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导杆固定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3114发布日期:2020-10-17 00:4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极导杆固定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电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阳极导杆固定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世界各大经济体争夺的战略资源,并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08年,稀土被美国能源部列为“关键材料战略”;200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经产省针对稀土提出了“元素战略计划”;2010年初,欧盟宣布建立稀土战略储备。2016年中国政府批复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首次将稀土等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作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并要求在资源配置、财政投入、重大项目、矿业用地等方面加强引导和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安全供应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工业储量超过全球总工业储量的一半,提供了全球稀土需求量的90%。到2020年,预计中国国内稀土金属消费总量将达19万吨,高新技术领域消费量将达13万吨,占全球稀土总消费量的68%。因此,我国稀土金属电解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熔盐电解法已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稀土金属及合金,电解温度高达1000度以上。在电解过程中,随着阳极的不断消耗,需要人工进行阳极更换。现有的阳极导杆固定夹具更换操作繁琐,且固定效果不佳,导致人工换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的阳极导杆固定夹具来缩短工人在恶劣生产环境中换极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固定效果稳定的阳极导杆固定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极导杆固定夹持装置,包括挂钩座和夹具体,所述挂钩座包括支座、限位块和挂钩,所述支座设于机架上,所述限位块设于支座上,用于限定阳极导杆的水平位置,所述限位块垂直于支座平面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阳极导杆的宽度,两个所述挂钩设于限位块的两侧,所述夹具体包括上夹块、下夹块、转轴、压紧板和调节机构,所述上夹块与下夹块通过转轴铰接,所述挂钩与转轴的两端相适配,所述压紧板分别设于上夹块和下夹块的侧面上,用于限定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所述调节机构设于夹具体上远离压紧板的一端,用于调节上夹块和下夹块的夹角角度。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插销座、第一插销、第一活动块、第二插销座、第二插销、第二活动块和调节螺钉,两个所述第一插销座设于上夹块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活动块通过第一插销与两个第一插销座枢接,两个所述第二插销座设于下夹块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活动块通过第二插销与两个第二插销座枢接,所述调节螺钉穿过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紧板包括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所述上夹块通过转轴与下夹块交叉铰接,所述下压紧板设于上夹块的侧面底端,所述上压紧板设于下夹块的侧面顶端。

优选地,述压紧板包括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所述上夹块通过转轴与下夹块平行铰接,所述上压紧板设于上夹块的侧面顶端,所述下压紧板设于下夹块的侧面底端。

优选地,所述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均为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的弧形外凸面上均设有防滑条纹。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包括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垂直于支座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宽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两个所述挂钩分别设于左支座和右支座上,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分别设于左支座与右支座相邻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钉的顶端设有扳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左限位块垂直于支座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右限位块的宽度,阳极导杆靠紧左限位块的突出部分即可轻易推入限位空间,能简单快捷地限定阳极导杆的水平位置,将夹具体上的转轴的两端放入挂钩中,旋转调节螺钉,第一活动块与上夹块枢接,第二活动块与下夹块枢接,调节螺钉穿过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螺纹连接,调节螺钉与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能保持竖直方向的螺纹连接,上夹块与下夹块以转轴为轴心转动,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间的距离缩小,弧形的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压紧阳极导杆,不受上夹块与下夹块转动角度的影响,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的弧形外凸面上均设有防滑条纹,以增加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与阳极导杆之间的摩擦力,能迅速、精准地限定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调节螺钉的顶端设有扳手,能方便人工换极时快速松开或锁紧阳极导杆。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支座,111-左支座,112-右支座,121-左限位块,122-右限位块,13-挂钩,21-上夹块,22-下夹块,23-转轴,241-上压紧板,242-下压紧板,251-第一插销座,252-第一插销,253-第一活动块,254-第二插销座,255-第二插销,256-第二活动块,257-调节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了提供的阳极导杆固定夹持装置,包括挂钩座和夹具体,挂钩座包括支座11、限位块和挂钩13,支座11设于机架上,限位块设于支座11上,用于限定阳极导杆的水平位置,限位块垂直于支座11平面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阳极导杆的宽度,两个挂钩13设于限位块的两侧,夹具体包括上夹块21、下夹块22、转轴23、压紧板和调节机构,上夹块21与下夹块22通过转轴23铰接,挂钩13与转轴23的两端相适配,压紧板分别设于上夹块21和下夹块22的侧面上,用于限定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调节机构设于夹具体上远离压紧板的一端,用于调节上夹块21和下夹块22的夹角角度。

限位块包括左限位块121和右限位块122,左限位块121与右限位块122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左限位块121垂直于支座1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右限位块122的宽度,阳极导杆靠紧左限位块121突出的部分即可轻易推入限位空间。

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插销座251、第一插销252、第一活动块253、第二插销座254、第二插销255、第二活动块256和调节螺钉257,两个第一插销座251设于上夹块21的两侧面上,第一活动块253通过第一插销252与两个第一插销座251枢接,两个第二插销座254设于下夹块22的两侧面上,第二活动块256通过第二插销255与两个第二插销座254枢接,调节螺钉257穿过第一活动块253与第二活动块256螺纹连接,调节螺钉257与第一活动块253和第二活动块256保持良好的螺纹连接,不受不受上夹块21与下夹块22转动角度的影响。

压紧板包括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上夹块21通过转轴23与下夹块22交叉铰接,下压紧板242设于上夹块21的侧面底端,上压紧板241设于下夹块22的侧面顶端,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均为弧形板,旋转调节螺钉257使第一活动块253与第二活动块256间的距离缩小时,上夹块21与下夹块22以转轴23为轴心转动,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间的距离缩小,弧形的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能保证与阳极导杆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受上夹块21与下夹块22转动角度的影响。

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的弧形外凸面上均设有防滑条纹,以增加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与阳极导杆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定位精度。

调节螺钉257的顶端设有扳手,扳手为手柄或轮盘中的一种,以方便人工换极时快速松开或锁紧阳极导杆。

使用时,将底端连接有阳极炭块的导杆靠紧左限位块121的突出部分,迅速推入左限位块121与右限位块122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以限定阳极导杆的水平位置,一手保持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另一手将夹具体上的转轴23的两端放入挂钩13中,旋转调节螺钉257,使第一活动块253与第二活动块256间的距离缩小时,上夹块21与下夹块22以转轴23为轴心转动,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间的距离缩小,弧形的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压紧阳极导杆,限定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夹块21通过转轴23与下夹块22平行铰接,上压紧板241设于上夹块21的侧面顶端,下压紧板242设于下夹块22的侧面底端。

使用时,将底端连接有阳极炭块的导杆靠紧左限位块121的突出部分,迅速推入左限位块121与右限位块122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以限定阳极导杆的水平位置,一手保持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另一手将夹具体上的转轴23的两端放入挂钩13中,旋转调节螺钉257,使第一活动块253与第二活动块256间的距离扩大时,上夹块21与下夹块22以转轴23为轴心转动,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间的距离缩小,弧形的上压紧板241和下压紧板242压紧阳极导杆,限定阳极导杆的竖直位置。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座11包括左支座111和右支座112,两个挂钩13分别设于左支座111和右支座112上,左限位块121和右限位块122分别设于左支座111与右支座112相邻的侧面上,右限位块122与右支座112齐平,左限位块121垂直于支座1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右限位块122的宽度。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座11包括左支座111和右支座112,两个挂钩13分别设于左支座111和右支座112上,左限位块121和右限位块122分别设于左支座111与右支座112相邻的侧面上,右限位块122与右支座112齐平,左限位块121垂直于支座1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右限位块122的宽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