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4099发布日期:2018-10-19 18:45阅读:3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铜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制造的基础材料之一,广泛使用于电子产品。随着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等特点的发展趋势,超薄电解铜箔消费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增,国内厚度18μm及以下电解铜箔的产能逐年扩大。超薄电解铜箔的生产对设备、工艺和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稍有环节失误,容易造成针孔、翘曲、花斑、截面多孔等产品缺陷。

翘曲是超薄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较常碰到的问题,一般都是由生产工艺导致。铜箔翘曲,一方面影响机器叠板、裁切;另一方面影响铜箔与基板之间的平整均匀粘贴,容易使铜箔产生皱褶,或从基板脱离,或与基板之间包压空气等,严重影响覆铜板和印制电路板的质量。

铜箔翘曲,是铜箔两面压应力不平衡、残余应力导致的铜箔弯曲现象。残余应力越大,铜箔翘曲越大。翘曲测试方法为:裁取200mm*200mm铜箔,毛面向上水平放置,测试四角向上弯曲的高度,取最大值为该铜箔的翘曲值,单位为mm。通常,厚度越小的铜箔,越容易表现出大翘曲值,翘曲越大,越难满足ccl厂家裁切、叠板等自动化的快速生产要求。

铜箔内应力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受阴极表面形态及添加剂、杂质、工艺参数等影响,铜在电沉积过程中会发生原子晶格的排列错位、滑移,形成孪晶和孪晶界。铜原子的排列偏离完整周期性点阵结构,就会破坏晶体的对称性,从而导致内应力的产生。大量的内应力得不到释放,就形成了铜箔整体的宏观残余应力,致使铜箔发生翘曲形变,以完成自身内应力的平衡。铜箔光面和毛面均处于压应力状态,由于光面压应力大于毛面压应力,翘曲铜箔整体表现为朝向毛面的压应力,因此铜箔向毛面翘曲。

因此,如何平衡铜箔两面的压应力,减少电解铜箔的残余应力,生产高端板材使用的低翘曲铜箔,是本发明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包括:酸洗-特殊粗化-特殊固化-粗化-固化-镀锌镍合金-防氧化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干燥;

其中,所述的特殊粗化、特殊固化采用圆弧形钛阳极,同心、同弧度导辊传动铜箔,对与导辊接触的弧形状态的铜箔进行特殊处理;

所述特殊粗化的工艺条件为:cuso4·5h2o60~110g/l,h2so4170~220g/l,添加剂9~15g/l,温度20~50℃,电流密度20~35a/dm2,时间2~5s;

所述特殊固化的工艺条件为:cuso4·5h2o220~290g/l,h2so4100~140g/l,蛋白粉15~30ppm,羟乙基纤维素2~15ppm,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1.6~5ppm,温度45℃,电流密度15~30a/dm2,时间2~5s。

进一步,所述特殊粗化、特殊固化处理过程中,液下传动导辊为不导电材质导辊,导辊直径尺寸为20~60cm,极距5cm。

更进一步,所述的不导电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进一步,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铁、硫酸铬、钼酸钠和钨酸钠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粗化的工艺条件为:cuso4·5h2o55g/l,h2so4130g/l,温度20℃,电流密度18a/dm2,时间6s;

所述固化的工艺条件为:cuso4·5h2o320g/l,h2so4160g/l,温度45℃,电流密度26a/dm2,时间8s;

所述镀锌镍合金的工艺条件为:znso4·7h2o10.8g/l,niso4·6h2o23.5g/l,k4p2o7·3h2o310g/l,ph10.5,温度40℃,电流密度4.5a/dm2,时间4s;

所述防氧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k2cr2o79.5g/l,ph4.2,温度46℃,电流密度3.4a/dm2,时间3s;

所述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工艺条件为:将浓度为0.5wt%的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在18-28℃条件下喷涂于铜箔表面;

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在200℃的烘箱中烘干。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能够降低铜箔翘曲的原理为:

首先利用导辊使铜箔呈弧形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使铜箔向光面弯曲,以增大毛箔表面“山峰”间的角度;然后在特殊粗化、特殊固化过程中,利用添加剂的阻化及细化作用改变粗化层的沉积结构,通过调节电沉积条件使铜合金的沉积层均匀地覆盖在铜箔表面,尤其在“山谷”形成了均匀的粗化颗粒。当铜箔经过导辊恢复平直状态后,“谷底”沉积的粗化颗粒会对周围的“山峰”形成一个支撑力,以阻碍“山峰”间恢复原角度。因此,该支撑力一定程度地增大了毛面的压应力,从而降低了铜箔的残余应力,最终实现翘曲的降低。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铜箔毛面的特殊处理,增加毛面压应力,使铜箔两面的应力得到进一步平衡,进而降低铜箔的残余应力,实现铜箔翘曲的降低。

2、经过本发明处理方法得到的电解铜箔,毛面比表面积较大,在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同时,可实现抗剥离强度的提高。

3、本发明得到的电解铜箔,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蚀刻性;处理过程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特殊粗化、特殊固化的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为18μm原箔的sem图片;

图3为经特殊粗化-特殊固化处理后的18μm电解铜箔的sem图片;

图4为经本发明工艺处理后的18μm电解铜箔的sem图片;

图5为经过对比例工艺处理的18μm电解铜的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18μm的hte铜箔为原箔,液下传动导辊直径尺寸为40cm,同心圆弧形钛阳极,极距5cm;

2)特殊粗化:将酸洗后的18μm的hte原箔进行特殊粗化处理,具体工艺条件为:cuso4·5h2o60g/l,h2so4220g/l,添加剂12g/l,温度30℃,电流密度35a/dm2,时间2.7s;

