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970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与人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就是自来水管,在自来水管或者其它的管道发生断裂破损的时候需要对管道进行重新连接或者安装,普通的管道在连接的时候需要使用特定的夹具或者进行焊接才能实现管道的连接。本专利就是提供一种电镀液,电镀液对管道进行电镀从而增加光泽度和光滑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锈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对管道连接后的流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液对管道进行电镀从而增加光泽度和光滑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锈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对管道连接后的流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道电镀液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氧化锌、氢氧化钠、光亮剂、除杂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颜料、去离子水。

上述管道电镀液按质量份数计为:氧化锌1-3份、氢氧化钠2-5份、光亮剂0.3-0.5份、除杂剂0.2-0.3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1-3份、树脂粉末3-5份、四甲基碘化铵0.3-0.8份、增强剂0.1-0.5份、缓蚀剂0.3-0.5份、抗菌剂0.2-0.4份、颜料1-2份、去离子水8-15份;

一种管道电镀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光亮剂、除杂剂、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在预混机中充分混合,制成预混料;

(2)向镀槽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称量的氢氧化钠,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氧化锌,直至氧化锌完全溶解;

(4)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预混料加入到步骤3中的溶液中,继续进行搅拌;

(5)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和颜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通电进行试电解,试电解条件为0.2~0.3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0.5-1小时;

(6)然后对电解液进行二次电解,二次电解在0.2~0.3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2-4小时,电解后电镀液制备完成。

所述抗菌剂是由纳米银和二氧化硅按照0.4:1的重量比组成的;

所述树脂粉末为聚乙烯树脂粉末或环氧树脂粉末;

所述增强剂是由生物炭、纳米二氧化钛和凡士林按照1:0.8:1.5的重量比组成的;

所述缓蚀剂是由六次甲基四胺和葡萄糖酸钠组成的。

通过上述电镀液电镀后的管道,能够在管道的表面形成一层镀层,该镀层能够有效的提高管道表面的光泽度和光滑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锈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对管道连接后的流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种使用管道电镀液进行电镀的管道快速连接短管,包括包管、引流部和接管,包管安装在接管的上部,在接管和包管之间设置有引流部,引流部呈锥形结构,在引流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引流槽,在引流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防护层,在接管的中间内部还设置有格网,所述格网上设置有矩形的网格;

进一步技术,所述格网与接管之间一体浇注成型;

进一步技术,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1-0.2㎜;

进一步技术,引流部的上端部直径为下端部直径的1倍;

进一步技术,所述引流槽的深度为0.1-0.2mm;

进一步技术,所述引流部内壁上的引流槽设置有10条,每条引流槽之间的间距相同;

更进一步技术,所述防护层采用电镀的方式与引流部进行结合;

上述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为金属材质一体浇注成型,所述的接管由以下组分配伍后浇注成型:铝65-75%、铜10-13%、铬6.8-7.5%、钴5.5-6.3%、钼5.0-6.0%、硅3.2-4.2%、锰1.5-2.5%、抗氧化剂0.8-1%;

其中抗氧化剂由聚乙二醇、纳米级碳化硅、玻璃微粉、陶瓷微粉、白炭黑制备而成;

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上述各组份放入熔炉内融化制成金属混合液,将混合金属液浇注到带有型芯的铸型中,制备金属管坯;

步骤二:将金属管坯冷却至常温后去除金属管坯内的型芯,将金属管坯内的氧化物通过酸洗或切削打磨的方式去除;

步骤三:将去除氧化物的金属管坯的内外表面各涂覆一层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1-1.2mm,然后经过30-60分钟蒸汽或热油在300—500℃高温烘烤处理及热定型,形成耐高温抗氧化涂层;

步骤四:将涂覆抗氧化层后的金属管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至1000℃,保温2小时,采用卧式挤压机将加热保温后的金属管坯一次挤压成型为目标尺寸的金属管;

