油管部33的上部从上壁部31向上隆起。
[0087]在本第四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因为框部12难以阻碍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33a,所以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88](第五实施方式)
[0089]图13显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滤油器10和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090]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出油管部33沿与外壳20的长边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垂直于图13纸面的方向)延伸。
[0091]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滤油器10上,形成有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板状部14。此外,框部12的缺口部12a的缘部沿板状部14的周缘部分布,缺口部12a形成在:在框部12中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该框部12和出油口 33a互相重合的部分上。
[0092]在板状部14的下表面中靠近滤网部11侧的缘部上,形成有突向并抵接外壳20的底面的突出部14a。而且,在板状部14的前端部上,设有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14b、从延伸部14b向外壳20的长边方向突出的凸部14c。凸部14c在框部12嵌入上分割体30的凹部30a的状态下,与框部12共同被下方的下分割体40支撑。
[0093]在本第五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因为框部12难以阻碍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33a,所以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4](第六实施方式)
[0095]图14至图16显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滤油器10和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096]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出油口31a形成在上分割体30的上壁部31上,并向上下方向延伸。在上壁部31中出油口 31a的周围,形成有供密封材料(未图示)嵌入的凹槽31b。
[0097]在滤油器10的框部12中且与出油口 31a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缺口部12a。如图15所示,缺口部12a呈向上方开放的近似“U”字形。切去框部12的与出油口 31 a相对应的部分,即可在不增大外壳20的前提下,保证机油流出侧有足够大的空间,方便机油流入出油口31a。
[0098]滤网部11具有沿该滤油器10的厚度方向互相分开布置的第一滤网部Ila和第二滤网部11c,以及向远离该第一滤网部Ila和第二滤网部Ilc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滤网部lid。第二滤网部Ilc位于第一滤网部Ila的下方,连在缺口部12a的下缘部上。第三滤网部Ild从第二滤网部Ilc的周缘部向上方延伸,连在第一滤网部Ila上。此外,第三滤网部Ild还连在缺口部12a的两侧缘部上。这样一来,滤网部11呈现立体形状,过滤面积也变大。
[0099]根据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可形成第三滤网部lld,并且,能够保证出油口 31a的上游侧有较大的空间,从而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100]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变形例一样,框部12的缺口部12a的周缘部弯曲,可对应于此弯曲形状,形成弯曲的滤网部lie。此外,弯曲的滤网部lie还可以是无机油流动的板状部。
[0101](第七实施方式)
[0102]图19显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滤油器10和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103]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筒状部37形成在上分割体30的上壁部31上。在筒状部37的内部形成有出油口 37a,且该出油口 37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此外,在下分割体40的周壁部42上形成有进油管部47。在进油管部47的内部形成有进油口 47a。进油口 47a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延伸。在下分割体40的内表面上,形成供框部12嵌入的凹部40a。
[0104]在滤油器1的框部12中的机油流入侧,形成有缺口部12a。此缺口部12a形成在框部12中的围绕下游侧滤网部Ilb的部分上且是通过切去框部12的下侧而形成的。在框部12上形成有缺口部12a的部分为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框部12和进油口47a互相重合的部分。这样一来,机油从进油口 47a流入外壳20时难以受到框部12的阻碍。因此,可以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105](第八实施方式)
[0106]图20显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I中,仅滤油器10和外壳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同的符号表不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说明。
[0107]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外壳20上设有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进油管部47。此外,在上分割体30的周壁部32上,设有沿外壳2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出油管部38。在出油管部38的内部形成有出油口 38a。
[0108]在滤油器10的框部12上的进油口47a侧形成有与第六实施方式一样的缺口部12a,而且,在框部12上的出油口 38a侧形成有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的缺口部12b。
[0109]因此,根据本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I,机油从进油口47a流入外壳20时难以受到框部12的阻碍,而且,机油从外壳20的内部流向出油口38a时也难以受到框部12的阻碍,从而减小机油的流动阻力。
[0110]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中,对外壳20呈直线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包括滤油器容纳部在内的外壳20,其形状可以是例如近似“L”字形、“U”字形、“(T’字形、“S”字形。
[0111]包括滤油器容纳部在内的形状,还可以是这样的:呈倾斜状,出油口的位置比进油口的位置尚。
[0112]上述实施方式在任何方面都仅是示例而已,不应对本发明做限制性的解释。而且,任何属于等同于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等同变形或者变更也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0113]一产业实用性一
[0114]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可用于例如对汽车发动机的机油进行过滤。
[0115]—符号说明一
[0116]I—机油集滤器
[0117]10 —滤油器
[0118]11 一滤网部
[0119]Ila —滤网部(第一滤网部)
[0120]Ilc —滤网部(第二滤网部)
[0121]Ild —滤网部(第三滤网部)
[0122]12— 框部
[0123]12a、12b —缺口部
[0124]14 一板状部
[0125]14a —突出部
[0126]20— 外壳
[0127]33a、37a、38a—出油口
[0128]43a、47a —进油口
【主权项】
1.一种机油集滤器(I),包括过滤机油的板状滤油器(10)和容纳该滤油器(10)的外壳(20), 该机油集滤器(I)构成为:在所述外壳(20)上形成有进油口(43a、47a)和出油口(33a、37&、38&),从所述进油口(43&、47&)流入的机油经过所述滤油器(10)的过滤,从所述出油口(33a、37a、38a)流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10)具有滤网部(11)和围绕该滤网部(11)形成的框部(12), 在所述框部(12)上形成有缺口部(1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集滤器(I),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部(12a)形成在:沿机油流动方向望去,所述框部(12)和所述进油口(43a、47a)或所述框部(12)和所述出油口( 33a、37a、38a)互相重合的部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集滤器(I),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10)具有沿该滤油器(10)的厚度方向互相分开布置的第一滤网部(Ila)和第二滤网部(He)、以及向远离该第一滤网部(Ila)和第二滤网部(Ilc)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滤网部(li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集滤器(I),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滤油器(10)的框部(12)的内侧,以与所述外壳(20)内表面相对的方式形成有无机油流动的板状部(14), 在所述板状部(14)和所述外壳(20)内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突向并抵接另一方的突出部(14a),以便防止机油流入该板状部(14)和与该板状部(14)相对的外壳(20)内表面之间。
【文档编号】F01M11/03GK106062327SQ201580009855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发明人】高次健吾
【申请人】大协西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