3)特殊固化:步骤2)所得的铜箔进行特殊固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240g/l,h2so4130g/l,蛋白粉18ppm,羟乙基纤维素10ppm,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5ppm,温度45℃,电流密度20a/dm2,时间2.7s;

4)粗化:步骤3)所得的铜箔进行粗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55g/l,h2so4130g/l,温度20℃,电流密度18a/dm2,时间6s;

5)固化:步骤4)所得的铜箔进行固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320g/l,h2so4160g/l,温度45℃,电流密度26a/dm2,时间8s;

6)镀锌镍合金:步骤5)所得的铜箔进行镀锌镍合金处理,工艺条件为:znso4·7h2o10.8g/l,niso4·6h2o23.5g/l,k4p2o7·3h2o310g/l,ph10.5,温度40℃,电流密度4.5a/dm2,时间4s;

7)防氧化处理:步骤6)所得的铜箔进行防氧化处理,工艺条件为:k2cr2o79.5g/l,ph4.2,温度46℃,电流密度3.4a/dm2,时间3s;

8)硅烷偶联剂处理:步骤7)所得的铜箔进行硅烷偶联剂处理,工艺条件为:将浓度为0.5wt%的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在18-28℃条件下喷涂于铜箔表面,后在200℃的烘箱中烘干。

实施例2

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18μm的hte铜箔为原箔,液下传动导辊直径尺寸为50cm,同心圆弧形钛阳极,极距5cm;

2)特殊粗化:将酸洗后的18μm的hte原箔进行特殊粗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90g/l,h2so4200g/l,添加剂9g/l,温度40℃,电流密度20a/dm2,时间3.5s;

3)特殊固化:步骤2)所得的铜箔进行特殊固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220g/l,h2so4140g/l,蛋白粉25ppm,羟乙基纤维素12ppm,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3.4ppm,温度45℃,电流密度15a/dm2,时间3.5s;

4)步骤3)所得的铜箔进行粗化、固化、镀锌镍合金处理、防氧化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及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18μm的hte铜箔为原箔,液下传动导辊直径尺寸为30cm,同心圆弧形钛阳极,极距5cm;

2)特殊粗化:将酸洗后的18μm的hte原箔进行特殊粗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110g/l,h2so4170g/l,添加剂15g/l,温度50℃,电流密度35a/dm2,时间4.2s;

3)特殊固化:步骤2)所得的铜箔进行特殊固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290g/l,h2so4120g/l,蛋白粉30ppm,羟乙基纤维素6ppm,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1.6ppm,温度45℃,电流密度30a/dm2,时间4.2s;

4)步骤3)所得的铜箔进行粗化、固化、镀锌镍合金、防氧化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及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18μm的hte铜箔为原箔,液下传动导辊直径尺寸为60cm,同心圆弧形钛阳极,极距5cm;

2)特殊粗化:将酸洗后的18μm的hte原箔进行特殊粗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80g/l,h2so4190g/l,添加剂10g/l,温度20℃,电流密度30a/dm2,时间5s;

3)特殊固化:步骤2)所得的铜箔进行特殊固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260g/l,h2so4100g/l,蛋白粉15ppm,羟乙基纤维素15ppm,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2.9ppm,温度45℃,电流密度25a/dm2,时间5s;

4)步骤3)所得的铜箔进行粗化、固化、镀锌镍合金、防氧化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及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翘曲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18μm的hte铜箔为原箔,液下传动导辊直径尺寸为20cm,同心圆弧形钛阳极,极距5cm;

2)特殊粗化:将酸洗后的18μm的hte原箔进行特殊粗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100g/l,h2so4210g/l,添加剂13g/l,温度45℃,电流密度35a/dm2,时间2s;

3)特殊固化:步骤2)所得的铜箔进行特殊固化处理,工艺条件为:cuso4·5h2o270g/l,h2so4110g/l,蛋白粉23ppm,羟乙基纤维素2ppm,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4.8ppm,温度45℃,电流密度20a/dm2,时间2s;

4)步骤3)所得的铜箔进行粗化、固化、镀锌镍合金、防氧化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及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采用18μm的hte铜箔为原箔,采用常规平直状态的处理方法对原箔进行表面处理,具体处理步骤为:酸洗-粗化-固化-镀锌镍合金-防氧化-硅烷偶联剂处理-干燥,具体处理工艺条件如下:

1)粗化处理:cuso4·5h2o55g/l,h2so4130g/l,温度20℃,电流密度18a/dm2,时间6s;

2)固化处理:cuso4·5h2o320g/l,h2so4160g/l,温度45℃,电流密度26a/dm2,时间8s;

3)镀锌镍合金处理:znso4·7h2o10.8g/l,niso4·6h2o23.5g/l,k4p2o7·3h2o310g/l,ph10.5,温度40℃,电流密度4.5a/dm2,时间4s;

4)防氧化处理:k2cr2o79.5g/l,ph4.2,温度46℃,电流密度3.4a/dm2,时间3s;

5)硅烷偶联剂处理:将浓度为0.5wt%的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于室温状态下喷涂于铜箔表面,后在200℃的烘箱中烘干。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所得铜箔进行翘曲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5的电解铜箔的翘曲值均小于4mm,较对比例翘曲值下降48%以上。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所得铜箔的性能,我们对实施例1-5所得产品和对比例1所得铜箔进行了其他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的电解铜箔的常温、高温抗氧化性及耐盐酸腐蚀等性能优良,相较于对比例1,实施例1-5具有较低粗糙度,但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非常适合于低损耗的高速电路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