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3121发布日期:2020-10-17 00:4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铬电镀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上导电、点阵式挂具结构方式的活塞杆硬铬电镀生产线中,活塞杆垂直悬挂,上端固定,根据活塞杆电镀区域,上遮蔽罩刚好屏蔽活塞端不需电镀的区域,下遮蔽罩刚好屏蔽装车端的螺纹部分,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到电镀工艺中的边缘效应,电镀区域两端电力线集中,镀层厚度要比中间大,电镀完后还需增加一道磨削工序,才能最后抛光,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所述减震器活塞杆包括活塞端、非电镀区、电镀区和装车端,所述活塞端由弹性夹头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端与弹性夹头衔接处设有上遮蔽罩,所述上遮蔽罩由活塞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所述装车端的外周套接有下遮蔽罩,所述下遮蔽罩由装车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所述上遮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一槽口,所述下遮蔽罩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罩包裹在装车端的外周,所述第二屏蔽罩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所述第二屏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二槽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镀区包括电镀a区、电镀b区和电镀c区,上遮蔽罩包裹在非电镀区和电镀a区的外周,下遮蔽罩包裹在电镀c区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镀a区的长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镀c区的长度为35-4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遮蔽罩为硬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遮蔽罩内设有卡接装车端螺纹的内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芯为软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通过使下遮蔽罩由装车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上遮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一槽口,下遮蔽罩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包裹在装车端的外周,第二屏蔽罩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第二屏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二槽口,如此设置,消除了电镀区域的两端比中间厚的情况,电镀完后直接抛光结束,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中上遮蔽罩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中下遮蔽罩的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减震器活塞杆;101、活塞端;102、非电镀区;103、电镀区;1031、电镀a区;1032、电镀b区;1033、电镀c区;104、装车端;2、弹性夹头;3、上遮蔽罩;301、第一槽口;4、下遮蔽罩;401、第一屏蔽罩;402、第二屏蔽罩;4021、第二槽口;403、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减震器活塞杆1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所述减震器活塞杆1包括活塞端101、非电镀区102、电镀区103和装车端104,所述活塞端101由弹性夹头2固定,所述活塞端101与弹性夹头2衔接处设有上遮蔽罩3,所述上遮蔽罩3由活塞端101向电镀区103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103的外周,所述装车端104的外周套接有下遮蔽罩4,所述下遮蔽罩4由装车端104向电镀区103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103的外周,所述上遮蔽罩3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一槽口301,所述下遮蔽罩4包括第一屏蔽罩401和第二屏蔽罩402,所述第二屏蔽罩402包裹在装车端104的外周,所述第二屏蔽罩402包裹在电镀区103的外周,所述第二屏蔽罩402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二槽口4021。使用时,通过使下遮蔽罩4由装车端104向电镀区103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103的外周,上遮蔽罩3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一槽口301,下遮蔽罩4包括第一屏蔽罩401和第二屏蔽罩402,第二屏蔽罩402包裹在装车端104的外周,第二屏蔽罩402包裹在电镀区103的外周,第二屏蔽罩402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二槽口4021,如此设置,消除了电镀区103域的两端比中间厚的情况,电镀完后直接抛光结束,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镀区103包括电镀a区1031、电镀b区1032和电镀c区1033,上遮蔽罩3包裹在非电镀区102和电镀a区1031的外周,下遮蔽罩4包裹在电镀c区1033的外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镀a区1031的长度为20-3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镀c区1033的长度为35-4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遮蔽罩3为硬pvc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遮蔽罩4内设有卡接装车端104螺纹的内芯4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芯403为软pvc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所述减震器活塞杆包括活塞端、非电镀区、电镀区和装车端,所述活塞端由弹性夹头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端与弹性夹头衔接处设有上遮蔽罩,所述上遮蔽罩由活塞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所述装车端的外周套接有下遮蔽罩,所述下遮蔽罩由装车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所述上遮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一槽口,所述下遮蔽罩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罩包裹在装车端的外周,所述第二屏蔽罩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所述第二屏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二槽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区包括电镀a区、电镀b区和电镀c区,上遮蔽罩包裹在非电镀区和电镀a区的外周,下遮蔽罩包裹在电镀c区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a区的长度为20-3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c区的长度为35-4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蔽罩为硬pvc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遮蔽罩内设有卡接装车端螺纹的内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为软pvc材料。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震器活塞杆硬铬电镀屏蔽罩组件,所述减震器活塞杆包括活塞端、非电镀区、电镀区和装车端,活塞端由弹性夹头固定,其特征在于,活塞端与弹性夹头衔接处设有上遮蔽罩,上遮蔽罩由活塞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装车端的外周套接有下遮蔽罩,下遮蔽罩由装车端向电镀区延伸且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上遮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一槽口,下遮蔽罩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包裹在装车端的外周,第二屏蔽罩包裹在电镀区的外周,第二屏蔽罩周向上开设多个第二槽口。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电镀区域的两端比中间厚的情况,电镀完后直接抛光结束,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苏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鸿裕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