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9535发布日期:2021-03-02 16:5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家用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家用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日常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升,尤其目前全球变暖、环境变化越来越不确定性,特别今年的新冠已对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危险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种大环境下,人民对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杀菌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只有传统的洗手液等,这些都是消毒杀菌效果差,使用不方便,且有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部分家庭采用臭氧发生器进行生活中消毒。
[0003]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
[0004]
家庭用臭氧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由于自身工作散发热量导致发生器本身温度较高,或由于外界天气导致温度较高,同时并未设置相应防护措施因此可能存在以下缺点:(1)高温情况下臭氧极易分解,因此可能出现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后,在臭氧转移或喷出过程中已经自动分解的情况,因此导致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的效率不够理想;(2)臭氧发生器在家中使用时,有时需要对其进行转移,但是现有臭氧发生器在转移过程中可能由于门槛或地面不平坦出现强烈晃动,现有臭氧发生器并未设置应对晃动的解决措施,因此可能由于晃动出现损坏;(3)同时臭氧发生器表面存在一定棱角,在家中使用时,若是小孩因不小心碰撞,可能会造成儿童受伤,同时臭氧发生器转移时可能与家中家具或墙壁碰撞,可能造成臭氧发生器表面破损;因此,现有家用臭氧发生器使用时存在部分问题,先提出一种家用臭氧发生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家用臭氧发生器,解决了现有臭氧发生器中可能由于温度升高出现臭氧分解的情况,容易造成臭氧制备效率不理想,同时臭氧发生器移动过程并未设置缓冲手段,同时侧面并未有防护措施,可能造成臭氧发生器自身或小孩出现受伤情况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家用臭氧发生器,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左侧面与支撑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水箱的右侧面与过滤器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过滤器卡接在外框内壁的左侧面,所述过滤器的右端与连接泵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连接泵的下表面与外框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
所述连接泵的右侧面与进水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顶端与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的上表面与出水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水箱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卡接在外框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的外表面与注水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注水框的背面与外框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的左侧面与置物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0008]
所述置物框的左侧面和外框的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缓冲组件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的上表面与出气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顶端与气液混合泵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上表面与弹性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弹性管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管套,所述连接管套卡接在外框内壁的左侧面,所述弹性管的左端与雾化喷头的右侧面相连通。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液混合泵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左侧面与外框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尺寸大于气液混合泵的尺寸,所述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电解阴极,所述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电解阳极,所述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内壁设置有膜电极组件,所述出气管位于膜电极组件的右侧。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右侧面与中间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中间管的右端与第二水箱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右侧面与外框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箱的上表面与外框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箱的右侧面与第二注水接头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注水接头卡接在外框内壁的右侧面。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框的上表面与把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四个散热孔,所述外框的右侧面设置有四个挡板,所述挡板的位置与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散热孔的位置位于第二注水接头的下方。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外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缓冲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左侧面与第二橡胶圈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左侧面与外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橡胶圈内部。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框和支撑框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同一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位于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橡胶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圈的顶端与外框和支撑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橡胶圈内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层。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注水框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管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注水框的左侧面与第二连接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左端与出水管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注水框右侧面靠下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注水框左侧面靠上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表