步骤五:将成型的金属管加热至850-900℃,保温1-2小时,在氢气环境下退火,将退火后的金属管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上述方法和配方加工的接管能够保证在连接后短期内不会发生生锈和腐蚀的问题,并且增加了接管的硬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发生形变,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生产加工后对接管进行以下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表观:无毛刺、光滑透亮

腐蚀试验(100h、100℃):0级;

中性盐雾试验(5%nacl溶液、35℃):9天

醋酸盐雾试验(5%nacl溶液、35℃):4天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5%nacl溶液、50℃):2天

湿热试验(5%nacl溶液、相对湿度90~95%,40±2℃:20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快速、便捷,能够对两根管道进行快速连接有效提高了管道连接的效率和稳定性,并且能够防止管道连接处发生生锈和腐蚀的情况发生,在引流部进行电镀,能够在引流部的表面形成一层镀层,该镀层能够有效的提高引流部表面的光泽度和光滑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锈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对管道连接后的流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特定方法和配方加工的接管能够保证在连接后短期内不会发生生锈和腐蚀的问题,并且增加了接管的硬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发生形变,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管道电镀液进行电镀的管道快速连接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管;2-引流部;3-接管;4-引流槽;5-格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管道电镀液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氧化锌、氢氧化钠、光亮剂、除杂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颜料、去离子水;

上述管道电镀液各组分的含量按质量份数计为:氧化锌1份、氢氧化钠2份、光亮剂0.3份、除杂剂0.2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1份、树脂粉末3份、四甲基碘化铵0.3份、增强剂0.1份、缓蚀剂0.3份、抗菌剂0.2份、颜料1份、去离子水8份;

一种管道电镀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光亮剂、除杂剂、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在预混机中充分混合,制成预混料;

(2)向镀槽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称量的氢氧化钠,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氧化锌,直至氧化锌完全溶解;

(4)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预混料加入到步骤3中的溶液中,继续进行搅拌;

(5)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和颜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通电进行试电解,试电解条件为0.2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0.5小时;

(6)然后对电解液进行二次电解,二次电解在0.2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2小时,电解后电镀液制备完成。

其中的抗菌剂是由纳米银和二氧化硅按照0.4:1的重量比组成的;

其中的树脂粉末为聚乙烯树脂粉末或环氧树脂粉末;

其中的增强剂是由生物炭、纳米二氧化钛和凡士林按照1:0.8:1.5的重量比组成的;

其中的缓蚀剂是由六次甲基四胺和葡萄糖酸钠组成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使用管道电镀液进行电镀的管道快速连接短管,包括包管1、引流部2和接管3,包管1安装在接管3的上部,在接管3和包管1之间设置有引流部2,引流部2呈锥形结构,在引流部2的内壁上设置有引流槽4,在引流部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防护层,在接管3的中间内部还设置有格网5,所述格网5上设置有矩形的网格;

所述格网5与接管3之间一体浇注成型;

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1-0.2㎜;

引流部2的上端部直径为下端部直径的1倍;

所述引流槽4的深度为0.1-0.2mm;

所述引流部2内壁上的引流槽4设置有10条,每条引流槽4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防护层采用电镀的方式与引流部2进行结合。

上述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为金属材质一体浇注成型,所述的接管由以下组分配伍后浇注成型:铝65%、铜11%、铬6.8%、钴5.5%、钼6.0%、硅4.2%、锰2.5%、抗氧化剂1%;

其中抗氧化剂由聚乙二醇、纳米级碳化硅、玻璃微粉、陶瓷微粉、白炭黑制备而成;

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上述各组份放入熔炉内融化制成金属混合液,将混合金属液浇注到带有型芯的铸型中,制备金属管坯;

步骤二:将金属管坯冷却至常温后去除金属管坯内的型芯,将金属管坯内的氧化物通过酸洗或切削打磨的方式去除;

步骤三:将去除氧化物的金属管坯的内外表面各涂覆一层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1mm,然后经过30分钟蒸汽或热油在500℃高温烘烤处理及热定型,形成耐高温抗氧化涂层;

