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料的电镀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6860发布日期:2020-08-18 20:1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加料的电镀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加料的电镀槽。



背景技术:

在电镀中,如镀铜、镀镍时,需要在电镀槽内设置钛篮,将电镀所需的电镀材料如铜球、镍球等置于钛篮中,方能进行电镀作业。现有钛篮挂在沿电镀槽长度方向设置的铜棒上,在生产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工进行电镀材料的添加,在添加过程中,电镀材料容易掉入电镀液中,电镀材料熔解产生颗粒,对电镀液造成污染,影响电镀质量,并且人工添加电镀材料,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容易给电镀液带入杂质,污染电镀液。

如公开号为cn207079297u的一种方便加料的电镀槽,其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如:1、即使有隔板的存在,矩形槽内的物料也很难自行滑动至加料口处,及刚好流入加料口内完成加料工作;2、由加料口内经加料通道落入钛篮内的物料在接触液体时容易产生溅射,导致溅射液体从加料通道及加料口处溅射出,影响加工环境及加工安全;3、其缺少将加料装置很好的固定在槽体上的固定机构,容易导致加料装置在槽体上稳固性不足而倾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加料的电镀槽,本发明方便了物料的添加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便于加料的电镀槽,包括槽体及位于槽体内的钛篮,其中槽体内顶部一侧设置有与钛篮连接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位于槽体内侧壁顶部上的矩形槽,其中矩形槽顶部一侧设置有扣在槽体侧壁顶端上的l型挂板,且挂板竖直端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贯穿挂板竖直端的螺孔,其中螺孔内螺接有末端紧贴在槽体外侧壁上的螺栓,所述矩形槽底壁倾斜设置,其中矩形槽底壁最顶端与挂板同侧设置,所述矩形槽底壁最底端处均匀设置有落料口,其中任意相邻两组落料口之间的矩形槽底壁上均设置有等腰三角形引导块,且引导块的下底端与矩形槽对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落料口底部还设置有呈螺旋结构的导料管,其中钛篮设置在导料管底端上,所述矩形槽底部还倾斜向下设置有斜杆,其中斜杆底端设置有紧贴在槽体对应内侧壁上的支撑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导块的顶角上设置有倒圆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挂板与矩形槽之间一体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矩形槽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螺栓与螺孔螺接并紧贴在槽体外侧壁上的方式将挂板及矩形槽锁紧固定在槽体顶部,防止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矩形槽及挂板从槽体侧壁顶端滑出,还是还通过与槽体内侧壁接触的支撑块抵住斜杆,而斜杆则支撑住矩形槽右侧底壁,防止矩形槽内受较大压力影响下会发生塌陷弯折的问题,达到通过支撑块及斜杆进一步加强矩形槽在槽体顶部的稳固性。

2、本发明中在加料时当将物料球放置在矩形槽内后,其受重力影响会沿着矩形槽底部斜面顺利的流向其右侧开设有落料口的矩形槽底部上,而当物料球在矩形槽内沿其底壁滑向其右侧时,物料球必然会滑至任意相邻两组引导块之间,并且由引导块的斜面端引导流至两组引导块底端之间所构成夹角内的落料口处,并由落料口处落下,以此实现方便进料的目的。

3、本发明中物料在由落料口流入导料管中并滑入钛篮中时,由于导料管为螺旋结构,使得其能有效的对流经其内部的物料球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其在液体中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溅射起液体,并且即使产生溅射液体,由于导料管为螺旋结构,使得其也能很好的将其内部溅射起的液体挡住,使溅射液体向下折向掉落回液体表面上,防止溅射液体从导料管及落料口中溅射出影响环境卫生及加工环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加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槽体,2、钛篮,3、加料机构,31、矩形槽,32、落料口,33、导料管,34、引导块,4、挂板,5、凸起,6、螺孔,7、螺栓,8、斜杆,9、支撑块,10、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便于加料的电镀槽,包括装有电镀液的槽体1及位于槽体1内的钛篮2,其中槽体1内顶部一侧设置有与钛篮2连接的耐腐蚀加料机构3。

其中加料机构3包括位于槽体1内侧壁顶部上的矩形槽31,如图1、2所示,在矩形槽31顶部左侧设置有扣在槽体1侧壁顶端上的l型挂板4,该挂板4与矩形槽31之间一体设置,从而通过挂板4扣在槽体1侧壁顶端上的方式将矩形槽31悬挂在槽体1内,防止矩形槽31在槽体1内受重力影响向下滑动,并且在挂板4竖直端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凸起5,其中凸起5上设置有贯穿挂板4竖直端的螺孔6,而螺孔6内螺接有末端紧贴在槽体1外侧壁上的螺栓7,那么通过螺栓7与螺孔6螺接并紧贴在槽体1外侧壁上的方式将挂板4及矩形槽31锁紧固定在槽体1顶部,防止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矩形槽31及挂板4从槽体1侧壁顶端滑出,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凸起5加大螺孔6的长度,以此提升螺栓7与螺孔6之间的螺接面积,从而提升螺栓7与螺孔6之间的稳固性,使得螺栓7能更好的将挂板4锁紧固定在槽体1侧壁上。

并且在矩形槽31底部还倾斜向下设置有斜杆8,其中斜杆8底端缓解有紧贴在槽体1对应内侧壁上的支撑块9,通过与槽体1内侧壁接触的支撑块9抵住斜杆8,而斜杆8则支撑住矩形槽31右侧底壁,防止矩形槽31内受较大压力影响下会发生塌陷弯折的问题,达到通过支撑块9及斜杆8进一步加强矩形槽31在槽体1顶部的稳固性。

如图1所示,矩形槽31底壁倾斜设置,而矩形槽31底壁最顶端与挂板4同侧设置,其中矩形槽31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度,并且矩形槽31底壁最底端处均匀设置有落料口32,同时在落料口32底部焊接有呈螺旋结构的导料管33,其中钛篮2设置在导料管33底端上,本实施例中,在导料管33下端周向设有环状固定槽,钛篮2的上口固定在环状固定槽上。

那么在加料时当将物料球放置在矩形槽31内后,其受重力影响会沿着矩形槽31底部斜面顺利的流向其右侧开设有落料口32的矩形槽31底部上,而为了使得物料顺利的流至落料口32处落下,如图1、3所示,在任意相邻两组落料口32之间的矩形槽底壁上均设置有等腰三角形引导块34,且引导块34的下底端与矩形槽31对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而引导块34的顶角上设置有倒圆角10,那么当物料球在矩形槽31内沿其底壁滑向其右侧时,物料球必然会滑至任意相邻两组引导块34之间,并且由引导块34的斜面端引导流至两组引导块34底端之间所构成夹角内的落料口32处,并由落料口32处落下,以此实现方便进料的目的。

同时物料在由落料口32流入导料管33中并滑入钛篮2中时,由于导料管33为螺旋结构,使得其能有效的对流经其内部的物料球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其在液体中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溅射起液体,并且即使产生溅射液体,由于导料管33为螺旋结构,使得其也能很好的将其内部溅射起的液体挡住,使溅射液体向下折向掉落回液体表面上,防止溅射液体从导料管33及落料口32中溅射出影响环境卫生及加工环境安全。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