面设置有控制阀。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框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滤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内壁的左侧面与吹风组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吹风组件的位置与第一水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位于两个连接孔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水箱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一水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注水接头。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雾化喷头的下表面与支撑垫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支撑垫板的下表面与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与置物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喷头的上表面与提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的正面设置有前门。
[0018]
(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家用臭氧发生器,通过设置第一水箱、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注水框、外框和支撑框,直接控制连接泵工作,此时连接泵将第一水箱中水抽出,并将其通过出水管和第一连接管分别注入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和注水框中,此时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工作对水进行电解制备臭氧,同时由于电解过程散发热量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表面温度升高,同时第一连接管中冷水不断注入注水框中,并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回流至第一水箱中,吹风组件对第一水箱吹风,加快第一水箱周围空气流速,然后注水框中水流将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表面热量带走,本装置可以在添水电解制臭氧的同时实现水流对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的冷却降温过程,降低温度升高的几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过程中热量导致臭氧分解的程度,保证本装置制备臭氧的效率较为理想。
[0019]
2、该家用臭氧发生器,通过设置移动轮、第一弹簧、第一橡胶圈和底板,需要转移本装置的位置时,直接通过把手推动本装置移动,若是移动过程中遇见震动时,此时第一弹簧可以对本装置转移过程中遇见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行进过程中震动对本装置内部件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本装置的正常顺利移动过程,同时第一橡胶圈可以避免杂物进入底板与外框之间。
[0020]
3、该家用臭氧发生器,通过设置第二弹簧、缓冲板和第二橡胶圈,当本装置移动过程中与墙壁碰撞时,缓冲板和第一弹簧可以对出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本装置与墙壁间硬性接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与墙壁碰撞对本装置造成的损伤,同时在小孩撞到本装置时,缓冲板和第一弹簧可以对小孩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使本装置自身的防护性能和安全性更加理想。
[0021]
4、该家用臭氧发生器,通过设置气液混合泵、第二水箱、出气管、弹性管和雾化喷头,气液混合泵可以将臭氧与水混合,然后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洒,可以保证本装置直接方便对臭氧进行利用,同时臭氧水可以通过雾化后喷洒出去,保证喷洒范围更加广泛,且弹性管保证雾化喷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伸转移,方便使用者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流畅。
[0022]
5、该家用臭氧发生器,通过设置置物框和支撑垫板,置物框可以对使用者随身物品和常用工具进行存放,支撑垫板可以对雾化喷头进行放置和简单限位,保证雾化喷头的稳定放置。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连接管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注水框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弹性管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缓冲组件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支撑框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支撑垫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第一弹簧、3底板、4移动轮、5垫块、6第一橡胶圈、7支撑框、8第一水箱、9过滤器、10连接泵、11进水管、12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3出水管、14控制阀、15注水框、16第一连接管、17第二连接管、18第一注水接头、19刻度线、20连接孔、21滤板、22吹风组件、23缓冲组件、231第二弹簧、232缓冲板、233第二橡胶圈、24出气管、25气液混合泵、26中间管、27第二水箱、28第二注水接头、29放置板、30置物框、31弹性管、32连接管套、33雾化喷头、34提手、35支撑垫板、36竖杆、37把手、38散热孔、39挡板、40膜电极组件、41电解阴极、42电解阳极、43前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
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家用臭氧发生器,包括外框1,外框1的左侧面与支撑框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框7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水箱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水箱8可以对电解质水进行存储,同时可以实现对降温过程中用水的存储过程,第一水箱8的右侧面与过滤器9的左端相连通,过滤器9卡接在外框1内壁的左侧面,通过设置过滤器9,可以对第一水箱8流出的水进行过滤,降低流入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中的水所携带的杂质,过滤器9的右端与连接泵10的左端相连通,通过设置连接泵10,可以将第一水箱8中水不断通入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和注水框15中,保证第一水箱8中水流与注水框15中水的循环流动过程,连接泵10的下表面与外框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6]
连接泵10的右侧面与进水管11的左端相连通,进水管11的顶端与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的下表面相连通,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的上表面与出水管13的底端相连通,出水管13的左端与第一水箱8的右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出水管13,方便将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中水循环流入第一水箱8中,出水管13卡接在外框1内壁的左侧面,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的外表面与注水框15内壁固定连接,注水框15的背面与外框1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外框1的左侧面与置物框3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0027]
置物框30的左侧面和外框1的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缓冲组件2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的上表面与出气管24的底端相连通,出气管24的顶端与气液混合泵25的下表面相连通,通过设置气液混合泵25、第二水箱27、出气管24、弹性管31和雾化喷头33,气液混合泵25可以将臭氧与水混合,然后通过雾化喷头33进行喷洒,可以保证本装置直接方便对臭氧进行利用,同时臭氧水可以通过雾化后喷洒出去,保证喷洒范围更加广泛,且