步骤四:将涂覆抗氧化层后的金属管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至1000℃,保温2小时,采用卧式挤压机将加热保温后的金属管坯一次挤压成型为目标尺寸的金属管;

步骤五:将成型的金属管加热至850℃,保温2小时,在氢气环境下退火,将退火后的金属管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管道电镀液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氧化锌、氢氧化钠、光亮剂、除杂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颜料、去离子水;

上述管道电镀液各组分的含量按质量份数计为:氧化锌2份、氢氧化钠3份、光亮剂0.4份、除杂剂0.2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2份、树脂粉末4份、四甲基碘化铵0.5份、增强剂0.3份、缓蚀剂0.3份、抗菌剂0.3份、颜料1.5份、去离子水10份;

一种管道电镀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光亮剂、除杂剂、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在预混机中充分混合,制成预混料;

(2)向镀槽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称量的氢氧化钠,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氧化锌,直至氧化锌完全溶解;

(4)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预混料加入到步骤3中的溶液中,继续进行搅拌;

(5)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和颜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通电进行试电解,试电解条件为0.3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1小时;

(6)然后对电解液进行二次电解,二次电解在0.3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2小时,电解后电镀液制备完成。

其中的抗菌剂是由纳米银和二氧化硅按照0.4:1的重量比组成的;

其中的树脂粉末为聚乙烯树脂粉末或环氧树脂粉末;

其中的增强剂是由生物炭、纳米二氧化钛和凡士林按照1:0.8:1.5的重量比组成的;

其中的缓蚀剂是由六次甲基四胺和葡萄糖酸钠组成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使用管道电镀液进行电镀的管道快速连接短管,包括包管1、引流部2和接管3,包管1安装在接管3的上部,在接管3和包管1之间设置有引流部2,引流部2呈锥形结构,在引流部2的内壁上设置有引流槽4,在引流部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防护层,在接管3的中间内部还设置有格网5,所述格网5上设置有矩形的网格;

所述格网5与接管3之间一体浇注成型;

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1-0.2㎜;

引流部2的上端部直径为下端部直径的1倍;

所述引流槽4的深度为0.1-0.2mm;

所述引流部2内壁上的引流槽4设置有10条,每条引流槽4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防护层采用电镀的方式与引流部2进行结合。

上述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为金属材质一体浇注成型,所述的接管由以下组分配伍后浇注成型:铝65%、铜11%、铬7%、钴6%、钼5%、硅3.2%、锰2%、抗氧化剂0.8%;

其中抗氧化剂由聚乙二醇、纳米级碳化硅、玻璃微粉、陶瓷微粉、白炭黑制备而成;

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上述各组份放入熔炉内融化制成金属混合液,将混合金属液浇注到带有型芯的铸型中,制备金属管坯;

步骤二:将金属管坯冷却至常温后去除金属管坯内的型芯,将金属管坯内的氧化物通过酸洗或切削打磨的方式去除;

步骤三:将去除氧化物的金属管坯的内外表面各涂覆一层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1.2mm,然后经过60分钟蒸汽或热油在400℃高温烘烤处理及热定型,形成耐高温抗氧化涂层;

步骤四:将涂覆抗氧化层后的金属管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至1000℃,保温2小时,采用卧式挤压机将加热保温后的金属管坯一次挤压成型为目标尺寸的金属管;

步骤五:将成型的金属管加热至880℃,保温1.5小时,在氢气环境下退火,将退火后的金属管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管道电镀液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氧化锌、氢氧化钠、光亮剂、除杂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颜料、去离子水;

上述管道电镀液各组分的含量按质量份数计为:氧化锌3份、氢氧化钠5份、光亮剂0.5份、除杂剂0.3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3份、树脂粉末5份、四甲基碘化铵0.8份、增强剂0.5份、缓蚀剂0.5份、抗菌剂0.4份、颜料2份、去离子水15份;