弹性管31保证雾化喷头3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伸转移,方便使用者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流畅,气液混合泵25的上表面与弹性管31的底端相连通,弹性管31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管套32,连接管套32卡接在外框1内壁的左侧面,通过设置连接管套32,可以保证弹性管31的顺利滑动的同时降低与外框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弹性管31移动过程的磨损程度,弹性管31的左端与雾化喷头33的右侧面相连通。
[0028]
具体的,如图1所示,气液混合泵25的下表面与放置板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放置板29,可以对气液混合泵25进行稳定放置固定,保证气液混合泵25稳定工作,放置板29的左侧面与外框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放置板29的尺寸大于气液混合泵25的尺寸,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电解阴极41,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电解阳极42,且电解阳极42为dsa涂层钛电极,以钛合金为基体,表面涂敷以钌、铱、钛、锡和铂族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组成成分的活性涂层,电解阴极41为316不锈钢,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内壁设置有膜电极组件40,出气管24位于膜电极组件40的右侧。
[0029]
具体的,如图1所示,气液混合泵25的右侧面与中间管26的左端相连通,中间管26的右端与第二水箱27的左侧面相连通,第二水箱27的右侧面与外框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水箱27,可以向气液混合泵25中注入水流,方便臭氧水的形成,第二水箱27的上表面与外框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水箱27的右侧面与第二注水接头28的左端相连通,第二注水接头28卡接在外框1内壁的右侧面,外框1的上表面与把手3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外框1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四个散热孔38,通过设置散热孔38,方便外框1内部热量的散失过程,使本装置具有一定的散热性能,外框1的右侧面设置有四个挡板39,挡板39的位置与散热孔38的位置相对应,散热孔38的位置位于第二注水接头28的下方,外框1和支撑框7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两个第一弹簧2的底端与同一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移动轮4,四个移动轮4分别位于底板3下表面的四角处,底板3的上表面与第一橡胶圈6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移动轮4、第一弹簧2、第一橡胶圈6和底板3,需要转移本装置的位置时,直接通过把手37推动本装置移动,若是移动过程中遇见震动时,此时第一弹簧2可以对本装置转移过程中遇见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行进过程中震动对本装置内部件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本装置的正常顺利移动过程,同时第一橡胶圈6可以避免杂物进入底板3与外框1之间,第一橡胶圈6的顶端与外框1和支撑框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位于第一橡胶圈6内部,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垫块5,垫块5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层。
[0030]
具体的,如图7所示,缓冲组件23包括两个第二弹簧231,第二弹簧231的左端与外框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1的右端与缓冲板23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缓冲板232的左侧面与第二橡胶圈23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橡胶圈233的左侧面与外框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31、缓冲板232和第二橡胶圈233,当本装置移动过程中与墙壁碰撞时,缓冲板232和第一弹簧2可以对出现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本装置与墙壁间硬性接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与墙壁碰撞对本装置造成的损伤,同时在小孩撞到本装置时,缓冲板232和第一弹簧2可以对小孩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使本装置自身的防护性能和安全性更加理想,第二弹簧231位于第二橡胶圈233内部。
[0031]
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注水框15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管16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进水管11的右侧面相连通,注水框15的左侧面与第二连接管17的右
端相连通,通过设置注水框15、第一连接管16和第二连接管17,可以不断将第一水箱8中冷水通入注水框15中,并通过第二连接管17回流至第一水箱8中,可以快速将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表面热量带走,第二连接管17的左端与出水管13的右侧面相连通,第一连接管16位于注水框15右侧面靠下位置,第二连接管17位于注水框15左侧面靠上位置,第一连接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14。
[0032]
具体的,如图8所示,支撑框7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连接孔20,连接孔20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滤板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框7内壁的左侧面与吹风组件2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吹风组件22,加快第一水箱8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第一水箱8内水温度的降低速度,吹风组件22的位置与第一水箱8的位置相对应,吹风组件22位于两个连接孔20的中间位置,第一水箱8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19,通过设置刻度线19,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第一水箱8中的水量,可以及时向第一水箱8中添加水,第一水箱8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注水接头18,通过设置第一注水接头18和第二注水接头28,方便工作人员向第一水箱8和第二水箱27中补充水。
[0033]
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雾化喷头33的下表面与支撑垫板35的上表面搭接,支撑垫板35的下表面与竖杆36的顶端固定连接,竖杆36的底端与置物框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置物框30和支撑垫板35,置物框30可以对使用者随身物品和常用工具进行存放,支撑垫板35可以对雾化喷头33进行放置和简单限位,保证雾化喷头33的稳定放置,雾化喷头33的上表面与提手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提手34,方便使用者控制雾化喷头33的移动拿持,外框1的正面设置有前门43。
[003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s1、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通过把手37控制本装置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弹簧2和第一橡胶圈6对移动过程中的震动进行缓冲,当本装置移动至指定地点后,此时控制连接泵10和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工作,同时连接泵10抽取第一水箱8中的水;s2、并将水分别通过进水管11和第一连接管16注入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和注水框15内,同时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电解水制备臭氧,同时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表面温度升高,同时注水框15中水通过第二连接管17转移至出水管13中,最后出水管13中水移动至第一水箱8中,然后控制气液混合泵25工作;s3、此时臭氧和第二水箱27中水被吸入气液混合泵25中,此时气液混合泵25中可以合成臭氧水,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37拿持雾化喷头33,此时臭氧水通过雾化喷头33喷洒在指定位置,当本装置使用结束后,此时控制连接泵10、电解臭氧发生器主体12和气液混合泵25停止工作即可。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