一种管道电镀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光亮剂、除杂剂、增强剂、缓蚀剂、抗菌剂在预混机中充分混合,制成预混料;

(2)向镀槽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称量的氢氧化钠,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氧化锌,直至氧化锌完全溶解;

(4)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预混料加入到步骤3中的溶液中,继续进行搅拌;

(5)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树脂粉末、四甲基碘化铵和颜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通电进行试电解,试电解条件为0.3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0.5-1小时;

(6)然后对电解液进行二次电解,二次电解在0.3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4小时,电解后电镀液制备完成。

其中的抗菌剂是由纳米银和二氧化硅按照0.4:1的重量比组成的;

其中的树脂粉末为聚乙烯树脂粉末或环氧树脂粉末;

其中的增强剂是由生物炭、纳米二氧化钛和凡士林按照1:0.8:1.5的重量比组成的;

其中的缓蚀剂是由六次甲基四胺和葡萄糖酸钠组成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使用管道电镀液进行电镀的管道快速连接短管,包括包管1、引流部2和接管3,包管1安装在接管3的上部,在接管3和包管1之间设置有引流部2,引流部2呈锥形结构,在引流部2的内壁上设置有引流槽4,在引流部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防护层,在接管3的中间内部还设置有格网5,所述格网5上设置有矩形的网格;

所述格网5与接管3之间一体浇注成型;

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0.1-0.2㎜;

引流部2的上端部直径为下端部直径的1倍;

所述引流槽4的深度为0.1-0.2mm;

所述引流部2内壁上的引流槽4设置有10条,每条引流槽4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防护层采用电镀的方式与引流部2进行结合。

其中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为金属材质一体浇注成型,所述的接管由以下组分配伍后浇注成型:铝67.2%、铜10%、铬6.8%、钴5.5%、钼5.0%、硅3.2%、锰1.5%、抗氧化剂0.8%;

其中抗氧化剂由聚乙二醇、纳米级碳化硅、玻璃微粉、陶瓷微粉、白炭黑制备而成;

管道快速连接短管中的接管,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上述各组份放入熔炉内融化制成金属混合液,将混合金属液浇注到带有型芯的铸型中,制备金属管坯;

步骤二:将金属管坯冷却至常温后去除金属管坯内的型芯,将金属管坯内的氧化物通过酸洗或切削打磨的方式去除;

步骤三:将去除氧化物的金属管坯的内外表面各涂覆一层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1.2mm,然后经过60分钟蒸汽或热油在500℃高温烘烤处理及热定型,形成耐高温抗氧化涂层;

步骤四:将涂覆抗氧化层后的金属管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至1000℃,保温2小时,采用卧式挤压机将加热保温后的金属管坯一次挤压成型为目标尺寸的金属管;

步骤五:将成型的金属管加热至900℃,保温2小时,在氢气环境下退火,将退火后的金属管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上述方法和配方加工的接管能够保证在连接后短期内不会发生生锈和腐蚀的问题,并且增加了接管的硬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发生形变,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生产加工后对接管进行以下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取平均值,具体数据如下所示:

表观:无毛刺、光滑透亮

腐蚀试验(100h、100℃):0级;

中性盐雾试验(5%nacl溶液、35℃):9天

醋酸盐雾试验(5%nacl溶液、35℃):4天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5%nacl溶液、50℃):2天

湿热试验(5%nacl溶液、相对湿度90~95%,40±2℃:20天。

通过相关数据可知,本发明方法和技术所示的管道快速链接短管能够防止管道连接处发生生锈和腐蚀的情况发生,在引流部进行电镀,能够在引流部的表面形成一层镀层,该镀层能够有效的提高引流部表面的光泽度和光滑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锈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对管道连接后的流通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特定方法和配方加工的接管能够保证在连接后短期内不会发生生锈和腐蚀的问题,并且增加了接管的硬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发生形变,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